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外國語中學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由著名愛國將領傅作義先生1942年在抗日烽火中創辦。全校現有98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6500餘人,學校師資力量強大,教學理念先進學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和奮鬥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海縣外國語中學
- 創辦時間:1942年
- 類別:國際學校
- 所屬地區:連雲港市東海縣
- 數量:98個高中教學班
學校簡介,文化底蘊,領導班子,教學理念,教師隊伍,
學校簡介
東海縣外國語中學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占地總面積為26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校現有98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6500餘人,教職工400餘人。學校為正處級建制,是自治區重點中學和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文化底蘊
奮鬥中學是一所歷史名校,由著名愛國將領傅作義先生1942年在抗日烽火中創辦。傅作義先生有著濃厚的愛國情結,他希望自己創辦的學校為國家培育人才。正是由於他的遠見卓識,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創辦了私立奮鬥中學,而且受陳嘉庚先生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影響,他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說,今後之教育,當以用為中心,用什麼,教什麼;教什麼,學什麼;學什麼,做什麼。傅作義先生尊師重教,他認為,學生之命運,決於教師;學校之命運,決於職員;建校之理想,尤在培養優良之校風。因此,他特別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準軍事化管理,與當時其他學校相比,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學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和奮鬥精神。
領導班子
學校有一個銳意開拓、團結進取的領導班子。其中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8人,2人入選中國專家大辭典,1人任中央教科所研究員。
彭銀翔校長,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本科學歷,語文高級教師。2005年到中國人民大學現代教育與管理哲學高級研究生班深造。近年撰寫的《結合地域特點,創建示範名校的思考和探索》、《實施人本管理,構建和諧校園》、《談奮鬥中學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實施人本管理構建現代制度》、《立足管理,強化內涵發展,創建品牌學校》等多篇論文發表。
校領導對分配製度進行了改革,使奮鬥中學教師待遇實現了翻番,體現了多勞多酬,優勞優酬。學校專門購置了教學用車,供教師外出聽課學習;為每一位教師配備了桌上型電腦或筆記本電腦。根據教育形勢的變化,校領導提出要實現由規模擴大到內涵發展的跨越,制定了《奮鬥中學2005—2007年三年發展規劃》。
教學理念
學校以“強化管理,增加內涵發展,打造師資隊伍”為指導思想,堅持“全面+特色,合格+特長”的辦學目標和“學生為本、教師強校、科研興校、品牌立校”的辦學理念。十六字方針是蘊含著管理為先,以管理為條件的潛藏意義,在對學生、教師的管理上,我們引入了ISO9001服務意識、滿意度測評的先進管理理念,並且明確了管理的新思路,即管理=規範+培養發展+服務意識,讓管理超越了“管人”的狹窄範疇,開拓了管理的視野。
教師隊伍
奮中有一批責任心強、教育教學水平高的優秀教師:中學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60人,中學一級教師90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級教學能手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專業突出赴英進修教師1人,碩士研究生16人。學校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教師的發展。基於這一認識,該校加大教研培訓力度,成為北師大校本培訓基地及遠程教育合作學校,為教師提供培訓條件;規範校本教研,強化導師制和集體備課制;注重嚴把教師入口關工作,抬高進入奮中的門檻,緊缺專業非本科不能跨入奮中任教,非緊缺專業招聘教師正向研究生方向發展;實行用優汰劣的用人機制,讓一部分不適應教師崗位的教師轉崗、待崗學習,最佳化了教師隊伍。這些措施,使得奮鬥中學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