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嶺鄉(東鄉北嶺鄉)

北嶺鄉(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下轄鄉)

東鄉北嶺鄉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嶺鄉,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地處東鄉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唐汪鎮相鄰,南與大樹鄉接壤,西、北面接龍泉鄉。區域面積42.67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6503人。

明代,設梨子裡。清代屬二十二會。1951年,設北嶺鄉。1958年,並人大樹公社。1960年,析置北嶺公社。1983年,復置鄉,屬縣轄鄉。2020年6月,北嶺鄉下轄6個行政村。

2011年末,北嶺鄉有商業網點19個,職工41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4萬元,比上年增長11%,財政總收入41萬元,比上年增長16%,各類存款餘額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5%;各項貸款餘額1005萬元,比上年增長8.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嶺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
  • 地理位置:東鄉族自治縣東北部
  • 面積:42.67 km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前進村
  • 電話區號:0930
  • 郵政區碼:731400
  • 車牌代碼:甘N
  • 戶籍人口:6503人(2018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文體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

歷史沿革

明代,設梨子裡。
清代屬二十二會。
1951年,設北嶺鄉。
1958年,並人大樹公社。
1960年,析置北嶺公社。
1983年,復置鄉,屬縣轄鄉。

行政區劃

201年末,北嶺鄉轄前進、范家、宋家、倉房巴蘇池、大灣頭村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2個村民小組。
2020年6月,北嶺鄉下轄6個行政村:前進村、宋家村、范家村、倉房村、巴蘇池村、大灣頭村,鄉人民政府駐前進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北嶺鄉地處東鄉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唐汪鎮相鄰,南與大樹鄉接壤,西、北面接龍泉鄉。區域面積42.67平方千米。
北嶺鄉

地形地貌

北嶺鄉地形多為山溝、塬台和梁峁。地勢略呈南高北低,最高點位於前進村,海拔2440米;最低點位於范家村,海拔2100米。

氣候

北嶺鄉多年平均氣溫4.9℃,1月氣溫-13℃~5.4℃,7月氣溫13.9℃~29℃。生長期年平均220天。無霜期年平均138天。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9月最多。

人口

2011年末,北嶺鄉轄區總人口5617人。
2017年,北嶺鄉常住人口6144人。
2018年,北嶺鄉戶籍人口6503人。

經濟

2011年,北嶺鄉有耕地面積9732畝,農業總產值1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4.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生產糧食1416.3噸,其中小麥270噸,玉米432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羊、家禽為主,牛飼養量1277頭,年末存欄1261頭;羊飼養量31421隻,年末存欄16332隻;家禽飼養量8700羽,擁有大型農業機械160台。農民人均純收入1873元。
2011年末,北嶺鄉有商業網點19個,職工41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4萬元,比上年增長11%,財政總收入41萬元,比上年增長16%,各類存款餘額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5%;各項貸款餘額1005萬元,比上年增長8.4%。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北嶺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40平方米;農家書屋6個,建築面積90平方米;藏書3萬冊,體育場地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4%,電視用戶938戶,入戶率85%。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北嶺鄉有學校5所,在校生596名,專任教師4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8.1%,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1.1萬元,比上年增長44.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北嶺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4張,固定資產總值3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538人,參合率為98%。

社會保障

2011年,北嶺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0戶,人數2998人,支出269.82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75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5人;農村醫療救助8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3人次,共支出40.3萬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7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55人,參保率98%。

交通

2011年,北嶺鄉有213國道過境,境內運輸企業擁有客運汽車5輛,貨運汽車13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