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高村民委員會,因坐落在東高寨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高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Dōnggāo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4年
- 性質:歷史地名
東高村民委員會,因坐落在東高寨而得名。
東高村民委員會,因坐落在東高寨而得名。地名含義1984年由東高大隊改為東高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1984年由東高大隊改為東高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爐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村併入平原鎮...
東高村村民委員會 東高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根據國務院檔案,由東高大隊改為東高村民委員會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4年由東高大隊改為東高村民委員會,1984年隸屬張華鄉,1998年撤鄉設鎮,隸屬張華鎮。1984年命名,一直沿用至2009年。
東高 位於鎮政府駐地源泉以南四公里。設一村民委員會。共235戶,784人。耕地573畝。地處山區,以農為主。東高主產小麥、玉米。經濟樹有杏等。 《張氏族譜》載:“吾張氏自宋、元之際來居此土數百年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修玉皇廟碑》、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無影山《重修增福堂碑》均鐫有“...
東高位於鎮政府駐地源泉以南四公里。設一村民委員會。共235戶,784人。耕地573畝。地處山區,以農為主。主產小麥、玉米。經濟樹有杏等。《張氏族譜》載:“吾張氏自宋、元之際來居此土數百年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修玉皇廟碑》、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無影山《重修增福堂碑》均鐫有“青州府...
高東村村民委員會是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高東埭這一自然村落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陸,時屬江陰縣大橋鎮管轄。因地處長江,常有海盜出沒,因此又歸屬石頭港巡檢司管理。解放前曾分屬中正鄉、順德鄉民主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屬江陰縣民主鄉、中興鄉管轄。1...
高東村村民委員會,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高東埭這一自然村落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陸,時屬江陰縣大橋鎮管轄。因地處長江,常有海盜出沒,因此又歸屬石頭港巡檢司管理。解放前曾分屬中正鄉、順德鄉民主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屬江陰縣民主鄉、中興鄉管轄。1962年1...
高村村民委員會 高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高大隊改為高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高姓定名高村。歷史沿革 1958年分別改為高村大隊、大呂大隊;1983年改為高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高村村民委員會與大呂村村民委員會合併改為城西村村民委員會,高村村民委員會高村村民委員會消失。
東高玉村秉承“便民、利民、為民”的服務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務、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滿足村民的各類需求,開展新農村建設。現已成立村級服務中心,內設村級支部委員會、遠程教育室、衛生所和陽光農廉查詢室等。同時,東高玉村還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大力加強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中高村民委員會 中高村民委員會是以駐地名稱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中高莊得名,此村因位於前、後塘和高莊之間而得名。 歷史沿革 1961年建中高大隊,1984年2月成立中高村民委員會,以駐地中高莊得名。2006年村委會合併入現今村委會。
大高村民委員會 大高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地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其村委會駐地為大高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屬許寨公社,1983年屬於許寨鄉,1992年屬於大廟鄉,2000年屬於大廟集鎮,2006年撤銷。
西高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西高大隊改為西高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西高大隊改為西高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爐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村併入平原鎮行政管轄;2005年1月份,根據上級批示撤銷平原鎮,又併入桃園街道行政管轄。沿用至2009年。
高原村村民委員會 高原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高原:地處高山地帶;村民委員會:指村民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4年為7區邊疆鄉,1955年至1957年為7區邊疆鄉高原農業社,1958年至1974年天寶區葛洞公社高原,1987年撤銷,現屬歷史地名。
高潮村民委員會 高潮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由高潮大隊更名為高潮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以境內高家邊、曹家邊兩村得名,後曹諧音潮,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高曹大隊,後改稱高潮大隊。1983年,更名為高潮村民委員會。1999年2月,併入聯民村委會,地名消亡。
高農村村民委員會 高農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1952年取名高農村。地名含義 原有高足廟,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解放前夕為3保,1952年土改建政時為高農村,1958年公社化時為8管區,1962年改為8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高農大隊,1984年改為高農村,2007年11月合村並鎮廢止。
東浜村民委員會是是1980年11月由當時的吳縣革委會為避免與鄰鄉重名,批准命名而來,之前均為長浜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長浜村因臨河而形成一個狹長的自然村故名,因偏東於鄰鄉的長浜村,故改名東浜村。歷史沿革 長浜村1950年3月就有行政村。1956年3月因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稱新建高社。1958年9月與馬浜社、...
中高村村民委員會 中高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勢中間高,兩邊低,而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以後設立大隊。1984年撤大隊設立村,隸屬大林鄉管轄。2005年將東堡鄉、大林鄉及黃沙鄉的山峰村、鐘鼓村合併設立新的東堡鄉;同年將大沖村、中高村、水坪村合併設立漏水坪村。
高樓村民委員會 高樓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委會駐地位於高樓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9年3月屬於姜寨區;1958年10月撤銷鄉鎮屬姜寨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屬姜寨區廟岔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屬姜寨區;1992年3月撒區並鄉屬於廟岔鎮;2006年8月村級區劃調 ...
高基村民委員會 高基村民委員會,1992年設村委會,並由方村鎮報政府審批得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設在高基自然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2年併入行春村,高基村民委員會撤銷 。
鎮東村村民委員會 鎮東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鎮東”因地處高行集鎮以東,故名。歷史沿革 1959年建鎮東大隊。1984年改村制,稱鎮東村。
高城村村民委員會因所在位置及其工作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即為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高城村民委員會負責高城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高城大隊,屬徐河公社,雙港區管轄。1984年廢除公社,設高城村民委員會,屬徐河鄉,雙港區...
高樓村村民委員會 高樓村村民委員會,因地標性建築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乾隆年間,徐氏族人徐安國榮中舉人,在此新建“高樓舉人府”保存至今,故該地區得名高樓。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高樓保,1958年-1982年屬高樓大隊,1984年改建制,屬高樓村。2005年區劃調整,高樓村和嶺頭村合併為嶺頭居委會。
高任村民委員會 高任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為高任莊,故而得名。高氏在此占產立莊,後部分任姓居民遷入,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高任大隊,1983年體改更名為高任村委會,2007年併入郭寨村委 會。
地名含義 因村莊地勢較高,又因其以張姓居多,故得名高頭張,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取村莊首尾字得名高張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為春光大隊;1980年,更名高張大隊;1983年4月,人民公社體制恢復為鄉建置,高張村,屬孤山鄉;1992年3月,孤山鄉高張村劃歸西王鄉,2008年,因區劃調整,高張村併入東張村。
高峰村民委員會,以地貌命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村委會駐地窵仔腦,境內群山峻岭,平均海拔高度全鎮為最,故取名高峰。歷史沿革 1912年屬萍鄉縣蘆溪鄉。1950隼屬萍鄉縣蘆溪區仁霞鄉。1952年屬蘆溪區仁里鄉。1958年屬蘆溪公社仁里大隊。1961年為萍鄉市蘆溪區仁里公社高峰大隊。1962年為蘆溪區蘆溪公社高峰大隊。196...
高一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寓意得名。地名含義 取經濟建設取得高一級的提升之意而得名高一村,村民委員會為村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1955年初級社時取名穩進社,1958年公社化運動後高一大隊,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後名高一村,2002年村組建制調整時撤銷,村...
高南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駐地在高莊南部,故而得名高南村。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阜陽縣王化區公橋鄉,解放後屬阜南縣方集區公橋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時屬胡樓公社。1961年建雙溝大隊和八里莊大隊,1969年土地到戶又劃屬方集公社。1979年設區劃社時屬王莊公社。1984年社改鄉...
高家村村民委員會 高家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建制村。歷史沿革 2003年高家村和懷仁村合併為三家子村。
東爐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委會駐地位於東爐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9年3月屬於姜寨區;1958年10月撤銷鄉鎮屬姜寨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屬姜寨區廟岔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屬姜寨區;1992年3月撒區並鄉屬於廟岔鎮;2006年8月村級區劃調整,由東爐村民委員...
東山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0.00公里, 國土面積27.50平方公里,海拔22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3686.00畝,其中人均耕地1.70畝;有林地24787.00畝。全村轄1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03戶,有鄉村人口2217人,其中農業人口2217人,...
高家街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以所在居民點高家街村而得名。地名含義 清初,高姓遷此定居,人丁興旺,戶連成街,故名高家街,亦稱柳莊。歷史沿革 1949年,柳莊為片村,有東學、娃娃廟、天齊廟、王家街、孔家行、高家街、小寨自然村,每個自然村各設村長1名。1956年,更名為柳莊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管理委員會,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