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簡介
東方設計獎·全國高校創新設計大賽(原東方設計星·全國高校創新設計大賽,以下簡稱“東方設計獎”)由全國知名行業協會及高校於2014年聯合發起,大賽經過幾年積澱在行業和高校影響力日益凸顯,先後於2021、2022年得到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支持,成為東方設計獎的聯合主辦單位,賽事邁進更國際化、更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東方設計獎涉及“設計+”工業、農科、醫學、網際網路等多個交叉創新領域,旨在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新的方式,探索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全面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發展的新格局。
全國各省市重要專業協會作為賽事的行業支持單位,大賽教師獲獎逐步支撐職稱晉升重要指標、大賽學生獲獎者可獲研究生推免加分認定,大賽創辦以來每年有全國1000餘所高校參賽,且有眾多國內外知名院校、雙一流大學和頂尖藝術院校師生參賽,面向全球設計師群體、高校教師及在校博士、碩士、本科、高職等多層次,每年參賽項目逐年遞增。更多國際知名設計師、教育部專業教指委委員、國內學術大咖、專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大佬以及國內文化藝術界頂流紛紛加入東方設計獎評審庫。
2022年8月,東方設計獎納入了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研究國家虛擬教研室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藝術類競賽指數”中,東方設計獎一直作為學科多元融合趨勢和學科賽事多元交叉發展的引領者。東方設計獎作為強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設計創新、推介東方設計美學和風格的優秀創新設計,受到政府和高校廣泛關注,東方設計獎將繼續堅定以高規格、高品質的交叉融合創新設計,以多元形式帶動全國高校創新設計實踐,本著以賽促教、教賽展聯動的指導思想,推動我國教育創新與學科發展、助力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承辦單位
東方設計獎·全國高校創新設計大賽組織委員會
(中文簡稱:東方設計獎,英文簡稱:Orient Design Award,英文縮寫:ODA)
賽事亮點
賽事特色
多元。多元交叉,東方設計獎注重“設計+”多元學科、交叉融合創新設計,以設計學科為基礎、延伸至其他學科,拓展拓寬設計學科外延,形成新的創新“設計+N”的設計生態體系。推崇多元學科融合的創新設計,重視科學與藝術、技術與設計、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不斷借鑑、吸收、融合、共生,走出適應社會發展、引領生活需要的發展優勢。
創新。追求卓越,東方設計獎注重設計引領時代、設計服務社會、設計解決問題,運用設計創新理論方法、創新設計手段、全新設計形式呈現新時代設計力量致美。
轉化。經學術專家評審的師生優秀論文推薦至專業期刊,並優先發表;挑選師生優秀作品,與社會企業、文化機構對接,讓藝術創意作品有效轉化;形成人才資源資料庫,為社會有針對性輸入人才,為人才挑選優質企業就業、合夥;優秀作品在全國各知名院校和省級以上美術館展廳巡展,線上線下形式相結合;對接世界設計之都國際展覽活動,無縫對接國際化高品質展會。
國際。國際融通,東方設計獎注重與全球知名設計專業賽事打通,推薦具有東方設計風格的中國優秀創新設計作品直通國際知名設計展覽賽事。如推薦參加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莫斯科金蜂獎、特爾納瓦國際三年展、中國澳門設計雙年獎、芬蘭拉赫蒂國際展等全球知名設計賽事,並獲得重要獎項。
賽事優勢
1、徽標授予
獲獎作品均可獲得“東方設計獎·全國高校創新設計大賽”徽標終身免費使用權。
2、行業交流
所有獲獎者將受邀參加本年度頒獎典禮等系列活動,與來自全國設計界、學術界、媒體界、產業界等各行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合作。
3、媒體推廣
大獎已與多家媒體及建立覆蓋不同行業和渠道的媒體推廣網路,獲獎者將有限推薦參與專訪,進一步增強優秀設計的社會影響力。
4、展覽展示
優秀獲獎作品將參與年度巡展,直接推薦參加國內外其他知名競賽。
賽事賽程
賽程計畫
A.賽事啟動:每年1月-3月新賽季啟動、命題賽及其它內容發布;
B.線上報名:每年1月-6月註冊賬號、提交作品;
C.校賽評審:每年6月校賽評選;
D.省賽評審:每年7月省賽評審;
E.國賽評審:每年8月國賽評審;
F.獲獎發布:每年9月獲獎信息發布、頒獎;
G相關活動:每年10月-12月論壇、巡講、巡展等活動。
評審機制
校賽選拔——省賽評審——國賽評審
評審標準(*按照每件(組)作品的最終得分評出相應獎項。)
(1)創新價值維度占比40%,強調“設計之技”,包含了功能性、美學性、技術性、體驗性和可持續性等;
(2)商業價值維度占比40%,強調“設計之道”,包含民生貢獻度、產業貢獻度和未來貢獻度等;
(3)社會價值維度占比30%,強調“設計之力”,包含社會影響力和行業示範力等。
公示機制
(1)獲獎作品,在官網或官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天。
(2)公示期間接受社會監督及舉報,需實名提供舉報可信證明材料,否則將不予認定。
(3)接舉報後組委會將及時進行核查,若核實作品確有抄襲、侵權或其他不當行為,將取消獲獎資格。
參賽須知
a.作品內容:不得包含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的內容,不得包含涉及與性別、宗教相關的任何歧視性內容,不得侵犯他人隱私,由此引起的相關法律後果均由參賽者個人(團隊)承擔;
b.參賽者須是參賽作品的設計方或所屬方(相關智慧財產權的權利方),嚴禁抄襲,如獲獎作品存在智慧財產權爭議,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參賽資格並收回獲獎證書(獎金);如作品產生著作權糾紛,一切後果由參賽者個人(團隊)承擔。
c.作品上不允許出現學校、作者姓名及其他賽事標識等,一經發現將在評審中直接扣分。
d.組委會有權使用參賽者提交的材料進行與賽事有關的宣傳推廣活動,包含但不限於拍攝、展覽、新聞報導、整理出版等。若有特殊保密要求,參賽方需在報名完成後的5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否則視為可公開作品,組委會不承擔由於公開展示所導致的損失。
e.參賽者須使用實名註冊參賽,不得使用化名。報名信息須如實填寫,一經提交不可修改。參賽獲獎信息將按系統上傳的信息製作證書。作品提交後,不得修改作者、指導老師等信息,請提交前仔細核對信息。
f.每位參賽者的參賽作品數量不限。每一件(套)作品的作者數量限定:靜態創作不得超過3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動態創作不超過5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參賽獲獎信息將按系統上傳的排名製作證書,原則上不接受調整信息。)
g.所有評審工作安排、結果等重要信息,將通過官網及註冊系統發布,請參賽者密切關注以上信息渠道。
h.提交必要檔案:作品信息表(線上填寫準確信息、承諾書和著作權聲明等自動生成)、作品創作檔案(參賽作品)、作品展示海報(須下載展示海報模板,將作品說明、平面圖、動態截圖、效果圖等進行編排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