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區(渾南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是渾南區人民政府制定的一項規劃綱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陵區(渾南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 性質:規劃綱要
- 地點:東陵區
- 內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檔案目錄,前言,檔案細則,
檔案目錄
第一章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
第一節發展資源條件
第二節發展基礎
第三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發展環境
第二章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第一節指導思想
第二節發展原則
第三節發展戰略
第四節發展定位
第五節發展目標
第三章整合最佳化城鄉發展空間
第一節空間發展基本思路
第二節空間發展總體策略
第三節最佳化空間發展結構
第四節重點功能區規劃
第四章加速產業結構高級化
第一節產業發展總體思路
第二節產業發展重點領域
第三節產業空間布局導向
第五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第一節構築技術創新體系
第二節搭建技術創新平台
第三節建立長效投入機制
第四節完善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
第六章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第一節推進現有優勢產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第二節加快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
第三節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第四節將“兩化”融合思想融入社會發展
第七章促進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
第一節做強做大民營經濟
第二節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
第三節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第八章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
第一節推進重點功能區建設
第二節完善城鄉基礎設施
第三節高質量完成區內全運會場館建設
第四節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
第五節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九章城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一節建設生態新市鎮
第二節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
第三節推進農村體制改革
第四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第十章建設生態文明型社會
第一節構建全區生態體系
第二節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第三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四節倡導低碳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推進文化名區建設
第一節構建全新的文化體系
第二節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
第三節促進體育事業發展
第四節構築人才資源高地
第十二章構建和諧新區
第一節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第二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節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
第四節加強醫療衛生和人口工作
第五節維護社會公平
第六節強化公共服務和保障公共安全
第十三章推進體制創新
第一節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第二節政務公開和行政審批制度創新
第三節土地管理制度創新
第四節投融資體制創新
第十四章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第一節健全規劃導向與約束機制
第二節健全規劃實施責任與考評機制
第三節健全規劃評估與調整機制
第四節健全公眾參與機制
前言
“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是我區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瀋陽經濟區建設、大渾南全面開發、全運會舉辦等發展背景下,認真分析現有基礎條件、資源優勢和區域發展特色,科學謀劃未來五年的總體發展思路和遠景目標,對於實現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省、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瀋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東陵區(渾南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和政策取向,突出了城鄉統籌、結構調整、科技發展、民生建設等工作重點,集中體現了區委、區政府的施政方針和戰略意圖,是政府各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編制專項規劃和制定各項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據,是全區人民共同奮鬥的行動綱領。
檔案細則
?
第一章 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
第一節發展資源條件
(一)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
我區位於瀋陽市南部,處於瀋陽經濟區中心,輻射撫順、本溪、鞍山、遼陽、營口五個城市,交通便利,擁有由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瀋陽南站、城際鐵路、高速公路、捷運構成的立體交通網路,區域內公路密度達到110.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瀋陽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對外門戶。
(二)生態與人文資源豐富
全區生態資源豐富。東南部有綿延17公里的長白山余脈,植被茂密蔥鬱,坐落其中的隕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擁有19億年前隕落的世界上最大最早的古隕石群;北部有由東向西流經全區25.6公里的遼寧第二大河流——渾河,兩岸地勢坦蕩,風景如畫。人文景觀積澱豐厚,漢魏墓葬群,唐代中華寺、朝陽山等增添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三)土地資源充足
全區土地總面積600平方公里,農業種植區占2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達到38.3萬畝。全區常住人口38萬人,人均擁有土地資源1600平方米,人口密度僅為633人/平方公里,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較大。
(四)城鄉基礎設施趨於完善
道路、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暖等市政工程設施建設有了較好的基礎,多項重大市政工程正在推進。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金融保險等社會服務配套設施日漸完善,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已覆蓋全區域,三網融合工作有序推進。
第二節發展基礎
(一)經濟綜合實力較強
2010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45.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96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8.2億元,其中稅收收入44.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8億元。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縣區前列。
(二)主導產業優勢明顯
以電子信息、民用航空、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為支撐的高新技術產業主導地位優勢明顯,產業總體規模居全市前列。2010年,全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12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6.8%,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區經濟拉動作用明顯。
(三)區域空間有效整合
根據產業現狀、人口分布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調整了空間布局,明確了功能定位,各功能組團的協調性得到加強。渾南新城和瀋撫新城規劃建設全面啟動,航高基地逐步拓展,國際新興產業區、出口加工區、三好街高科技園區等園區升級進程加快,區域空間的最佳化提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四)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科技創新活動成效顯著,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52家;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國民教育體系日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面推進;文化體育活動蓬勃發展,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日漸豐富;計生、老齡、殘疾人、婦女兒童及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檔案史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五)改革開放持續深化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政府職能轉變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利用外資結構已從數量增加為主向質量提高為主轉變,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8.4億美元。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有效地推動了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六)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2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763元。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消費檔次不斷提升,住房、汽車、旅遊等消費熱點正在形成;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以社會保障為主,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全面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日漸完善。
第三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區域發展不平衡
區域發展不平衡表現為:空間發展中心不突出、片區發展聚合效應不明顯、空間發展梯度未形成。建成區發展較好,東南部山區發展緩慢,瀋撫新城、航高基地還處於開發建設階段,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需加快改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仍較突出,“三農”問題仍需尋找新的解決途徑。
(二)經濟外向度偏低
經濟結構存在深層次矛盾,產業集群中具有核心技術的產業占比偏低,產業規模偏小,國際市場競爭力偏弱。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政策效應不明顯,輻射帶動力不強。
(三)產業聚集效應不明顯
一批擁有全國領先的科研成果和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化、規模化效應尚未形成,在全國擁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較少。多數企業產品不夠豐富,市場占有率不高。部分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聚集效應,產業配套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
(四)服務業發展滯後
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服務業所占比重偏低。生活服務業明顯落後於城市建設,商業服務網點少,大商圈尚未形成;研發設計、金融、現代物流等生產服務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尚未形成規模,在全市缺乏影響力。
(五)城市建設品位不高
城市規劃和建設存在不足,表現在與母城及周邊地區聯繫欠緊密;城市規劃缺乏特色,城市建設檔次不高,標誌性景觀較少,文化氛圍不濃厚;城市功能板塊規劃建設的協調性、統一性有待加強。
第四節發展環境
(一)巨觀發展環境
從國際環境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以節能環保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
從國內環境看,隨著“積極穩健、審慎靈活”巨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將使國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民生逐步改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政府巨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和諧穩定。
(二)區域發展環境與機遇
1、振興東北戰略繼續深入實施
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快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隨著這一戰略的深入實施,必將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瀋陽經濟區國家戰略逐步實施
作為瀋陽經濟區的核心區,在未來發展中,將聚集更大的商流、資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為推動本區域的空間最佳化、推動產業升級和企業創新提供難得的機遇。
3、瀋撫同城化進程加速
瀋陽和撫順是遼寧省重要的兩大城市,瀋撫同城化將進一步增強兩市互補性,將形成瀋撫兩地城市規劃統籌協調、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合作共贏、公共事務協作管理的新格局。我區連線沈、撫兩城,區位優勢明顯,將在瀋撫兩地同城化中獲得發展先機。
4、大渾南建設全面啟動
開發建設大渾南戰略的全面實施,必將帶動瀋陽市的優勢資源向渾南集聚,為渾南發展創造難得的機遇。
5、十二屆全運會舉辦
瀋陽市作為十二屆全運會主要承辦城市,將主賽場館和全運村設在渾南。這些場館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帶來的“全運會效應”將推動城市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提高綜合競爭力。
(三)發展挑戰
1、新型管理體制運行面臨的挑戰
以精簡、統一、效能為原則,對原東陵區、渾南新區、航高基地三區行政機構進行了整合,建立了新型的管理體制,組建了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但創新運行機制,確保新型管理體制的有序、高效運行,是我區行政體制改革面臨的挑戰。
2、新型城市建設面臨的挑戰
按照大渾南的總體規劃,將高起點建設第三代城市。低碳、環保、節能、生態將成為未來城市典範的主旋律。為此,用超常思維、超前理念,從規劃設計、建築風格、生態環保等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是在大渾南的開發建設中面臨的嚴峻挑戰。
3、統籌城鄉發展面臨的挑戰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轉變農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加速城鄉有機融合,探索建設適合渾南未來發展的城市化道路是擺在我區面前的一大挑戰。
第二章 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第一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大渾南、迎接全運會”為主題,以經濟結構最佳化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兩化”融合,統籌城鄉發展,創新城市建設,努力將渾南建設成為綜合實力增強、高端產業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社會和諧發展的瀋陽經濟區城市新中心。
第二節發展原則
(一)發展速度與結構最佳化並重
在提高經濟發展速度的同時最佳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進一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規模擴張與內涵提升並重
超常的發展將帶來城市規模的急速擴張,在城市規模擴張的同時,須注重城市內涵的提升,完善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的品位。
(三)創新驅動與投資驅動並重
“十二五”時期,在依靠大項目投資拉動以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注重創新驅動,創新科研投入體制,提高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使經濟發展最終走向依靠創新驅動的軌道上來。
(四)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並重
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出發,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使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增長的目標。
(五)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並重
區域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把改善民生作為“十二五”時期重要任務來抓,發展的目的真正體現在“富民、利民、惠民”上,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雙進步。
(六)城市發展與農村建設並重
推進城市發展與新農村建設並重,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相互促進,以城市化帶動農村發展,以農村發展促進城市化,有效推進城鄉良性互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第三節發展戰略
“十二五”期間,以“超常發展”為主旋律,以“改革開放”、“城鄉統籌”為兩個重要抓手,以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體制創新為三個重要突破點,以全運會籌辦、科技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為重要工作任務,重點實施五大戰略。
——產業升級戰略。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促進產業升級。
——區域發展戰略。以提升空間承載能級和協調統籌城鄉發展為重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創新驅動戰略。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構築人才資源高地為重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和諧社會建設戰略。以擴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為重點,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四節發展定位
適應城市建設重心南移的需求,依託瀋撫、沈本、沈遼鞍營三條城際連線帶,完善城市綜合功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成為瀋陽經濟區的城市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城鄉統籌發展示範區。
(一)城市新中心
聚集瀋陽市的優勢資源,立足於以新能源套用和低碳生態環保為核心建設第三代城市的目標,建設瀋陽城市空間和功能完善主要拓展區,將我區建設成為瀋陽經濟區城市新中心。
(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利用國家高新區和航高基地的產業基礎和政策優勢,加快“兩化”融合進程,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營造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區域環境,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支持力度,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將我區建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三)城鄉統籌發展示範區
以科學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實現城鄉制度統一、城鄉權利平等、城鄉資源互通、城鄉優勢互補、城鄉合理分工、城鄉廣泛協作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與進步。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著力建設生態新市鎮,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進農村體制改革,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最佳化農村生活環境,將我區建設成為瀋陽市農村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範區。
第五節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按照建設瀋陽經濟區城市新中心的發展思路,全力建設創新渾南、生態渾南、智慧型渾南、和諧渾南。經過五年的跨越式發展,全區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發展方式明顯轉變、自主創新水平明顯提高、城市功能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居民幸福指數明顯提升。經濟總量翻一番,力爭進入全市第一集團。
1、創新渾南
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強體制創新,培育創新文化,促使經濟發展轉移到依靠創新驅動上來,並成為瀋陽市乃至東北地區的創新示範區。到2015年,R&D經費占GDP比重達到3.5%以上;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0%以上。
2、生態渾南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雙贏局面。到2015年,全區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0%;“三廢”處理達標率達到100%;城鎮居民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0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
3、智慧型渾南
推進智慧型化新型城市的建設,通過智慧型建築、智慧型電網、智慧型辦公等智慧型系統建設,大力發展智慧型裝備產業,打造智慧型渾南。到2015年,全區新建築達到75%節能建築標準;網路覆蓋率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城市交通系統基本實現智慧型化管理。
4、和諧渾南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渾南。到2015年,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4.6%;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4%;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提高到30平方米;城鎮醫療保障覆蓋率達到10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100%。
(二)重點專項發展指標
1、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
“十二五”期間,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
2、產業結構更趨高度化
“十二五”期間,全區產業結構高度化日趨明顯,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十二五”期末,服務業比重大幅度提升,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1∶59∶40,產業結構趨於合理。
3、城市建設取得大成就
“十二五”期間,城市建設、服務、保障及環境水平明顯改善和提高,與第三代智慧型城市相適應的基礎設施框架體系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4、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
“十二五”期間,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經濟外向化程度顯著提高,實際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比重分別占全市20%左右份額。
第三章 整合最佳化城鄉發展空間
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根據產業布局、人口分布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整合最佳化城鄉發展空間,增強空間承載能力,突出區域功能特色,推動組團式開發和差異化發展,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空間發展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間我區按“強心”、“組團”、“聯動”、“梯度”四大基本思路謀劃空間的發展。
(一)強心:強化區域之心引擎發展
強心,即在城市空間塑造上要造“心”, 通過高起點的規劃建設和強有力的發展政策,加快資源要素的聚集,強化中心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增強中心區的輻射和擴散功能,引領區域發展。目前,我區正在規劃建設渾南新城和瀋撫新城,前者以城市服務功能為主,後者以產業功能為主。渾南新城和瀋撫新城將成為本區兩個“功能心”。在強化“兩心”的基礎上,加快李相新市鎮、祝家新市鎮、王濱新市鎮的建設,引領東南山區的發展。
(二)組團:分板塊組團式錯位發展
按分板塊、組團式發展的城市發展模式,規劃各個板塊的發展方向,一方面通過協調統籌促進各個板塊的互動發展,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發展定位實現各個板塊的錯位發展。
(三)聯動:東西區域聯動平衡發展
在空間發展策略和城市規劃建設上,打破東西部聯接的結構性瓶頸,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重點打通貫穿渾南東西部的四環、五環快速路渾南段這兩條交通動脈,以加快東西部的空間融合,促進東西區域平衡發展。
(四)梯度:預留空間實現梯度發展
實施空間梯度發展策略,制定空間有序發展計畫,預留合理的發展過渡空間。按目前的發展現狀,分為東、中、西三個發展梯度進行空間的最佳化,以此解決好中部承接西部發展的溢出需求以及東西部承接空間跨度過大的問題,實現城市功能肌理的有機延伸。
第二節空間發展總體策略
結合大渾南地區發展的總體要求,按照“城鄉一體、產業集聚、突出特色、錯位發展”的原則,實施“東控西優,南拓北聯”的空間發展總體策略,引導空間有序、合理地發展,提高空間發展質量,滿足產業發展、城市發展和生態發展所需。
(一)東控
東部生態保護區是我區的“綠肺”。在產業選擇上,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等,嚴格控制開發強度,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產業走廊。
(二)西優
西部作為現有建成區,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和升級,充分盤活閒置的土地資源,努力提高土地的容積率,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在產業選擇上,逐步淘汰產業附加值低的落後產能,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和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積極發展商貿、文化、休閒、諮詢等現代服務業,提升西部現代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三)南拓
南部是瀋陽拓展城市空間的承載區,定位為瀋陽市新行政中心、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立足於可持續發展和50年不落後的戰略思想,合理規劃產業功能區和城市功能區,合理引導和疏解人口分布,加快拓展城市空間,擴展城市功能。通過發展空間的拓展和載體能級的提升,加快城市經濟的發展。
(四)北聯
在瀋撫同城化進程中,我區發揮處於連線帶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瀋撫同城化的進程,聯同撫順、棋盤山等周邊地區協調發展,整合瀋撫兩地的有利資源條件,加快瀋撫新城的建設。通過南拓北聯“南北呼應”,加速城市大骨架的形成。
第三節最佳化空間發展結構
以創建第三代城市為目標,最佳化城鄉發展空間,以產業、城市、自然三者和諧發展為原則,“十二五”期間,著力推進城鄉總體規劃和重要功能區域詳細規劃工作。通過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加快形成“一軸三帶”的總體空間布局。
(一)一軸
“一軸”即瀋撫灌渠生態景觀軸,以瀋撫灌渠為軸建設生態景觀廊道和區域空間最佳化發展的生態載體,成為渾南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二)三帶
根據空間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立足於大渾南的戰略布局,協調城鄉統籌發展,形成城市發展帶、產業發展帶和生態發展帶。
1、城市發展帶
以渾南新城核心區為中心點,北延奧體中心至三好街,南延空港至李相新城,形成一條以城市生活配套為主的空間發展帶,也是現代服務業發展主帶。該帶是我區打造瀋陽市的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的主要承載空間,是第三代城市建設的示範區。
2、產業發展帶
以高新區為核心,向東北延伸,穿過國際新興產業區、出口加工區,直到瀋撫新城,南至航高基地,形成一條技術密集的高新產業發展帶。該帶所在區域承載了我區高新產業、新興產業聚集發展和優勢傳統產業最佳化發展的主要功能。
3、生態發展帶
以李相地區為原點,向東北延伸,穿過祝家街道,直到王濱街道,形成一條生態田園發展帶。該區域承載了高效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的主要功能,是我區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區,也是生態保護的主要區域。
第四節重點功能區規劃
“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三城四區三市鎮”,大力最佳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城鎮化水平。
(一)三城
1、渾南新城
渾南新城是承載瀋陽未來發展的未來之城,是瀋陽市未來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依託新行政中心、南站綜合樞紐、全運村及設施、文化創意、科技總部等五大功能區建設,重點發展現代商貿、商務會展、現代物流、科技研發、文化體育等現代服務業,建設第三代城市典範。
2、瀋撫新城
瀋撫新城是瀋陽經濟區同城化發展的先導突破區。依託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最佳化提升傳統產業,重點發展以汽車博覽、現代服務業、新興智慧型產業,建設成為宜居、宜商、宜業的濱水生態智慧型新城。
3、瀋陽國家大學科技城
瀋陽國家大學科技城是創新型、生態型、科技型園區。依託高新技術產業區,以引進大學、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研發中心為主體,搭建高端人才培養、高科技研發平台,推進科技項目研發、科技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逐步發展成為產學研合作基地、高新技術研發基地、人才培訓基地、高校產業生產基地。
(二)四區
1、航高基地
航高基地是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依託國家戰略和航空產業的技術資源優勢,以航空產業區和機場運營區兩大功能區為載體,重點發展航空研發、航空製造、臨空物流、航空服務等產業,建設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支線飛機、公務機總裝基地,規模最大的飛機大部件轉包基地,最專業的“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實力最強的航空研發、培訓基地,東北亞地區最高效、便捷的航運基地和物流基地。
2、出口加工區
出口加工區是瀋陽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瀋陽市綜合保稅物流基地。依託出口加工和保稅物流優勢,全力推進總部經濟、研發設計、金融服務、高端物流等產業集群建設,重點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形成以高新技術為主體、配套功能完備的現代高端產業新城區。
3、國際新興產業區
國際新興產業區是綜合性新型工業園區。依託環境建設和核心項目,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等產業,建設成為國際化綠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三好街高科技園區
三好街高科技園區是中國北方電子信息產業核心區。放大“三好街”的品牌效應,依託三好街、數字識別園、國際軟體園三個核心節點,重點發展軟體設計、IT服務外包、數字識別等產業,建設成為集信息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產品貿易及企業總部辦公等功能於一體的東北IT產業發展高地,打造瀋陽經濟區高科技輻射和技術孵化基地。
(三)三市鎮
“十二五”期間,根據我區空間特徵和產業發展需要,在高起點規劃建設渾南新城和瀋撫新城的同時,同步加快李相、祝家和王濱新市鎮的建設。
1、李相國際風情小鎮
位於李相地區,以前李村為核心。利用鄰近桃仙國際機場的區位優勢,加快空港國際旅遊城建設。著重發展休閒商務及生態休閒業,加快隕石山森林公園的建設,打造集生態休閒、生態旅遊、生態居住於一體的國際化休閒度假小鎮。
2、祝家田園生態小鎮
位於祝家地區,以祝家村為核心,以樹莓種植業為主導,在促進樹莓等特色農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挖掘農業的旅遊價值和景觀價值,打造田園生態休閒小鎮。
3、王濱山水文化小鎮
位於王濱地區,以王濱村為核心,依託古蹟文化和山鄉風情,打造以佛教文化和自然山水旅遊為特色山水文化小鎮。
第四章 加速產業結構高級化
堅持最佳化經濟結構,著力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積極推進“兩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速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發展,切實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區域經濟高速、持續地發展。
第一節產業發展總體思路
(一)一產做優、二產做強、三產做大
要加快從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過渡,逐步引導農業內部的結構調整,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
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引導產業鏈條延伸,提升產業集成力,加速產業集群的形成;同時,加大整合創新資源的力度,做大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群的市場競爭力。
要充分利用全運會舉辦、渾南新城和瀋撫新城建設等機遇,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快速擴大服務業規模,提高其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率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二)以“高、新、精、智”為主要發展導向
按照現代產業向高新化、精密化、智慧型化方向發展的總趨勢,“十二五”期間利用我區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的優勢,把先進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支柱型高新產業,把我區打造成東北亞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密集的科技新城。
(三)以“三高”產業集群為發展重點
“十二五”期間主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集群和最佳化發展高效農業集群,構建全新的經濟發展格局,形成全新的產業發展優勢。
第二節產業發展重點領域
(一)主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電子信息
把握“兩化”融合的機遇,依託現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產業,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研發製造基地。重點發展:軟體、積體電路、通信電子、新型電子元器件、數字識別技術、數碼視聽等。
2、智慧型裝備
依託東北地區雄厚的機械裝備產業基礎,把握東北傳統製造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以自動化技術、智慧型控制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型裝備業。重點發展:機器人及自動化成套裝備、IC裝備、精密模具、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數控工具機及數控系統等。
3、民用航空
充分利用國家級航空產業基地的有利條件,把握我國航空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民用航空產業。重點發展:飛機整機製造、航空發動機製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新材料研發及製造、航空物流、航空服務等。
4、生物與醫藥
通過搭建生物技術研發和服務平台,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引進和培育一批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的生物醫藥企業,構建完善的產業鏈,加快生物與醫藥製造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生物技術、生物育種、生物製藥和現代中藥等。
5、新能源
依託遼寧高科、GE能源、中科天道、方大照明等新能源企業,把握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大力發展以新能源裝備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及零部件、太陽能空調、風力發電裝備及零部件以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
6、新材料
利用現有新材料產業基礎,整合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中科院金屬所、東北大學等材料研發院校機構的技術力量,加快新材料產品的開發和成果轉化,逐步建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創新能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高溫合金材料、輕質鎂合金材料、鈦合金材料、納米材料、冶金輔助材料、高強永磁材料等新型材料。
(二)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
1、文化創意
依託瀋陽(國家)動漫產業園以及三好街創意園等平台,積極接受日本、韓國創意產業的輻射,重點發展:創意產業領域的動漫設計、信息服務、現代傳媒、藝術設計、教育培訓等。
2、現代商貿物流
繼續鞏固三好街作為中國十大特色商業街的地位,發揮我區航空、客運上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重點發展:專業市場、購物中心、高檔品牌專賣店、國際名品折扣店、電子商務、物流運輸、物流信息平台等。
3、科技服務
立足於區域巨大的科技服務需求,立足於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重點發展:科技研發、智慧財產權申請與保護服務、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信息諮詢、技術檢測服務、科技數據信息處理、科技發展投融資及擔保服務。
4、金融服務
根據渾南新城的戰略定位和城市發展所需,積極發展銀行服務業、保險服務業、信託投資業、證券業等現代金融服務業,構建現代、智慧、高效的金融後台服務產業群,提高金融業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服務能力。適應農村產業發展需求,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組建農業信用擔保公司,健全農業保險體系,全面推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5、康體休閒
利用全運會舉辦的契機,把握人們熱愛運動、崇尚健康的趨勢,結合東南部山區的生態旅遊資源,挖掘全區歷史文化資源,發展休閒、旅遊和康體產業,重點發展:運動健身、體育賽事、理療康復、都市休閒、生態觀光、科普旅遊、特色文化體驗、工業旅遊等。
(三)最佳化發展現代高效農業
1、高效農業種植
在畜牧、蔬菜、花卉、林果四大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現代農業技術,將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重點發展樹莓、寒富蘋果、花卉苗木、有機蔬菜等高效農業種植業。
2、農產品深加工
在發展高效農業種植業的基礎上,利用本地的農產品資源,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鼓勵發展有機食品加工業,做大做強高效農業集群。
第三節產業空間布局導向
根據產業發展定位,依託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我區的產業總體布局是“東農西商、南遊北工、井形布局、梯度發展”。
全區產業空間布局呈“井”狀,按產業梯度發展原則,東部加快高效農業的發展,南部加快休閒旅遊業的發展,西部加快現代商業服務業的發展,北部加快新型工業的發展,中部承接東西和南北產業的過渡,加快都市農業、生態工業和近郊服務業的發展。
區域 | 主要覆蓋區 | 發展主方向 | 重點發展領域 |
東部 | 王濱街道、祝家街道、深井子東片區 | (農) 高效農業 | 高效農業、農業旅遊、康體休閒、生態工業(農產品加工) |
南部 | 李相街道大部分區域、桃仙街道南片區、祝家街道南片區 | (游) 休閒旅遊 | 商務休閒、科普旅遊、民俗旅遊;休閒地產;高效農業 |
西部 | 白塔街道、渾河東街道、五三街道西片區、桃仙街道大部分區域 | (商) 商業服務 | 現代商業、商貿物流、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會展會務、文化創意、康體休閒等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包括航空產業);房地產 |
北部 | 五三街道東片區、東湖街道、汪家街道、深井子街道北片區 | (工) 新型工業 | 高新技術(電子信息、智慧型裝備、生物、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優勢傳統產業;文化教育;科技服務;汽車商貿;房地產 |
中部 | 營城子街道東片區、李相街道北片區、祝家街道西北片區 | 近郊產業 | 都市農業;生態工業(都市型加工業);房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