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路的故事》是《人民周刊》推出的由厲振羽撰寫的散文。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
自人民日報社小北門至西大門,有兩列高高聳立的大樹。在樹蔭之下,有一條並不算長的林蔭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條路見證了一個革命家庭三代人與人民日報社幾十年的風雨同舟,是一條載滿故事與回憶的不平凡的路。
順著林蔭路,經過小北門,就走進了人民日報社的工作區,走過小北門百十米,路旁樹蔭掩映下有一扇簡陋的小門,斑駁,陳舊,毫不起眼,許多報社新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這扇門,就是當年人民日報社醫院的正門。兒時記憶中,一雙溫暖的手,曾經牽著幼小的我,無數次踏著林蔭路,走進這扇門,迎接繁忙卻充實的一天。
這雙手,曾經妙手回春,曾經扶危濟困,救治了人民日報社的無數同仁。因為她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無論是歷屆社領導,還是普通工友,都對她衷心感佩,當年的社長鄧拓等社領導還點名一定要她給自己看病。這雙手也被評為我國首屆全國三八紅旗手。
然而在我的回憶里,卻從來沒有她授勳獲獎的風光畫面,浮現出的總是一幕幕夜半時分,因為患者家屬急切的呼喚,她從酣睡中匆忙起身,披星戴月趕去出診救人的場景。
記得有一次,夜裡兩點多,突然聽到有人不停地砸窗戶,原來是患者家屬。年過六旬的她毫不猶豫地起身收拾好醫務用品,只和家人匆匆撂下了一句話:“救人要緊!”
還有一次,大雨滂沱,北京從來沒有下過那么大的雨,積水已沒過小腿,但為了救治報社同仁,她還是不顧危險上門診治,回來時已是全身濕透,她自己卻無暇顧及,還再次打電話叮囑病人家屬。不想由於泥水太髒,且滲入肌膚,第二天她皮膚開始發炎,加之全身淋雨,發起了高燒。幸虧她身體底子好,且60多歲的她還算年輕。
2003年,她已經81歲了,可報社同仁幾十年來已習慣了有病便向她求助,忘記了她已不再年輕。她不顧高齡與家人的極力勸阻,還是那句話:“救人要緊!”這是她,81歲的耋耄老人,最後一次出診。這一次,她為了救治病人,自己卻被傳染上了嚴重的肺炎,命在旦夕,幸而自己是醫生,才依靠自我治療頑強地挺了過來,但她的身體自此就垮了下來,從此判若兩人。而這,她從來沒有和任何人提過,只有自己家人才了解情況。
不論凌晨還是深夜,不論颳風還是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她都毫不猶豫,不顧疲勞,披上衣服就去出診,從來沒有收取過任何費用,直到81歲自己身體垮下來。自1950年來到人民日報社,直至2003年81歲才真正退休,這雙手為人民日報社的幹部民眾服務了半個多世紀。
在這條平凡而又不凡的林蔭路上,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走過春暖花開,走過夏花絢爛,走過秋葉靜美,走過冬雪皚皚。林蔭路上的一草一木,早已熟悉她輕輕的腳步,瘦小的身影,看著她的背影從矯健到傴僂,頭髮從烏黑轉成花白,然後漸漸消失,變成小北門處宣傳欄上一張潔白的訃告,最後留下社史館榮譽榜上一個小小的名字,融入了人民日報人的集體回憶,融入了人民日報社的歷史。
正是這雙手牽著我走過林蔭路,走進人民日報社,更以身作則,讓我深深懂得了人民日報人的優良傳統和奉獻精神,把“人民日報”這個光榮的烙印,牢牢銘刻在了我的心裡。
過了社醫院,沿著林蔭路繼續向前走,左手邊有一幢紅磚老樓,平實,樸素,毫不引人注目。這就是名聞遐邇的人民日報社老編輯樓5號樓,現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的原址所在。在這幢看起來平平無奇,卻誕生過無數個《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和重要社論的大樓里,有一支筆,曾經無數次在徹夜通明的燈光下,奮筆疾書,為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那段不凡歲月,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寫照。
一個文靜的姑娘,一旦手中執筆,竟如俠士手持寶劍,劍光如電,招招切中肯綮,洞徹事理。對此,時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范敬宜先生曾有如是評價:“新聞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新聞工作者要想取得突出成就不容易,從事經濟報導而能做出突出成就者,更為不易。至於在經濟報導中專攻金融報導而能卓然成家者,則應在‘更’字前面再加一個‘更’字。這是因為金融報導的專業性更強,政策性更強,而可讀性更弱,一般新聞工作者都把它視為最難啃的‘硬骨頭’。在新聞隊伍里,能夠堅持十幾年啃這塊‘硬骨頭’,而且確實‘啃’出成果來的,鮮矣!”
這支筆,經歷過上山下鄉,遨遊過知識的殿堂,最終在重重歷練之後,走出了象牙塔,吐露出凌寒傲雪的芬芳,成為了國家巨觀經濟政策與人民民眾之間的重要橋樑。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先生對這支筆曾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讀她的報導,一個突出的感覺是,她善於從複雜的金融現象中抓到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並能夠把金融政策、金融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她的報導內容廣泛,反映了金融改革和發展不同時期的金融政策、熱點和難點,並有一定的深度,反映了作者刻苦、嚴謹、負責的工作作風。金融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新聞監督和輿論導向,希望她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提高社會公眾的金融意識和金融知識水平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新聞戰線上,她以敏銳的觀察,深入的分析,流暢、準確的筆觸追尋著經濟改革,特別是金融改革所經歷的一步步坎坷,一次次碰撞,一個個變化,一份份成就,並在新聞寫作上進行了不少探索。”這是官方對她的介紹。
在這段光輝歲月里,數不清的榮譽紛至沓來:她曾受到朱鎔基總理的多次點名表揚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的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大家一致認為她是“真正的內行”,“不但不說外行話,而且對內行人也有啟發”;人民日報社曾專門為她召開“個人作品研討會”,並在《人民日報華東版》上為她開設個人專欄;她還被評為中國證券市場20年最具影響力財經傳媒人、全國三八紅旗手、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然而,她卻處之淡然,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做了一點分內的工作,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就是秉承這種樸素的革命人生觀,她拒絕了各類邀請,也拒不出席各類活動。她心心念念的,就是這支筆要後繼有人。所以,走上領導崗位之後的她投入大量時間為人民日報社培養人才。在她的無私奉獻之下,湧現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的青年幹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雖然從不多說自己的事,但她不凡的經歷,如同時代的春風,為年幼的我吹開了一扇窗,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她的言傳身教,時刻感召我接過這支沉甸甸的筆,踏著林蔭路,走向新聞人心中的聖地。
人物風流憶往昔,
民心如鏡鑒得失。
日新月異勤為徑,
報與春風信有期。
拙作不文,卻也是觸景生情的真實寫照。三十年前,那雙溫暖的手拉著一雙稚嫩的手,走在林蔭路上。三十年後,我步履匆匆,繼續在這條林蔭路上前行。昔日的西大門,今已煥然一新,一幢高聳入雲的大樓赫然屹立在西大門旁。這就是著名的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我每日筆耕之所,我的第二個家。在這裡,我有幸為國家的新聞傳播事業盡到了一點綿力,留下淡淡的一筆。
今天的我依舊行走在這條林蔭路上,可回憶的翅膀依然時不時會蝴蝶般輕輕飛過時間的原野,把林蔭路上的一幕一幕又帶回我的眼前。這條路,我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繼續走下去。我的人生之旅,人民日報社的繁榮發展,仿佛都正是自這條路開始。感謝這份珍貴的情緣,我將繼承先輩的理想和信念,用這雙手,接過這支筆,在這條路上,為人民日報社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