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附湯

果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袖珍》卷一引《濟生》。具有溫中截瘧之功效。主治氣虛瘧疾,寒多熱少,或單寒者。

基本介紹

  • 出處:《袖珍》卷一引《濟生》
  • 組成: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 功用:溫中截瘧
  • 主治:氣虛瘧疾,寒多熱少,或單寒者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註,

組成

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用法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加生薑七片,大棗一個,煎服,不拘時候。

功用

溫中截瘧

主治

氣虛瘧疾,寒多熱少,或單寒者。

方義

脾寒瘧疾,陽虛陰盛,治當溫中截瘧。方中草果、附子均為溫熱之品,俱能溫中散寒,且草果又有祛痰截瘧之功效,兩相配伍,則脾虛寒瘧可除,瘴瘧者,因感山嵐瘴氣而發之瘧疾也,病多危重。有寒熱二證。屬寒者,則本方宜之。蓋取附子散寒救逆,草果芳香辟穢開竅也。

使用注意

《醫學入門》:脾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

附註

附方 果附湯
組成:附子、草果、良姜各等分。
主治: 寒氣心痛。
出處: 《醫學綱目》卷十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