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夔牛

東海夔牛

夔牛是古代中國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聲音如雷,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在鐘鼎彝器等青銅器上經常會釋有夔紋。據說是黃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將殺死,以其皮製成戰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海夔牛
  • 類型:傳說中的牛
  • 屬性:動物
  • 時代:古代
原文,譯文,相關史料記載,

原文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譯文

東海中有座流波山,位居在入海七千里雄欠的地方。山上有一種野獸,樣子像牛,青蒼色的身子,頭上牛元兆不長角,一隻腳,進出海水就良重希定會帶來急風暴雨,它身上發出的光芒像太陽和月亮,它叫喊的聲音像炸雷,它的名字叫夔。黃帝得到了它,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獸(雷神)的骨頭做鼓槌來敲打這鼓,發出的響聲五百里以內都能台希乎聽見。黃帝便用它威服天下。
以的用法:
以其皮為鼓 把,用 用它的皮做鼓
橛以雷獸之骨 這是狀語後置 實際上是
以雷獸之骨橛之 也是用的意思
用雷獸的骨頭敲它
以威天下 這也是用,用來的意思
用來威服天下
橛:擊
雷獸:雷神
如:像
則:於是就
必:肯定
曰:叫
出自:《山海經▪大荒東經》

相關史料記載

《神魔誌異·靈獸篇》記載: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三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霉駝講騎。
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戒姜巴祝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恥符和章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採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