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蘊暉

林蘊暉

林蘊暉,1932年12月出生,江蘇省丹陽市人。國防大學政工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鑑》總編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蘊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2年12月
  • 主要成就:中共黨史、當代中國史
  • 性別:男
個人簡介,學術經歷,

個人簡介

1949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政治系。1988年評任教授、碩士生導師。1992年退休前在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任教。1992年退休前為國防大學政工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1998年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聘為特約研究員。1999年以來,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鑑》總編輯。學術專長為中共黨史、當代中國史。
林蘊暉
主要著作有:主編《風雨兼程中國四十年發展戰略演變》,海天出版社年出版;主編《人民共和國春秋實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年出版;主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1——21冊(主編);合著《凱歌行進的時期》1949——1976年的中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奠基創業》(《中國二十世紀全史》第七卷,專著);《輔助建國》(《劉少奇之路》第三卷,專著;),《共和國年輪—1953》(專著);《人民公社狂想曲》(合著);《立國興邦》(《毛澤東之路》第三卷,合著)。參加撰寫的著作有:《中國共產黨六十年》,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出版;《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新中國編年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怎樣研究社會主義時期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發表的論文主要有:《社會主義改造後期出現偏差的一個理論原因》,《中共黨史研究》;《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研究》,《黨史研究資料年;《從傳統社會主義觀念中解放出來》,《中共黨史研究》;《六十年代國際共運總路線的論爭》,《黨史研究資料》;《始於毛澤東,成於鄧小平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黨的文獻》等。

學術經歷

林蘊暉是國內著名的黨史專家。5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先後在軍事學院、軍政大學、政治學院中共黨史教研室從事黨史資料和教學工作,是當時對黨史資料最為熟悉的學者之一。林蘊暉是原政治學院中共黨史教研室編的27冊大型《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1—21冊的主編,這是國內篇幅最大、學術界廣為引用的一部資料書。80年代以來,他把研究重心轉到建國後,是頭七年學科帶頭人,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1949—1989年的中國》套書中,林蘊暉是其中《凱歌行進的時期》的主要撰稿人。1985年以後,為適應國防大學培訓軍隊高級幹部的需要,林蘊暉同王年一、叢進、高化民、蕭冬連一起,開始注重於建國以來黨的社會主義戰略的研究,後由林蘊暉主編出版了《風雨兼程———新中國四十年發展戰略的演變》,開拓了一條從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戰略層次研究黨史的新路子,以發揮黨史鑑往知今的作用。近年來林蘊暉還注意把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放在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全局中作比較研究,發表過《八大探索在矛盾中起步》、《從傳統社會主義觀念中解放出來》、《論新式資本主義》、《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與對國際共運經驗的總結》、《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誤區與“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與社會主義觀念的更新》、《卡達爾主政匈牙利改革的教訓———兼評中共十四大的意義》、《戰後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毛澤東的探索》等一批有影響的論文。 林蘊暉治學嚴謹,不囿於成說,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在建國後頭七年的研究中有不少獨到見解,如他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同七屆二中全會的思路相比較是一種“戰略轉軌”的觀點,自成一說,頗受學術界注意。1995年,林蘊暉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聘為特約研究員,參加胡繩、龔育之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卷中1949—1956年時段的編寫和統稿工作。儘管已經退休,林蘊暉教授的學術生涯更加豐富多彩,思想更加活躍,著述不輟,成果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