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賊(學名:Equisetum sylvaticum L.)是木賊科,木賊屬中大型蕨類植物。根莖直立和橫走,黑棕色,地上枝當年枯萎。能育枝與不育枝同期萌發。脊上光滑;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禾稈色,鞘齒紅棕色,卵狀三角形,膜質;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能存活。不育枝輪生分枝多,主枝有脊,脊的背部方形,兩側常具剛毛狀突起;每脊常有一行小瘤;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灰綠色,鞘齒卵狀三角形,膜質;紅棕色,宿存。孢子囊穗圓柱狀,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山東。日本、歐洲、北美洲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00-1600米。
林木賊全草入藥,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祛風止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尿血;淋病;痛風;風濕疼痛;癲癇。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中大型植物。根莖直立和橫走,黑棕色,節和根疏生黃棕色長毛或光滑。地上枝當年枯萎。枝二型,能育枝與不育枝同期萌發。能育枝高20-30厘米,中部直徑2.0-2.5毫米,節間長3.0-4.0厘米,紅棕色,有時為禾稈色,最終能形成分枝,有脊10-14條,脊上光滑;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禾稈色,長1.1-1.5厘米;鞘齒連成3-4個寬裂片,長0.5-1.1毫米,紅棕色,卵狀三角形,膜質;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能存活。
林木賊

不育枝高30-70厘米,中部直徑2.5-5.5毫米,節間長4.5-6.0厘米,下部上部灰綠色,輪生分枝多,主枝中部以下無分枝,主枝有脊10-16條,脊的背部方形,兩側常具剛毛狀突起;每脊常有一行小瘤;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灰綠色,長約6毫米;鞘齒連成3-4個寬裂片,長約0.6厘米,卵狀三角形,膜質;紅棕色,宿存。側枝柔軟纖細,扁平狀,有脊3-8條,脊的背部有刺突或光滑;鞘齒呈開張狀。孢子囊穗圓柱狀,長1.5-2.5厘米,直徑5-7毫米,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柄長3.0-4.5厘米。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山東。日本、歐洲、北美洲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00-1600米。
林木賊

繁殖方法
根莖繁殖:林木賊根莖直立或橫走,多為黑棕色,其節和根都會疏生黃棕色長毛,部分為光滑。選取林木賊新鮮植株,在秋季分別將其根莖切割成6厘米長的小段,栽於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較好的土壤中,覆土厚5-6厘米,並及時澆水以易於成活。
林木賊

栽培技術
間畝定苗:直播地幼苗長至3-5厘米時進行間苗。苗高5-7厘米時按株距3-4厘米定苗。套種的柴胡在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一次間苗,留苗株距3-4厘米,畝留苗8萬-10萬株。
林木賊

施肥:在柴胡第1年營養生長期間,追肥以氮肥為主,定苗後施清淡腐熟糞水1次,之後每年追肥1-2次,每次每畝施磷鉀肥15-20千克,追肥後要澆水。
除草:苗期要勤除草,做到田間無雜草。以後每年春季,柴胡返青後淺鋤一遍,起到除草、保墒雙效;5月份以後,隨著柴胡秧苗長大,田間封壟,就可抑制雜草生長,不用除草。套種的柴胡在前茬作物收穫後,根據田間苗情,中耕一遍,如果田間苗小,需人工拔除田間雜草即可。
灌溉排水:苗期要經常澆水保濕。雨季應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爛根。
割薹促根:除留種的藥田外,第2年割薹。割薹在6月下旬進行,此時植株已至抽薹開花初期,將植株莖葉割去,留茬高度在15厘米左右。去除花蕾,可以減少植株營養消耗,促進根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