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床》是曉蘇創作的小說集,首次出版於2016年6月。
該書感應時代的變遷,對人類的生存困境孜孜探求。作者深刻洞察頗具現代意義素材的核心,高度提煉轉化為有價值的藝術形象,將筆下的人物和故事引向歷史的縱深,直抵真相,營造著深邃的小說空間。他的短篇小說因為對人性的逼視和拷問,擊中了時代的痛點,呈現出強烈的現實感,實現了對故事本身的超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松毛床
- 作者:曉蘇
- 文學體裁:小說集
- 字數:26萬字
- 首版時間 :2016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關注普通人、社會底層人物的精神困境和心靈掙扎,以油菜坡為具象,映射出中國具有現代主義特徵的時代症候,以及市場經濟主導的社會急劇轉型時期人們的精神危機、生存困境。如《野豬》辛辣地諷刺了忤逆不孝的兒女在責任和義務面前的兩副嘴臉,引申出老無所依,現代鄉村法制觀念普遍淡薄等問題;《挖坑的女人》《天坑》《皮影戲》《豬欄養狗》皆有貧窮娶不上媳婦的因素,傳達出底層人群生之艱難,讓人體味到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作品目錄
野豬 酒瘋子 皮影戲 | 傳染記 三個乞丐 養驢的女人 | 天坑 雙胞胎 松毛床 | 賣糖記 離婚的女人 糖水 | 日白佬 龍洞記 豬欄養狗 | 挖坑的女人 走回老家去 懷念幾件衣裳 |
人物介紹
徐乃寶
復員軍人徐乃寶從戰友那裡借來槍準備打一直在糟蹋其苞谷的野豬,卻於暮色蒼茫中誤殺了來苞谷地摘苞谷的病餓欲死的石老爹。石家老大石作仁夫婦索賠二十萬私了,父親屍體推給徐乃寶;石家老二石作孝夫婦因老父剛好不輪在自己家裡而錯失二十萬,大不甘心,不允徐乃寶安葬老父,從而勒得徐家一頭大肉豬;石家老三石作美夫婦在徐乃寶安葬其父時以葬地乃其家私地為由,索要一千元,否則,決不許下葬。此時,徐乃寶山窮水盡,二十萬給石家老大,其中有一半是借的,多年積蓄為之一空不說,反而負債累累;家裡唯一一頭值錢的肉豬被石老二牽走;身上唯餘二百八十元不夠石老三的要求,他只好以苞谷地作抵押換得安葬石老爹之地。協定達成,石家兄妹再不生事,事情看起來要就此作結了,然而,結局在最後石家三兄妹夫婦跟隨徐乃寶去挑選苞谷地時發生突轉:徐乃寶以打野豬的槍把這三兄妹夫婦六人全部殺死。
萬年寬、朱慶庚
萬年寬和朱慶庚無疑是兩個不同時代的文化符號,連結他們二人的是他們的妻子葉枝。萬年寬是葉枝的前夫,外號日白佬,也叫吹牛大王,善於弄虛作假,在那個貧困的計畫經濟時代,貧窮貌醜的他不僅靠著說假話與投機取巧在社會上立足,而且騙取了美貌如花的葉枝的婚姻。但也正是貧困、浮誇與虛假,導致了葉枝最終與他堅決離婚。朱慶庚是葉枝的後夫,勤勞務實,與離婚後的葉枝結婚還不到一年,但沒想到二人的婚姻卻遭遇了嚴重的危機。朱慶庚的最大缺點在於他只顧外出掙錢以急於改變貧困的面貌,但卻絲毫不懂得妻子的情感與精神需要,連葉枝想吃油條過四十八歲生日的小小要求都不知道給予滿足。就這一點而言,他遠遠不如萬年寬。朱慶庚的身上昭示著當代農民精神生活的嚴重匱乏。而對葉枝而言,則處在物質匱乏與精神匱乏的雙重焦慮中,她甚至有些留戀與萬年寬一起生活的困難時代。
作品鑑賞
該書因為對人性的逼視和拷問,擊中了時代的痛點,呈現出強烈的現實感,實現了對故事本身的超越,進而揭示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境遇,為崇高、為正義、為良知的喪失提供了真實的文本。《野豬》《挖坑的女人》《天坑》揭示了滾滾物慾下倫理道德的失范,觸目驚心。《野豬》通過描寫鄉村野豬泛濫,肆無忌憚地吞食人的生活資源,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農民的無助與無奈。退伍軍人徐乃寶為了保住包穀不被野豬糟蹋,找武裝部的戰友借獵槍後去包穀地的路途中,遇到重病的石老爹呻吟不止,大兒子石作仁忙於牌桌,二兒子石作孝以父親不是自己照顧的責任、女兒石作美以自己已經出嫁為由,他們對重病的父親不管不問,極力推諉責任。天快黑時,徐乃寶把飢餓難耐爬向他包穀地想搬包穀梭子的石老爹誤當野豬開槍打死。一是由於害怕坐牢,二是怕連累借給他槍的戰友,於是接受了村長的建議私了解決。結果被石老爹貪婪的兒女漫天要價賠付了20萬。面對20萬賠款,石家兄妹之間卻掙得你死我活。可憐的石老爹生前想吃一點包穀粑粑的願望都沒有得到滿足,傳統孝道美德已被他的兒女拋到了九霄雲外。他們的所做所為與他們的名字“仁”“孝”“美”所蘊含的寓意截然相反。小說辛辣地諷刺了忤逆不孝的兒女在責任和義務面前的兩副嘴臉,從而引申出老無所依,現代鄉村法制觀念普遍淡薄等問題,富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挖坑的女人》蓄意把目光瞄準光棍,對他們渴望婚姻的焦慮洞如觀火,以結婚為誘餌,輕而易舉獵取了一個個目標,以謀害男人的生命為前提,達到了騙取巨額保險賠償的目的,從而“實現財富夢”。她把謀財害命當成了職業,多么不堪、殘忍、冷血的人性。《天坑》中的張百善,把投靠自己一起外出打工的老鄉墜入天坑,然後若無其事地娶被害人的老婆為妻。無論是《挖坑的女人》,還是《挖坑》中的張百善,可謂喪盡天良、泯滅了人性。他們挖坑謀財害命滿足一己之私的同時也在掘坑自焚。
《酒瘋子》《三個乞丐》《傳染記》體現作家對現實社會的敏銳洞悉、對當代人精神危機的進行了深刻揭示。曉蘇通過反諷語境的精心設定,把鄉村中的腐敗、荒誕,充滿智慧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酒瘋子》中的袁作義,老婆被村長霸占,他敢怒而不敢言。曉蘇巧借袁作義醉酒後的囈語:“村長得癌症了,他現在是代理村長”。袁作義暢想當上村長後如何施政、如何找相好、如何找靠山、怎樣樹政績,娓娓道來,對鄉村權利與政治的媾和衍生出的種種怪胎進行了有力反諷。《傳染記》中的飼料販子,見鄔雲的好友傅彩霞感冒久治不愈,居心叵測地調侃,說:“感冒”了和異性睡一覺傳染給對方就好了。事情的湊巧是丈夫給好友傅彩霞幫忙回來後感冒了,傅彩霞的感冒卻已痊癒。丈夫和自己同房後,自己染上了感冒,丈夫的感冒卻好了。當鄔雲再次看到飼料販子就面帶微笑,主動示好,想和飼料販子睡一覺把感冒傳給他,治好自己的病。在鄉村許多人由於缺乏文化科學知識,輕信外來人的妖言惑眾,受不法分子的矇騙,輕易上當受騙,有的甚至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故事對荒誕和愚昧的刻畫,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作品評價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道毅:“《松毛床》著力表現了當下中國鄉村的現代性困境與文化焦慮,嘗試了重建鄉村文化的可能與前景,並給廣大讀者帶來了許多新的閱讀啟示。在《松毛床》的敘述中,不難感受到一個突出的現象,那便是在濃濃的懷舊情緒中所透露出來的深刻懺悔意識。根據曉蘇的理解,鄉村文化的主體是人,而作為鄉村文化主體的人有必要反省自己,檢討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錯誤,這樣鄉村才能真正走出歷史的陰霾。就懺悔意識而言,它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產物,它同時連結著原罪觀念與救贖思想。這些對中國鄉村文化建設來說,不無借鑑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松毛床》 | 2016年6月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978-7-5399-9373-7 |
作者簡介
曉蘇,文學博士,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供職於華中師範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兼任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先後在《人民文學》《作家》《收穫》《鐘山》《花城》《天涯》《十月》《北京文學》《中國作家》《上海文學》等刊發表小說五百餘萬字。出版長篇小說5部,中篇小說集2部,短篇小說集15部,散文集1部。另有理論專著3部。曾獲湖北省“文藝明星”獎、蒲松齡全國短篇小說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百花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湖北文學獎、《北京文學》獎、屈原文藝獎、《長江文藝》雙年獎、《作家》金短篇小說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