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遼盆地北部東區白堊系泉頭組三、四段儲層形成機制

《松遼盆地北部東區白堊系泉頭組三、四段儲層形成機制》是成都理工學院為主要研究單位,趙霞飛、高紀清、何開華、樓章華、趙永勝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遼盆地北部東區白堊系泉頭組三、四段儲層形成機制
  • 依託單位:成都理工學院
  • 完成人:趙霞飛、高紀清、何開華、樓章華、趙永勝
  • 類別:科研項目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19940041
項目名稱
松遼盆地北部東區白堊系泉頭組三、四段儲層形成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
成都理工學院
主要完成人
趙霞飛、高紀清、何開華、樓章華、趙永勝
獲獎證書編號
KJ-94-2-15
獎種
科技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該成果以現代沉積學理論為依據,通過大量的鑽井、測井和地震資料對松遼盆地北部長垣及以東地區扶楊油層沉積的形成機制分別作了研究,取得的成果有: 1.首次利用古河道趨勢分析法,恢復出扶楊油層沉積時期的古松嫩平原景觀,發現古松花——古嫩江系統,並確定出相應的沉積微相類型,為尋找扶楊油層油氣富集區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依據。2.在成岩作用研究中提出了水化水解作用在成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劃分出四個成岩相區,並從物性、孔隙結構和微相等方面對儲層作了系統的評價,指出了有利儲層的發育區。3.運用聲波測井資料建立毛管壓力曲線及用自吸法研究儲層特徵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勘探的經濟效益。4.通過系統研究探井的原始壓力,確定出扶楊油層油藏的類型屬岩性油氣藏,並指出了油氣藏的形成規律,為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根據該項成果在古松花江沿岸已找到近4億噸石油地質儲量,有1.2億噸可采儲量,減去勘探開發投資費用,從長遠觀點看,其經濟效益按提價以前的油價估算,近5.2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