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觀採取縱向的中軸對稱結構,四合院布局。四方代表著金、木、水、火,中間為土,故四合院就象徵著五行俱全、吉利如意。它占地面積19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使用面積23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正殿、南嶽行宮、大雄寶殿、戲台、大禮堂、會議廳、生活用房等,氣勢恢弘。雕樑畫棟,工藝精細入微。松山觀依山造殿,與幽深靜謐的松山嶺融為一體,把天然美景和神靈傳說結合在一起,使人產生一種“天人合一”和“返璞歸真”的心理感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山觀
- 景觀:出攸城沿攸衡公路西行
- 鴨塘鋪:鄉政府前面2公里處
- 嶺下:有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景觀,歷史,
景觀
出攸城沿攸衡公路西行,鴨塘鋪鄉政府前面2公里處,路左邊有座彩色的牌坊,上書“锺應門”三字。穿過锺應門,順水泥路走約200米,便能看見一座小山包,名叫松山嶺,嶺下有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它便是聞名西鄉的松山觀。
松山觀採取縱向的中軸對稱結構,四合院布局。四方代表著金、木、水、火,中間為土,故四合院就象徵著五行俱全、吉利如意。它占地面積19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使用面積23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正殿、南嶽行宮、大雄寶殿、戲台、大禮堂、會議廳、生活用房等,氣勢恢弘。雕樑畫棟,工藝精細入微。松山觀依山造殿,與幽深靜謐的松山嶺融為一體,把天然美景和神靈傳說結合在一起,使人產生一種“天人合一”和“返璞歸真”的心理感觸。
歷史
同治版《攸縣誌》載:“松山觀,在清都,距城二十五里,康熙辛丑(1721),劉蒂虛建。”當地《穆塘劉氏族譜》的記載,與縣誌記載有所出入,第一個到松山觀出家為道的應是劉宏儒,劉蒂虛是劉宏儒的族侄。
相傳遠在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當地人為感激龍王爺的恩德,將松山嶺下一股四季長流的清泉叫做“龍泉”,並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寺廟,命名“龍泉寺”。經過千年戰亂和雨水沖刷,龍泉寺早已蕩然無存。清順治年間,穆塘劉氏十四世孫劉宏儒(1623~1716),對道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後竟萌發了修觀做道士的念頭。他動員劉氏族人捐款捐物,得到了大家的回響,穆塘劉氏各分祠也踴躍捐獻,他自己又把分得的祖產獻出,在松山嶺下原龍泉寺的遺址上建成一所廟觀。因為道觀就在松山嶺下,故取名松山觀。劉宏儒又購置水田10畝,菜園少許和30畝山林,以奉觀內香火。自此,劉宏儒攏發於頭頂挽成髻,正式出家為道。不久,他的侄兒劉蒂虛(1686~1734)也出家為道,做了他的弟子。
清康熙辛丑年(1721),劉蒂虛增建前殿,棟與棟之間用青磚砌牆,形成一個封閉式庭院。院內栽有各種奇花異草,芳香沁人,更加吸引香客。雍正甲辰(1724)年,攸縣教諭徐祝年去省城路過松山嶺,忽見青山掩映,紫氣凝煙,找人打聽,知道這裡叫做松山觀。此時天色已晚,徐祝年決定前去投宿。他沿著小路走去,遠遠看見一個所在,古樹參天,松竹茂盛,綠樹叢中有一所道觀,殿宇巍峨,法象輝煌,心知這就是松山觀了。劉蒂虛頭戴黃冠,身披道服出觀迎接,熱忱款待這位教諭大人。奉茶已畢,徐祝年問起松山觀的來歷,劉蒂虛告知是伯父劉宏儒祖師所建。徐祝年大感興趣,稱讚松山觀好比是傳說中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個神仙居住的島嶼。劉蒂虛趁勢懇請徐祝年為松山觀題名,徐祝年欣然應允,提筆寫下“三島樓台”四個大字。劉蒂虛大喜,將徐祝年題寫的匾額高懸松山觀大門。此後,松山觀的香火愈加旺盛,信男善女流連忘返,不少知名人士慕名前來一睹松山觀的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