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1907年12月27日(清光緒三十三年),熱河都統廷傑奏請清廷批准,擬在巴林部西新建一縣,固初定縣名“巴西”,即初擬的林西縣名。1908年2月2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清廷準奏,將原定的“巴西縣”改寒照愚為“林西縣”,新中國建立後一直沿用此名。
建制沿革
林西地區巴鍵歷史悠久,5000多年前,即有人類繁衍生息,並創造了璀璨的鍋撐子山細石器文化。2700多前年,就有前人從事青銅冶煉生產,留有聞名於世的大井古銅礦遺址。
自春秋至隋,該地先後為東胡、匈奴、鮮卑、庫莫奚、霫、契丹等北方少數民族的遊牧地。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於潢水北岸(今新城子鎮西櫻桃溝村)設松漠都護府;遼代,林西南部屬上京道臨潢府饒州,北境屬慶州,
金代,嘎斯汰河以北屬慶州慶民縣,嘎斯汰河以南屬臨潢府盧川縣;元代,林西地區屬中書省應昌路(今克什克騰達里諾爾);明初,林西屬全寧衛,永樂元年(1403年)以後,屬兀良哈三衛之一泰寧衛;十六世紀中葉,隸屬於北元察哈爾部;後天聰八年(1634年),林西地區劃歸巴林部;清順治元年(1644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為巴林右旗牧地。
清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1908年3月17日),熱河都統廷傑奏請清廷批准,始建制,縣治設於烏梁蘇汰川口(今林西鎮址),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整罪墓辯”。屬承德府赤峰直隸州轄,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22年(1933年),林西縣隸屬熱河省。
1933年3月6日,日本侵略軍侵占林西後,林西縣屬偽滿洲國興安西省,1942年撤興安西省建興安總省,林西縣隸屬興安總省興西地區行署。
1945年8月林西獲得解放,同年11月中共林西縣委、林西縣政府成立,林西縣隸屬熱河省熱北地委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6年6月5日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與東蒙自治政府的昭烏達省合併,建立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林西縣隸屬熱河省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1949年5月20日,林西縣隨昭烏達盟一起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8月1日,林西縣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
1979年7月1日又隨昭烏達盟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
林西縣位於赤峰市北部,地處西遼河上游,大興安嶺南段,地理座標為東經117°37′-118°34′、北緯43°14′-44°15′。西與克什克騰旗接壤,東與巴林右旗毗鄰,北與西烏珠穆沁旗相接,南與翁牛特旗隔河相望。
地貌
林西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最高海撥1865.3米,東南部最低海撥644米,形成了北高、南低的中、低山山區地貌形態,境內石質山區面積1769.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5%;土質低山區面積約1691.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3%,河谷平川區面積約471.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2%。境內北部為大興安嶺山脈,屬中山山區;中南部為低山丘陵區;縣境內大的川谷有4條、均為平川河谷,其中東西向的有西拉沐淪河川谷,嘎斯汰河川谷和巴爾汰河川谷,北西向又轉北南向的有查乾沐淪河川谷。縣內有北大山、大冷山、轎頂山、天朝山、三楞山、石匠山、邊牆梁、巴彥溫都爾山、鍋撐子山、大影壁山、半拉山等11座主要山峰。
氣候
林西地處中溫帶,屬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且寒冷,夏季短暫而溫熱,晝夜溫差較大。全縣熱量條件自東南向西北隨海拔增高而逐減,年平均氣溫在1-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4℃,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2.2℃坑定束檔(1979年2月1日)。7月最戲炒刪熱,月平均氣溫21℃,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6℃(1955年7月23日)。縣內生長期較短且自南向北逐漸減少,年平均生長期90-120天,全縣初霜大多年份出現在9月上旬至中旬,才海章終霜日大多汽蘭良出現在5月中旬。縣內降水量較少且時空分布不均,年際間變率較大,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370多毫米,年極端降水量為613毫米(1959年),年最少降水量為175.6毫米(1968年)。
水文
境內河流屬西遼河水系,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西拉沐淪河、查乾沐淪河、嘎斯汰河、巴兒汰河。共有小型沼澤11個,水域面積0.4平方公里,徑流總量1.37億立方米。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區貧乏,沿河兩岸較豐富,總儲量約為0.76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
土地總面積584.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7萬畝,草牧場180萬畝。林地面積132.1萬畝,村鎮占地1.94萬畝。
礦產資源
林西縣礦產資源儲量較大,境內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金屬、非金屬礦藏23種,有礦床、礦點、礦化點124處,銅、鉛、鋅、錫、銀、螢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礦藏較為豐富。
生物資源
林西縣境內野生植物共有73科、252屬、385種。知母、甘草、黃芩、防風、柴胡、益母草等藥用植物具有較大開發價值。
民俗文化
回族主要分布在林西鎮內,其語言、文字、服飾、住宅及部分禮節基本與漢族相同,回族民眾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多帶有宗教色彩。飲食方面,禁食豬肉及驢、馬、狗肉等;凡自死之物,皆不能食,更不能食動物血;所食家畜家禽,必須要由阿訇或“刀師傅”宰殺方可食用;紅白事自己製作“油香”,講究飲茶。婚嫁方面,結婚的重要禮節是男方要請阿訇寫“伊扎布”,“伊扎布”必須由阿訇來寫,並由阿訇宣讀,宣讀時新郎要跪聽,阿訇向新郎身上打棗、糖、花生、栗子等,以祁求生活幸福;宴席間賀喜人用鍋底灰或顏料等抹到新郎父母的臉上,促其洗臉,取大洗(喜)諧音,成席待客的最高規格就是九大碗。喪葬方面,回族稱人死為“無常”,死人為“亡人”,“無常”後,用淨水擦洗身體,再用白布裹屍,並給“亡人”戴“斗哇”帽子,胸前蓋“護心斗哇”。回族普遍實行土葬,並提倡速葬、深埋,現在林西鎮西北角有集體墓地。節日方面,每星期五為主麻日,穆斯林民眾一般要集體去清真寺做禮拜,重要節日有爾代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受漢族習俗影響,本縣回族民眾一般也隨漢族過一些節日,但除夕夜不吃餃子、不守歲、不貼對聯。
蒙古族民眾喜喝磚茶、奶茶、愛吃炒米,有祭敖包習俗,信奉佛教,供奉佛像。
滿族習俗,本縣滿族生活習俗保留下來的主要有:春節晚輩必須給長輩拜年,並一律下跪磕頭,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燒香禱告,祭祀祖先。
其他少數民族由於人口少,集中居住的較少,絕大多數與漢族雜居,其穿著、飲食、居住等生活習俗大都與漢族相同。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全縣共有99239戶,239716人,非農業人口為59316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21066人,女性人口為118650人,性別比例為102.032%,在總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達33267人,所占比例達到13.878%。
民族
該縣有蒙古族、滿族、回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2012年,少數民族總人口1579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0782人,主要分布在本縣五十家子鎮太平莊蒙古族村及林西鎮;回族總人口1847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鎮城區及林西鎮回民營子村;滿族3028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鎮、五十家子鎮、官地鎮、大營子村、大井鎮等地方。
交通
縣域內南部有省際通道東西穿過,境內里程34.8公里,中部有國道303線東西穿過,境內里程45.6公里,南北有省道204線穿過。截至2012年,林西縣境內國省幹線總里程232.2公里:有縣級公路兩條,總長90.5公里。分別為:九嘎線全長26.8公里,廟大線全長63.7公里,目前全部為三級油路;有鄉級公路11條,總長269.9公里。其中:三級油路76.0公里,三級砂石路193.9公里;有村級公路803.3公里,其中四級砂石路567.0公里,等外路236.3公里。縣域內公路總里程1395.9公里,其中油路總里程為398.7公里。鄉道以上公里總里程592.6公里,其路網密度達到15公里/平方公里。等級以上公里總里程1159.6公里,其路網密度達到29.48公里/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三橫(省際通道,國道303線,縣道九嘎線連鄉道五永線)五縱(省道204線,縣道廟大線,鄉道隆二線,十英線,統部S204線—良種場)為骨架,以各條鄉村公路為經絡,乾支結合、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體系。
林西縣域內8個鄉鎮全部達到鄉鄉通油路,106個行政村有97個達到了通公路,通達率為91.5%,其中有52個行政村達到了通油路,占總數的49%。
政治體制
程俊孝 縣委書記
付守利 縣委副書記、政府代縣長
趙銳久 縣委副書記
趙志剛 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
張海軒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劉德軍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程鳳梧 縣委常委、紀檢委書記
田樹軍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高振華 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尹燕辰 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統戰部長
曹海燕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楊曉輝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胡才志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楊成瑜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75172萬元,同比增長18.1%,全市排名第2。其中一產業完成增加91701萬元,增長7.2%,全市排名第2;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02457萬元,增長28.2%,全市排名第2;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81014萬元,增長13.8%,全市排名第4。
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貧困縣脫貧摘帽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林西縣實現脫貧摘帽。
第一產業
2011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97.82萬畝,糧食總產4.1億斤,牧業年度家畜存欄117.9萬頭只,肉牛出欄4.8萬頭,肉羊出欄45萬隻。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1.3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2011年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2457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2.6%,比去年同期提高3.7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161201萬元,占二產業的79.6%。工業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33.9%,與2010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9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1年全縣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6267.4萬元,同比增長19.0%,城鄉居民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777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40.6元,增長19.0%。全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4330元,同比增長18.5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13元,同比增長9.1%。
社會
教育事業
2005年在全區率先完成教育布局大調整,中國小校由147所調整為26所,實現了縣辦中學、鄉鎮辦國小,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投資1.2億元,改擴建校舍15萬平方米,實驗中學、林西三中、實驗國小、林西一中教學樓和職教中心實訓樓順利落成。普及了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本科上線率由2003年的28.8%提高到43.7%。
醫療事業
2005年16475名貧困農民免費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組建了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投資5700萬元,實施了6800平方米的中蒙醫院、23000平方米的縣醫院和4000平方米的預防保健綜合樓整體搬遷工程,新改擴建鄉鎮衛生院醫療用房9670平方米。
2005年,申請專利11項,引進試驗示範新品種、新技術156項。躋身“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行列。
特色食品
該縣漢族以小米、白面、玉米為主糧,並配以莜麵、蕎面、糜黍、豆類等雜糧,70年代以後,城鎮居民食用大米量亦有所增加。
用小米制的食品有:米飯、乾麵子、煎餅、烙糕子、散狀、茶湯、各各豆等。其中散狀的做法是:小米麵摻豆面、黃(黍)米麵,加少許水,攪拌均勻,撒入鍋內箅子上蒸熟,切食。茶湯的做法是:將小米用水淘淨,磨成麵粉,再將麵粉炒至半熟,即謂茶湯麵。然後再將茶湯麵放入鍋內的開水中,熬成粥糊,即可食用。
用白面製成的食品有:饅頭、餃子、花捲、家常餅、麵條、疙瘩湯、面片、餡餅、餡包等。
用玉米製成的食品有:玉米渣子粥、玉米面粥、玉米面鍋貼子、烙糕子、發糕、窩窩頭、各各豆、鋼絲面等。
用莜麵製成的食品有:“苦力”、蒸魚子、煮魚子、炒麵、窪壟子、蒸卷子、蒸餄餎等。“苦力”有飯“苦力”、菜“苦力”、豆“苦力”之分,做法基本相同:先將飯或菜煮熟,再將莜麵均勻撒入鍋內,蓋鍋悶之,然後用筷或鏟攪拌均勻呈小團狀,再悶片刻即可食用。窪壟子的做法是:將和好的莜麵在木板或石板上推搓成薄片,用手捲成卷,蒸熟、澆滷子、加辣椒醬、蒜泥、醋等調料食之。
用黃米麵製成的食品有:粘糕、粘豆包、粘糕餅、“驢打滾”等。“驢打滾”的做法是:先將黃米麵作成窩頭蒸熟,再揉為一體,擀成薄片,上撒熟豆面或胡麻鹽、芝麻鹽(將胡麻、芝麻炒熟後加鹽壓成面),層層捲起,切段食之。
用蕎面製成的食品有:餄餎、麵條、掄餅、蒸卷子、蔥花餅、“布落”等。“布落”的做法是:將菜洗淨、切碎、摻少許蕎面,放鹽後鍋蒸,熟即可食。此食品也可用莜麵、玉米面做,是解放前貧苦農民平時或渡荒年的食品。
除上述食品外,該縣漢族過去還常食“二大(dai)王”、“三大王”。“二大王”以莜麵、蕎面混合製成;“三大王”以白面、蕎面、莜麵混合製成。
城市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林西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縣城。
地貌
林西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最高海撥1865.3米,東南部最低海撥644米,形成了北高、南低的中、低山山區地貌形態,境內石質山區面積1769.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5%;土質低山區面積約1691.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3%,河谷平川區面積約471.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2%。境內北部為大興安嶺山脈,屬中山山區;中南部為低山丘陵區;縣境內大的川谷有4條、均為平川河谷,其中東西向的有西拉沐淪河川谷,嘎斯汰河川谷和巴爾汰河川谷,北西向又轉北南向的有查乾沐淪河川谷。縣內有北大山、大冷山、轎頂山、天朝山、三楞山、石匠山、邊牆梁、巴彥溫都爾山、鍋撐子山、大影壁山、半拉山等11座主要山峰。
氣候
林西地處中溫帶,屬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且寒冷,夏季短暫而溫熱,晝夜溫差較大。全縣熱量條件自東南向西北隨海拔增高而逐減,年平均氣溫在1-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4℃,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2.2℃(1979年2月1日)。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1℃,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6℃(1955年7月23日)。縣內生長期較短且自南向北逐漸減少,年平均生長期90-120天,全縣初霜大多年份出現在9月上旬至中旬,終霜日大多出現在5月中旬。縣內降水量較少且時空分布不均,年際間變率較大,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370多毫米,年極端降水量為613毫米(1959年),年最少降水量為175.6毫米(1968年)。
水文
境內河流屬西遼河水系,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西拉沐淪河、查乾沐淪河、嘎斯汰河、巴兒汰河。共有小型沼澤11個,水域面積0.4平方公里,徑流總量1.37億立方米。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區貧乏,沿河兩岸較豐富,總儲量約為0.76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
土地總面積584.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7萬畝,草牧場180萬畝。林地面積132.1萬畝,村鎮占地1.94萬畝。
礦產資源
林西縣礦產資源儲量較大,境內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金屬、非金屬礦藏23種,有礦床、礦點、礦化點124處,銅、鉛、鋅、錫、銀、螢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礦藏較為豐富。
生物資源
林西縣境內野生植物共有73科、252屬、385種。知母、甘草、黃芩、防風、柴胡、益母草等藥用植物具有較大開發價值。
民俗文化
回族主要分布在林西鎮內,其語言、文字、服飾、住宅及部分禮節基本與漢族相同,回族民眾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多帶有宗教色彩。飲食方面,禁食豬肉及驢、馬、狗肉等;凡自死之物,皆不能食,更不能食動物血;所食家畜家禽,必須要由阿訇或“刀師傅”宰殺方可食用;紅白事自己製作“油香”,講究飲茶。婚嫁方面,結婚的重要禮節是男方要請阿訇寫“伊扎布”,“伊扎布”必須由阿訇來寫,並由阿訇宣讀,宣讀時新郎要跪聽,阿訇向新郎身上打棗、糖、花生、栗子等,以祁求生活幸福;宴席間賀喜人用鍋底灰或顏料等抹到新郎父母的臉上,促其洗臉,取大洗(喜)諧音,成席待客的最高規格就是九大碗。喪葬方面,回族稱人死為“無常”,死人為“亡人”,“無常”後,用淨水擦洗身體,再用白布裹屍,並給“亡人”戴“斗哇”帽子,胸前蓋“護心斗哇”。回族普遍實行土葬,並提倡速葬、深埋,現在林西鎮西北角有集體墓地。節日方面,每星期五為主麻日,穆斯林民眾一般要集體去清真寺做禮拜,重要節日有爾代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受漢族習俗影響,本縣回族民眾一般也隨漢族過一些節日,但除夕夜不吃餃子、不守歲、不貼對聯。
蒙古族民眾喜喝磚茶、奶茶、愛吃炒米,有祭敖包習俗,信奉佛教,供奉佛像。
滿族習俗,本縣滿族生活習俗保留下來的主要有:春節晚輩必須給長輩拜年,並一律下跪磕頭,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燒香禱告,祭祀祖先。
其他少數民族由於人口少,集中居住的較少,絕大多數與漢族雜居,其穿著、飲食、居住等生活習俗大都與漢族相同。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全縣共有99239戶,239716人,非農業人口為59316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21066人,女性人口為118650人,性別比例為102.032%,在總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達33267人,所占比例達到13.878%。
民族
該縣有蒙古族、滿族、回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2012年,少數民族總人口1579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0782人,主要分布在本縣五十家子鎮太平莊蒙古族村及林西鎮;回族總人口1847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鎮城區及林西鎮回民營子村;滿族3028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鎮、五十家子鎮、官地鎮、大營子村、大井鎮等地方。
交通
縣域內南部有省際通道東西穿過,境內里程34.8公里,中部有國道303線東西穿過,境內里程45.6公里,南北有省道204線穿過。截至2012年,林西縣境內國省幹線總里程232.2公里:有縣級公路兩條,總長90.5公里。分別為:九嘎線全長26.8公里,廟大線全長63.7公里,目前全部為三級油路;有鄉級公路11條,總長269.9公里。其中:三級油路76.0公里,三級砂石路193.9公里;有村級公路803.3公里,其中四級砂石路567.0公里,等外路236.3公里。縣域內公路總里程1395.9公里,其中油路總里程為398.7公里。鄉道以上公里總里程592.6公里,其路網密度達到15公里/平方公里。等級以上公里總里程1159.6公里,其路網密度達到29.48公里/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三橫(省際通道,國道303線,縣道九嘎線連鄉道五永線)五縱(省道204線,縣道廟大線,鄉道隆二線,十英線,統部S204線—良種場)為骨架,以各條鄉村公路為經絡,乾支結合、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體系。
林西縣域內8個鄉鎮全部達到鄉鄉通油路,106個行政村有97個達到了通公路,通達率為91.5%,其中有52個行政村達到了通油路,占總數的49%。
政治體制
程俊孝 縣委書記
付守利 縣委副書記、政府代縣長
趙銳久 縣委副書記
趙志剛 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
張海軒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劉德軍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程鳳梧 縣委常委、紀檢委書記
田樹軍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高振華 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尹燕辰 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統戰部長
曹海燕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楊曉輝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胡才志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楊成瑜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75172萬元,同比增長18.1%,全市排名第2。其中一產業完成增加91701萬元,增長7.2%,全市排名第2;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02457萬元,增長28.2%,全市排名第2;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81014萬元,增長13.8%,全市排名第4。
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貧困縣脫貧摘帽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林西縣實現脫貧摘帽。
第一產業
2011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97.82萬畝,糧食總產4.1億斤,牧業年度家畜存欄117.9萬頭只,肉牛出欄4.8萬頭,肉羊出欄45萬隻。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1.3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2011年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2457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2.6%,比去年同期提高3.7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161201萬元,占二產業的79.6%。工業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33.9%,與2010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9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1年全縣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6267.4萬元,同比增長19.0%,城鄉居民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777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40.6元,增長19.0%。全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4330元,同比增長18.5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13元,同比增長9.1%。
社會
教育事業
2005年在全區率先完成教育布局大調整,中國小校由147所調整為26所,實現了縣辦中學、鄉鎮辦國小,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投資1.2億元,改擴建校舍15萬平方米,實驗中學、林西三中、實驗國小、林西一中教學樓和職教中心實訓樓順利落成。普及了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本科上線率由2003年的28.8%提高到43.7%。
醫療事業
2005年16475名貧困農民免費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組建了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投資5700萬元,實施了6800平方米的中蒙醫院、23000平方米的縣醫院和4000平方米的預防保健綜合樓整體搬遷工程,新改擴建鄉鎮衛生院醫療用房9670平方米。
2005年,申請專利11項,引進試驗示範新品種、新技術156項。躋身“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行列。
特色食品
該縣漢族以小米、白面、玉米為主糧,並配以莜麵、蕎面、糜黍、豆類等雜糧,70年代以後,城鎮居民食用大米量亦有所增加。
用小米制的食品有:米飯、乾麵子、煎餅、烙糕子、散狀、茶湯、各各豆等。其中散狀的做法是:小米麵摻豆面、黃(黍)米麵,加少許水,攪拌均勻,撒入鍋內箅子上蒸熟,切食。茶湯的做法是:將小米用水淘淨,磨成麵粉,再將麵粉炒至半熟,即謂茶湯麵。然後再將茶湯麵放入鍋內的開水中,熬成粥糊,即可食用。
用白面製成的食品有:饅頭、餃子、花捲、家常餅、麵條、疙瘩湯、面片、餡餅、餡包等。
用玉米製成的食品有:玉米渣子粥、玉米面粥、玉米面鍋貼子、烙糕子、發糕、窩窩頭、各各豆、鋼絲面等。
用莜麵製成的食品有:“苦力”、蒸魚子、煮魚子、炒麵、窪壟子、蒸卷子、蒸餄餎等。“苦力”有飯“苦力”、菜“苦力”、豆“苦力”之分,做法基本相同:先將飯或菜煮熟,再將莜麵均勻撒入鍋內,蓋鍋悶之,然後用筷或鏟攪拌均勻呈小團狀,再悶片刻即可食用。窪壟子的做法是:將和好的莜麵在木板或石板上推搓成薄片,用手捲成卷,蒸熟、澆滷子、加辣椒醬、蒜泥、醋等調料食之。
用黃米麵製成的食品有:粘糕、粘豆包、粘糕餅、“驢打滾”等。“驢打滾”的做法是:先將黃米麵作成窩頭蒸熟,再揉為一體,擀成薄片,上撒熟豆面或胡麻鹽、芝麻鹽(將胡麻、芝麻炒熟後加鹽壓成面),層層捲起,切段食之。
用蕎面製成的食品有:餄餎、麵條、掄餅、蒸卷子、蔥花餅、“布落”等。“布落”的做法是:將菜洗淨、切碎、摻少許蕎面,放鹽後鍋蒸,熟即可食。此食品也可用莜麵、玉米面做,是解放前貧苦農民平時或渡荒年的食品。
除上述食品外,該縣漢族過去還常食“二大(dai)王”、“三大王”。“二大王”以莜麵、蕎面混合製成;“三大王”以白面、蕎面、莜麵混合製成。
城市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林西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