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武二十一年斛是東漢時期的一件銅器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漢建武二十一年斛
-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院
- 所屬年代:東漢
- 文物原屬:東漢建武年間宮廷御用量器
- 類別:銅器
基本信息,銘文,文化背景,
基本信息
東漢建武二十一年斛,通高41cm,高33cm,口徑33.5cm,盤徑57.5cm。器分上斛下盤兩部分,通體鎏金。斛有蓋,蓋中央飾四瓣葉紋,外圍飾兩周寬頻紋,其內圈寬頻紋上原飾有三隻鳥,現已殘失。斛身飾四周寬頻紋,兩側有對稱鋪首銜環。斛和承盤下各具三熊足,上嵌雜色寶石,現多數已失。
銘文
承盤口沿下鑄銘文1行62字:
建武廿一年,蜀郡西工造乘輿一斛承旋,雕蹲熊足,青碧閔瑰飾。銅承旋,徑二尺二寸。銅塗工崇、雕工業、涷工康、造工業造,護工卒史惲、長汜、丞蔭、椽巡、令史鄖主。
在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四川成都一帶的銅工製造機構西工為皇帝作了一個帶承盤的量器——斛,以雕刻的蹲熊為足,上面有青碧和玫瑰色的裝飾物。銅承盤直徑為二尺二寸。這件斛是由銅工的金銀塗工崇、雕鏤之工業、冶煉之工康、總成之工業四位工匠具體製造的,而由上級派來的護工卒史鄆和本郡的長(指郡縣的主要官員)汜、丞(指郡縣的輔助官員)蔭、椽(指郡縣的佐治官員)巡、令史鄖各位長官主持製造。以上塗、雕、涷、造為四個銅工工種,崇、業、康、業是四個工匠之名,他們四人是該器的製造者,因此,銘文稱“造”。惲、汜、巡、鄖則是各官員之名,這四個人是該器的主造者,因此,稱“主”。
銘文反映蜀郡工官為皇帝製造銅器分主造和製造兩級,也反映了當時銅器製作分工很細以及“物勒工名” 的制度。
文化背景
斛為量器。銅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目前所知以戰國、秦、漢器物為多。此器的上半部分,以前有學者稱為奩, 認為已失去了量穀物的本義。其實這種桶形的斛,在新莽時就已出現。東漢光武帝的建武年與王莽政權幾乎相銜接(中隔“更始”兩年),從器型發展的連貫性來看,建武廿一年仍採用桶形斛,實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