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縣城大嶨林店尾村位於大嶨街南端街尾。街尾近處南山嶺下舊時曾有一間鹽店,鄉民稱這一帶為“嶺店尾”,此地多林姓村民,“林”“嶺”音相諧,後改地名為“林店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店尾村
- 地理位置:文成縣大嶨街
歷史沿革,調馬燈,曲藝,詩詞,米塑,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林店尾是大嶨群山間谷地平川最古老的聚居村落。相傳大嶨古為草木叢生的澤國沙洲,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林氏始祖五一公自平陽泗溪白粉牆(今屬泰順縣),徙居嶺上坳,見此地草木繁茂,土地肥沃,想西進卻畏夏秋洪水,不敢冒險移居,祖孫數代相繼觀察百年水位,直至五代時才試墾遷徙定居嶺上坳,子孫不忘祖上這段創業史,將此地的主溪流也叫“試溪”,後改為“泗溪”。林氏定居後,陳氏始祖久一、久二公於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從泉潭後壟遷居過來,與林氏先民一起在澤國沙洲墾荒。開渠道將沼澤地積水引向溪流,又在溪流岸邊築礫防洪水,砍伐茅乾、林木,辟壤成良田。南面臨溪的地方叫“五本垟”,是四方聞名的旱澇保收的肥沃田垟。林、陳兩姓先民歷代相承,艱辛創業,人口繁衍。元代後漸成村落。
林店尾古宅多,王宅、後坦、上、下新屋、徐宅、林宅都是明清與民國時期的古建築。最南端的亭堂建於元末明初,是縣城最古老的庭院式古宅。村中文物古蹟也多,太陰宮、三官亭、五顯大帝廟、一貫堂、育嬰堂、林氏宗祠、陳氏宗祠等。縣城文物古蹟多集中於此地,盡顯地方悠久文化歷史。可惜由於歷史原因,這些古蹟都已不復存在,只是在改革開放後,在金魚山重建了幾座廟宇。
林店尾人勤勞智慧是縣城最早拓荒者,他們民風純樸,也崇尚儒雅。1986年莘薌君先生撰《水鄉古鎮話泗溪》言:“宋建隆二年(961)唐內閣長史林建遷居泗溪,劈山立業,世代耕農……喜儒辟館,子弟族人皆從學,從而文風頗盛,名人輩出。”林店尾在千年農耕,征服大自然的鬥爭中,形成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沉澱。因而,解放初期這兒是縣城民間文化最活躍的“第一村”。
調馬燈
明、清時期,林店尾就始有“調馬燈”活動。馬燈是仿照馬的形狀用篾扎紙糊而成,分馬頭與馬身尾兩段,捆縛在調馬燈者腹前、背後,人居中間,走起來就像在騎馬。調馬燈的是村中十一、二歲的孩子。每年春節,挑選村中24個孩子,化妝打扮成馬燈小騎士,縛上馬頭、馬身,馬頭、馬尾點上燈,又分成紅馬、白馬兩支馬隊。兩位老者高舉馬隊旗牌分別率領紅、白馬隊,邊跑邊唱,跑成“8”字或“剪刀”式隊形,樂隊伴奏婉轉動聽的馬燈調,鑼鼓指揮馬隊走跑節奏,時而密鑼緊鼓,馬隊飛奔跳躍,時而慢鑼輕鼓,馬隊緩步行走,看得人眼花繚亂。馬燈隊中還有兩個特別角色,一個是“馬夫”,頭扎方巾,身穿對襟衣,手執馬鞭,由英俊小伙子扮演,另一個是“龍標女郎”,身著古妝戲中武旦服飾,手把“龍標”,由漂亮少女扮演。馬燈調舞到中場,鑼鼓和樂奏停止,兩支馬隊分列兩旁,“馬夫”出場先表演側手翻,騰空倒翻等高難度動作,然後給“馬”備料餵食,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餵“馬”畢,鑼鼓奏樂又響起,馬隊又奔舞起來。調舞結束是由“龍標女郎”表演駕龍標。龍標是一桿中間鑲嵌金屬片和鈴鐺約2米長的彩色竹竿。龍標揮動金屬片“咔嚓”鈴鐺“叮鈴”作響。“龍標女郎”邊唱馬燈調邊舞龍標,時而拍打腳跟,時而碰撞雙肩,時而舞龍標在周身旋轉,這時圍觀村民會拍掌叫好。一場“調馬燈”歡鬧近一個小時。
年年春節,林店尾馬燈走村串戶表演,元宵節活動進入高潮,從白天到夜晚,表演上十場。小時候,有一年我也曾被選作小騎士,騎馬燈表演了一天,累得筋疲力盡,回家倒頭便睡,可心裡樂滋滋的,那一晚睡得特別香甜。
曲藝
解放初期,林店尾又增添了一項新的活動——舞獅。獅頭由木條、篾片製作,很精緻,燈泡嵌獅雙眼,大大的獅口能張能合,獅身披麻條,染成紅、綠兩色的獅毛。一頭獅由兩人表演,表演者穿獅腿褲,身強力壯的舞獅頭,小巧靈活的擺獅尾,鑽進獅身里便成一紅一綠兩頭雄獅,一位身著武士服飾引舞者舉“龍珠”指揮獅舞。在鑼鼓聲中,獅頭左右搖晃,獅尾密切配合,模仿獅的動作舞得活靈活現。有時一頭獅臥地不動,另一頭縱身飛躍過去,兩獅互換,這叫“雙獅飛騰”;有時兩獅直立爭搶龍珠,這叫“雙獅搶珠”。春節元宵時,“調馬燈”“舞獅”鬧得全村一片歡騰。記得有一年元宵,毗鄰地方一支“舞龍”隊慕名來林店尾湊熱鬧搞“獅龍斗”,在密鑼緊鼓聲中獅龍鬥了起來,長龍飛舞,兩獅擺躍,龍騰獅躍引來全村男女老少拍手歡呼,熱鬧極了!
林店尾的戲文也是四方聞名的。清代、民國時期常有戲班來村裡的太陰宮戲台演出,引發村民唱戲的興趣,漸成習俗。從我記事起,就經常看到大人們匯聚一起拉琴唱戲。地方上很多人都能拉胡琴,出了陳雙珠、陳珠妹、陳體彬、陳卓等有名的琴師。解放初,村民還自發組織劇團,天天排演戲曲。我第一次觀看的古裝戲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由林店尾劇團演的,演得精彩感人。記得“英台哭墳”那一場,舞台設計一椅子墳,英台痛哭山伯墳洞頓開,她一頭鑽進墳洞,不少觀眾亦淚下,隨之墳洞裡飛出兩隻蝴蝶。後來我看到電影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那場景是電閃雷鳴中,山伯饅頭墳裂開,英台跑進去墳又合上,然後兩隻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現在想來,當年林店尾劇團根據自村的墓葬習俗設計舞台布景,很具地方色彩。設計者是村里一位大字不識一籮的農民,他不會演戲,卻憑對戲曲的愛好,跟著劇團當義務道具管理員和舞台布景設計人員。劇團導演叫徐鴻棣,是位多才多藝的藝人,年年編導新劇目。《梁祝》、《木蘭從軍》、《火焰山》、《十五貫》、《牧羊圖》都是他導演的好戲。演員中有個叫鄭士榮的,他演丑角,在舞台上一舉一動都是戲,會逗得觀眾哄堂大笑。他是我的鄰居,幾十年後和我閒聊,講起當年唱戲還津津有味,說:“當年全村人人都愛戲,我天天夜晚去排演節目,老母親會在家燒好夜點心等我到半夜,她也是老戲迷!”
詩詞
林店尾文人多,可謂“文萃匯集”,大家都喜吟詩賦詞,時常有人聚在一起讀詩,研討詩詞平仄押韻,品味寓意涵義。農民詩人陳知任是我的族兄,他當村幹部,生產隊長,農忙時幹活農閒就寫詩。五年前族兄病故,臥室還有他的詩集,然都未曾發表,只是文成詩詞學會編的《當代文成詩詞集成》收錄了他的幾首詩。他以自己的詩作總結人生,給世人啟迪:
吾老嶨川一山農, 安貧樂世不羨紅。
閒庭信步悠悠里, 忙海開顏笑容中。
栗黍富米時關切, 書經詩賦常跟蹤。
此生落落貧寒處, 兩袖飄飄納晚風。
吳鳴皋先生,一首《山城今昔》:
文成縣城本沙洲,良悚沙洲首建樓。
周氏經商興店甲,陳林種植辟湖頭。
孟堤截水換新貌,泗水拱橋遺舊遊。
今日山城成鬧市,華街誰復識蘆鷗。
精準揭示縣城千年基業發展滄桑。他踏遍文成山山水水,翻閱所有民間譜牒史料。我是他的晚輩,離鄉前時去他家,總見他在書房裡潛心編纂鄉土史志,他雖已作古,他的精神至今還時時在鞭策我。鄭作波先生是父親故交,常會來我家聚眾吟詩,一日對我父親說:“我給你寫副對聯。”隨即當眾撰聯“寶鐲玲瓏兒童愛戴;華堂歡彩捷足登峰”上下聯首字“寶華”是父親的店號,尾字“戴峰”是父親的字,父親和在場眾人讀之點頭微笑。他游岩庵時還賦詩:
白雲深處有樓台,拾級登臨曙色開。
石燭凌空形逼肖,晴檐淋雨費疑猜。
晚鐘風墜沉幽洞,秋葉霧封落淺潭。
他日吾儕須訂約,扶筇再度游岩庵。
遺作至今留在庵中,供遊人品讀回味。我兒時摯友鄭揚松讀了國小就輟學了,卻成詩人。他的詩作參加全國建國六十周年詩詞大賽,上海世博會詩詞,楹聯徵集賽均獲高獎,併入選《中國詩人代表作精選》、《今日文成》常見他的詩詞發表。摯友的天賦與他從小受村里濃烈文化氛圍的薰陶不無關聯。
米塑
林店尾曾有著名米塑藝人陳炳禧,村民都尊稱他“炳禧公”。他的米塑工藝十分精湛,鄉里人家婚喪或祝壽都上他家制米塑,小時候我常去看他作米塑。各色饃糍,經他雙手盤、搓、捏、掐、刮、挑、剪、貼、刻、塑,一擺弄便成瓜果蟲獸或戲曲人物,栩栩如生。
林店尾的“調馬燈”“舞獅”“米塑”等民間文化,如能在現今,定能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解放初是林店尾民間文化活動鼎盛時期,直到人民公社化時,村里還時常舉行“斗詩會”,村民文藝演出,田頭唱快板。後來遇上“三年困難時期”,大家只求不挨餓,隨而來“文革”動亂,哪有人搞文化活動,沉寂了近二十年。改革開放後,村里文化又逐漸活躍起來。村民林錚研究謎語很有造詣,曾編著謎語文集《謎津試棹》,春節期間他也會編很多謎語掛在街道旁,讓人動腦猜謎。村里還辦起圖書館、閱覽室,藏書上萬冊,村里人常來看書讀報。我每回故鄉,都會上這圖書館走走。圖書館的牆上掛著村民的書畫、詩詞作品,貼牆一排書櫃裝滿書籍,古樸而文雅,卻彌散現代民間文化濃濃書香,每來到這兒我的心中會涌動一股暖流,我為自己生於古村這塊文化沃土而自豪。
地圖信息
地址: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城南路與大嶨街交叉口東南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