柏姓史話

柏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河南省西平縣為古柏國故地,是柏姓的重要發祥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姓史話
  • 類型:姓氏
柏姓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柏姓淵源

古柏國和柏姓遺存——柏城鎮,是西平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0年初,柏城鎮東數公里的羅閣村出土清同治年間《柏楊鎮重修玉帝閣關帝殿碑記》石碑,上有“斯鎮舊名柏楊,不知何時改為羅閣,是鎮因閣名也” 等字樣,這也證明了羅閣村曾是柏姓人居住地。
柏,現讀作bǎi,古音讀作bó。柏姓來源有八:
1、源於柏皇氏,出自遠古時代東方部族的首領柏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柏芝曾擔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民眾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們的擁戴,被世人尊為皇柏,稱柏皇氏。
柏皇氏是華夏古老的一個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在典籍《莊子·胠篋篇》中記載上古帝君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
在典籍《金縷子·興王篇》中排列古帝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郝蘇氏→宗盧氏→祝和氏……
在史籍《資治通鑑·外紀》中,清朝蘇皖巡撫、學者胡克家在補註其順序時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皇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這些上古帝君皆襲“伏羲”之號,即他們都可稱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還是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
對於柏皇氏,宋朝時期的姓氏學大家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柏皇氏,姓柏名芝,是為皇柏,出搏之日之陽,駕六楷,以木紀德。為而不有,應而不求。立於正陽之南,是為皇人山。”在史籍《命歷序》也記載:“柏皇出搏桑之陽,駕雲龍上下。”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禮樂志》中記載:“柏皇獨樂六龍”。六龍,就是六匹駿馬,指天子出巡時的駕輦規格,柏皇氏乘坐六龍之車,可見其地位在當時非常顯赫。
柏皇氏住在皇柏山上(皇伯山,今河南開封陳留),傳說曾協助伏羲氏治理天下,立了諸多功勞,但並不因此而自滿,因此深得伏羲氏的信任,後當上東方部落的首領,所以史家又稱他為柏皇氏。
有一次,孟津河中突然出現了一隻怪獸,龍首而蛇身,遍身長滿龍鱗,高八尺五寸,形狀象魚又象駝,左右各生一個肉翅,在波濤中游來游去。伏羲氏聞訊後,趕到孟津河邊。那怪獸看見伏羲氏之後,更是精神抖擻,背上的龍鱗閃閃發起光來,似乎組成了一種圖案。伏羲氏即有所感,知是神靈指點,忙命排香案頂禮膜拜。當時柏皇氏隨伏羲氏一起,見此靈機一動,趕快撿起一塊燒過的木炭,迅速把怪獸身上的圖案畫在一塊大石上。等伏羲祀拜完畢,那怪獸即沉入水中不見,伏羲氏這才想起怪獸身上的圖案沒有記下來,十分遺憾。這時,柏皇氏已把圖案抄在木板上獻給伏羲。伏羲氏大喜,回去後日夜鑽研,終於繪製成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的天下第一圖:太極八卦圖。
柏皇氏的後裔子孫後代以先祖居地名稱“柏山”為姓氏,稱柏山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柏氏。由於柏皇氏聰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後代都為帝王之師,如黃帝的地官是柏常,顓頊帝的老師為柏夷亮父,帝嚳的老師為柏昭,堯帝治理天下時柏成子高立為諸侯,輔佐大禹治水的則是柏翳等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貴族,西周初期柏氏中有為太僕正等等。
後來,柏氏族人大多演變為其它姓氏,例如伯氏,所以現在以柏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但依然有柏氏族人生活在中華大地上。
2、源於贏姓,出自遠古嚳帝時候的賢人栢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栢招,為帝嚳之師,史稱栢公。傳說他曾力促帝嚳“掃夔門之陋,惟嘉植之足珍,故美名之可究。”
栢,就是古代的俗“柏”字,與柏字同義通用,因此“栢招”亦稱“柏招”。
在栢招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栢氏、或柏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3、源於贏姓,出自遠古舜帝時候的賢人柏翳(伯益),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在史籍《史記·秦本經》中記載:“大費拜受佐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柏翳,舜賜嬴姓。”
柏翳,就是大費,又稱伯益,為舜帝執政時期的大司徒,專職負責畜牧之事,因功被舜帝賜姓為贏,此之後柏翳便有了兩個姓氏,即贏姓和柏氏。
柏翳就是柏氏的始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據古書記載,伯益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幫助舜帝馴養鳥獸,教人們將牛、羊、豬、狗、雞、鵝馴養後,物質生活的來源就更有保障了。
伯益還曾積極幫助大禹治水,也立了大功。在伯益的後裔子孫中,形成了兩支主流姓氏,其中一支稱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姜姓,出自遠古炎帝的後代伯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柏氏始祖中另有一位著名人物,就是伯夷。伯夷是炎帝的後代。
伯夷,為殷商末期孤竹國君主孤竹君的長子,複姓墨胎氏。孤竹國自夏王朝即立國,是非常古老的方國之一。
起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至孤竹君逝世,叔齊卻讓位於伯夷。伯夷認為這樣做是忤逆了父命,遂逃跑了,而叔齊亦不肯即位,也逃之夭夭,誰也不願意繼續當孤竹國的君主。
後來,二人聽說西伯侯姬昌仁義,還贍養老人,遂一起往歸西歧周地。當二人抵達周原時,正值西伯侯逝世,而西伯侯的兒子周武王姬發正準備興兵伐紂,二人當即阻攔在周武王的馬前叩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當時周武王的手下認為這二人無理阻攔,欲動武驅之,被姜太公制止了。姜太公說:“此義人也!”遂扶而去之。
後來周武王在商帝辛子紂四十年(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111年,一說公元前1046年)滅了商紂之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二人則認為周武王以下反上是大不敬,因而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每日採集野菜而食之。後來遇到一位樵女上山砍柴,見他們倆這個樣子,就恥笑二人說:“你們恥食周粟,而野菜也是宗周之食呀。”二人羞愧,遂絕食,最後這二人皆餓死於首陽山(今河南偃師雷首山)。
古書記載伯夷,也有記作柏夷。上古時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其後裔子孫中亦有稱柏氏者,世代相傳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5、源於姬姓,出自周朝時期的柏國,屬於以國名稱為氏。
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一個柏國,是周公旦賜封柏皇氏後裔的一個小諸侯國,子爵,故址在今河南中部,因此亦稱柏子國。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記載:“柏國在今蔡州西平縣,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柏皇故地,古籍記載其柏子國“立於正陽之南”,開國君王就是黃帝的臣子柏高。上古時期所說的“地中”,一般是指黃帝定都之地新鄭,後來的柏子國封地應距其地不遠,古西平位於新鄭之南,應為柏皇氏之祖地。
西周時期,柏皇氏後裔所建柏子國,其國人將先祖時期的一些地名帶入了封國,例如“皇人山”。南宋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皇人山,謂之伏羲山。”柏皇氏為伏羲氏之一,因此亦稱“伏羲山”。
柏子國人崇尚柏樹,讚賞生命頑強、株乾高大而長壽的柏樹為柏皇,並以柏為氏族圖騰,可見柏皇氏的影響非常久遠。
柏子國在春秋時期只是一個弱小的諸侯國,因此一直依附於強大的齊國,為齊國的盟國之一,在史籍《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江、黃、道、柏方睦於齊”。在齊桓公姜小白霸業鼎盛時期,柏子國與江國、黃國、道國等小國與齊國十分和睦。
春秋末期,柏子國為楚國所滅。
柏子國滅亡後,其王族後代和部分國民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以念亡祚,故稱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6、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撒勒只兀惕部,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薩爾圖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代撒勒只兀惕部(山只昆部)後裔,先世居敖漢(今內蒙古赤峰敖漢旗)、扎魯特(今內蒙古通遼扎魯特旗),後始祖薩爾圖·柏德攜族遷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rtu Hala。
蒙古族、滿族薩爾圖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以先祖名字首音為姓氏,漢化稱柏氏。
7、滿族,出自名、清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包括俄羅斯濱海地區南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⑵.滿族賽密哷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白號姓氏之塞蒲里氏,以姓為氏,滿語為Saimire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長白山、黑龍江沿岸等地,是滿洲巨族,後多冠漢姓為柴氏、賽氏、柏氏等。
⑶.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流域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8、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在今回族、布依族、土家族、羌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柏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朝中央政府實施的羈糜政策及推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柏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遷徙分布

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源起歷史非常古老。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213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255位,人口約504000,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31%左右。
按史料記載,柏氏曾是華夏民族在遠古時期的貴族姓氏,因為柏氏人天資聰穎,所以曾有多人當過上古皇帝的老師。這些上古先哲的後代曾在今河南西平縣建立過一個柏國,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弱小的柏國後來被楚國吞滅了。如今,在柏國故地仍矗立著一座建於北宋時期的寶岩寺塔,這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塔與周圍民間盛傳的柏皇氏的傳說相映成趣。
春秋時期,柏國為楚國所滅,柏國子孫就以國為氏了。國滅之後,柏氏子孫才逐漸離開發源地——今河南西平縣,繁衍到魏郡和濟陰郡,後經發展,昌盛為此二郡之望族。
西漢初年,魏人(今河北臨漳)柏直入載史冊,由此可見,柏氏在秦漢時已在魏郡落籍。除此之外,另有出使西南夷的使者柏始昌見於史冊。
東漢至三國時,柏氏在平原郡、濟陰郡和魏郡繁衍得十分興旺。
下傳至兩晉南北朝和隋唐時,由於連年戰火,夷族入侵,柏氏族人的繁衍受到制約,尤其是魏郡的治所鄴縣(今河北臨漳)由於地處要衝,乃兵家必爭之地,幾度焚於戰火,故柏氏族人南遷亦是箭在弦上。
有資料表明,唐朝時期的柏氏族人依舊以北方為其繁衍的中心,但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南方省份亦有柏氏族人散居。經過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以及南宋的金和蒙古軍隊鐵蹄南下等一系列戰亂,柏氏南遷者甚眾,除散居於華東、華南、中南各地區外,連西南的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均有柏氏族人入居,並形成了北方以山東,南方以安徽、湖南為繁衍中心的格局。
明朝初期,山西柏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安徽、河南、山東、浙江等地。
清朝中葉以後至今,柏氏族人漸有播遷東北和西北各地者。
如今,柏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南、山東、安徽這三省為多。

郡望堂號

1.郡望: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析秦朝濟北郡而治,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曾以山東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魏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濬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濟陽郡:戰國時期為魏國城邑,西漢時期改置為濟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濟陽縣在唐朝初期併入冤句縣。晉朝惠帝時將陳留郡的一部份劃出來設定濟陽郡,治所在濟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山東省東明縣以及定陶縣一帶地區,距今河南省正陽縣不遠。東晉後期晉室南渡後,濟陽郡被廢黜。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2.堂號:
·濟陽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亦稱德州堂。
·鹹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涇渭堂、馮翊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鄴邑堂、安陽堂。
·忠恕堂:柏氏宗祠總堂號,源出魏郡。
·碧山堂:出自唐朝柏貞節(或柏茂琳)的典故。唐朝晚期時,四川夔州太守(都尉)柏貞節,年輕睿智,聰敏好學,多次立下戰功,受到皇帝的嘉獎受封,守衛夔州要塞。體貼民眾,愛好文學,出書奏章,留傳深廣。隱居碧山,人們稱謂“碧山學士,柏學士太守,碧山柏都尉等”。大詩人杜甫流落四川夔州,太守熱情款待,結為義兄,成為詩友,誼情深遠,同臥席塌,多次贈詩留墨以表寸心。如“碧山學士”、“柏學士茅屋”等。有唐朝大詩人杜甫《送柏大世兄》詩:“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後人為紀念,即以《碧山堂》為祠堂號,伊傳至今,通用為柏家。現在安徽、江蘇,四川、河南、山西等柏氏族人用此堂號還很多,紅白喜事,或有家族大的活動都會標明“碧山堂”的封貼等。各地建的碧山堂也風格不同,派行也有所區分不等。安徽泗縣碧山堂,由柏法寶於明朝洪武間由山西,臨汾府,曲沃縣遷至安徽宿州泗縣赤山里建村,即今泗縣山頭鎮,大柏街。後在清朝建宗祠,創柏氏學堂,民國期間重修,在文革時期被[破四舊]拆除。後人在1990年待又集資重建《碧山堂》復古虹鄉八景之一“柏浦荷風園”,重新修定《柏氏家譜》。
·天敘堂。
·海岸堂。
·玉樹堂。

歷史名人

柏夷亮父,傳說中帝顓頊的師傅。
柏昭,傳說中帝嚳的師傅。
柏皋,帝堯時封在柏(今在河南舞陽縣東南部),號柏成子。
柏鳧,傳說中的蜀王。史籍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後者名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
柏常,傳說中黃帝時有地官(司徒)。帝堯時,柏皋封在柏(今在河南舞陽縣東南),號柏成子。柏,神話傳說中的蜀王。據史籍《漢·揚雄·蜀王本紀》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後者名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
柏高,傳說中的仙人。史籍《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山青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於此,至於天。”郭璞註:“柏子高,仙者也。”
柏冏,西周時柏國國君,曾任周朝的太僕。
柏堂騫,著名東周時史官。
柏直,著名秦漢之際魏國大將。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爭雄。有一年夏天,劉邦在彭城被項羽的楚軍殺得大敗,本已歸順劉邦的魏王豹倒戈反漢。劉邦派韓信為左丞相,領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漢軍進攻的訊息,就任命柏直為大將,統率兵馬扼守在黃河東岸的蒲坂,封鎖黃河渡口臨晉津,阻止漢軍渡河。柏直甚至還命令不許民船下河。他把蒲坂防守得十分嚴密,認為漢軍就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飛過黃河,魏王豹可以高枕無憂了。韓信帶領漢軍來到前線,看到蒲坂地勢險要,柏直又有重兵堅守,知道從這裡硬攻很難獲勝。經過反覆考慮,他想出一個“聲東擊西”的戰術。他將軍營扎在蒲坂對岸,軍營四周插上旗幟,又弄來一些船隻。白天讓士兵操練、吶喊,夜裡掌燈舉火,調兵遣將,做出要從這裡強渡黃河的架勢。背地裡他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移動,選擇了夏陽作為偷渡黃河的據點。魏軍看到黃河對岸的漢軍,調動繁忙,喊殺震天,以為韓信真要從蒲坂渡河。柏直樂得拍手大笑:“韓信之輩真是一夥笨蛋,我這裡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再加上黃河水深流急,休想渡過河來!”於是他便放心睡覺去了。漢軍開到夏陽以後,韓信命令士兵趕緊做木桶。然後把幾個木桶連在一起,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就成了渡筏。漢軍乘著這些渡筏,偷渡到對岸。因為魏軍在那裡沒有派兵防守,所以漢軍順利地渡過黃河,攻陷了魏軍後方要地安邑。魏王豹毫無準備,慌忙領兵迎戰,結果慘敗,他自己也被韓信活捉了。中國軍事史上稱之為“聲東擊西”。
柏始昌,著名漢朝大將,成語“夜郎自大”的始出者。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遣柏始昌等人出諸初郡通大夏,皆復閉昆明,終莫能通。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又令王然予、柏始昌等十餘人為使,經西南夷前往探求通印度的道路。柏始昌等使者來到滇國打聽道路,滇王便問柏始昌:“漢與中國哪一個大?”柏始昌等後來途經夜郎國,打聽道路時,夜郎侯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當時他們自為一地之王,不知漢朝領土有多么廣大。夜郎國其實土地狹小,卻很是自大,所以柏始昌稱其為“夜郎自大”,後來成為一句流傳千古的成語,比喻妄自尊大。
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著名唐朝將領。他的父親柏造在獲嘉縣令任上被安祿山殺死,因此他立志報仇,勤學劍術。24歲參加李光弼部,授兵平山越,遷左武衛中郎將,前後作戰62次。
李希烈圍寧陵,遏制水灌之。柏良器選擇彎手善游者,沿汴渠夜入潛伏襲擊,賊乘城者皆死。後率兵援救寧陵,敗李希烈,錄功封平原郡王,拜神策軍大將軍、知軍事,圖形凌煙閣。終官左領軍衛大將軍。
柏耆,柏良器之子;魏州人。著名唐朝左拾遺。有縱橫術,善於遊說。當時契丹人王承宗占據常山反叛,他自請招撫,由處士擢拜左拾遺。遷諫議大夫,收復被李同捷占據的滄、德二州。後以功高反而遭人陷害,貶官長流,旋即被賜死。
柏招,著名元朝畫家。
柏子庭,四明人(今浙江寧波),寓居嘉定(今上海)。著名元、明之際畫家、道士。柏子庭嘗講台教於赤城,性好浪遊,乞食村落。畫枯木石菖蒲,題句甚多。或雲止可施之僧坊,不足為文房清玩。按佩文齋書畫譜及中國畫家人名辭典均作憎。又練音集方外門,畫蘭輿普明齊名。所居署不繫舟,即以名集。有題自寫菖蒲詩。普明(皇慶、至正1321~1368年)畫有王元章(冕)題,柏子庭與之齊名,是皆宜列元代,而邑志以普明屬明,今仍之。
柏英,著名明朝延安衛指揮使。
柏叢桂,一稱柏從柱;揚州寶應人(今江蘇高郵)。著名明朝初水利專家。大運河起初是河湖不分的,僅東堤有堤岸,一至汛期,或雨大風狂,漕舟即如航行海上,常有覆溺的危險,從寶應至高郵界首一段尤為多事。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柏叢桂根據自己數十年的河工經驗和實地考察的結果,明洪武元年,柏叢桂上奏明太祖朱元璋,提出被當時人所總結的“必有重堤,左右翼夾,與湖隔離,運道乃安”的治河主張,將土質的平津堰改為磚制,獲得批准後,他籌集巨款,燒制大磚,砌成約五十七公里半長的磚質平津堰。難得的是河道官員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且積極付諸實施,史書記載,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用寶應老人柏叢桂言,自寶應槐樓,南至界首,就湖東穿直渠,長四十里,築堤護之”,動用民夫五萬六千人,“此為裏運河有運堤之始”。運河此段自此與湖隔開,船舶果然少了風浪之險。經過明朝兩百多年的努力,裏運河連續分段砌築重堤,終於使河湖共用的西堤連成一線,從此運河真正與沿河湖泊分離而成為人工河渠,不僅卓有成效地改善了淮揚運河的通航條件,而且為今日裡運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承前啟後,意義重大,柏叢桂功不可沒。
柏古,字斯民,號雲耘僑寓平湖,寓近白牛涇,又自稱白牛牧人;浙江嘉善人。著名清朝畫家、書法家、詩人。詩古淡,宗王、孟,書趺盪法米芾。畫山水兼學米芾、高克恭,嘗游西湖,冒雨上北高峯頂,曰:此真米家藍本也。又嘗出遇耕牛揖之曰,此真不愧素餐矣。人以為痴,不知其胸中介然也。著有《雪耘詩集》。
柏立本,字嶷山,一字哈山,柏古之子;浙江嘉善人,居華亭。著名清朝畫家,詩人。年來及冠,畫理精妙,已入宋、元之室。他輿其父偕隱於平湖之白牛涇,簞瓢屢空,泊如也。亦工詩。
柏謙 (公元1697~1765年),字蘊高,一字蘊皋,號東皋;崇陰人(今上海)。著名清朝書法家。清雍正八年(公元1703年)進士,官編修。善楷書,有唐人風矩。莊舒取之虞世南,剛勁參之歐陽詢。迴翔館閣,以文雅著稱。卒年69歲
柏文蔚(公元1876~1947年),字烈武;安徽壽州人(今安徽壽縣)。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民主革命先驅。柏文蔚1899年考入安徽大學堂,曾與陳獨秀發起組織“勵志學社”。1900年在南京參與組織強國會,與趙聲在南京組織“強國會”,進行反對密謀推翻清廷和抵抗外侮的活動,事情敗露後逃往安慶,入武備學堂當學兵。1905年在蕪湖安徽任教於公學教員,與陳獨秀等創立“岳王會”。不久之後到南京,由第九鎮三十三標第二營前隊隊官升任管帶。1906年加入同盟會,任新軍管帶。與孫毓筠等擬炸兩江總督端方,事敗,潛往東北,任吉林屯田營管帶。1911年辛亥革命時,柏文蔚與馮麟閣等計畫在東北組織武裝起義,適武昌起義爆發,他到南京秣陵關聯絡第九鎮新軍攻南京。南京光復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軍軍長兼北伐軍總指揮。1912年被南京臨時政府任命為安徽都督兼民政長。1913年6月,柏文蔚與廣東都督胡漢民、江西都督李烈鈞一齊被袁世凱免職。7月參加二次革命,宣布安徽獨立,討袁失敗後逃往日本,後赴南洋,參加歐事研究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