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地質結構研究

《東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地質結構研究》是由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曾久嶺、朱平、梁連喜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地質結構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60391[08053]
  • 第一完成單位: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391[08053]
項目名稱
東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地質結構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
主要完成人
曾久嶺、朱平、梁連喜
研究起始日期
1991-06-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4-10-27
主題詞
東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地質結構
任務來源
01

成果摘要

在地震區域大剖面解釋、編制有關區域圖件及重磁擬合剖面的基礎上,結合周邊地井、地層、油氣等資料,對東海西湖凹陷地質結構、構造演化、局部構岩成因、含油氣遠景進行了深入探討。 西湖凹陷形成於晚侏羅紀-背景上,其演化經歷了弧後擴張到弧後擠壓的轉變,轉變期為漸新世,期及中新世晚期相繼發生了以擠壓為特徵的“花港運動”和“龍井運動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動力機制為盆地東側太平洋板塊對中國大陸北西向斜,西湖凹陷實為弧後、殘餘弧後和前陸等三種原型盆地的迭加盆地,基可把盆地從西到東分為保淑斜坡、三潭深凹、浙東長垣、白堤深凹及西五個構 ,造單元。 西湖凹陷構造式樣,漸新世前局部構造以張性由反向正斷層控制的屋脊區構造為主,漸新世到中新世以擠壓背斜、逆不少地區為上述兩種構造的迭置形式,這實際為一典型的反轉構造。發育有四套生油岩系,即弧後擴張階段(晚白堊到古新統)的潛在烴源岩段(始新統)的烴源岩,前陸階段的漸新統次要烴源岩和中新統中下部岩。 經油氣遠景評價,保淑斜坡及浙東長垣南部為有利的油氣富集氣富集帶,而西湖前陸沖斷帶南部為重要的潛在油氣富集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