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記載,
簡介
在唐代長安城裡曾有一百多個坊,其中有一坊叫長樂坊,而如今西安東郊也有一處地名叫長樂坊。這二者雖然名稱一樣,大體方向一致,但實際卻並不是一回事。
西安市基督教東新巷禮拜堂
兩個長樂坊不是一回事
因為名字一樣,不少人都誤以為如今西安東關的長樂坊,就是原來唐長安城的長樂坊。其實,不管從概念上,還是地理位置上說,這二者並不是一回事。
唐代的長樂坊,是唐長安外郭城四方形坊里的一個,位於太極宮以東、大明宮之南,大約在今天西安城牆東北角之外、自強東路以南的位置。《唐都長安》介紹,因其北邊對著大明宮延政門,後改名延政坊。
而如今的長樂坊有兩個概念。其一,它是西安東關一條九百餘米長的街道,位於東門外東關正街北側,東起興慶路,西至炮房街、更新街口。不同於西安普遍的東西路,長樂坊街由西南方向稍微斜向東北方向。在唐代,它是興慶宮的北沿。明清時期,它形成街道,是東郭城的一部分。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老先生表示,東關有東西板坊、更衣前後坊、長樂坊等“十三坊”的說法,那時候“坊”和“街”的概念相近,不再像唐代那樣嚴格區分。據《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記載,民國年間,長樂坊街還分為兩段,西稱長樂坊,東稱長關坊,解放後才統稱長樂坊。1966年更名更新街,1972年恢復為現名。其次,除了是具體街巷名稱,現在長樂坊街辦下轄的區域,通常也稱為長樂坊地區。
由此可見,現在的長樂坊,位置上相比唐代的長樂坊明顯要靠東南一些。
和長樂坊名稱接近的,還有現在朝陽門外的長樂路。長樂路在長樂坊街以北,從朝陽門向東一直通到東郊,分長樂西路、長樂中路和長樂東路。葛老先生說,長樂路是因其東路長樂坡上原有隋唐長樂宮而得名,現在仍是通往灞橋的主幹道。
記載
康熙慈禧都從這裡進西安
作為東郭城的街巷,長樂坊街道和它周圍的多條巷道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密集的交通網。在長樂坊街道的北側有北火巷、長樂巷、新慶巷,路的南側有萬慶巷、東新巷、景龍池、竇府巷等。這些街巷中不少都形成於明清時期,並使用至今。
明清時期,東郭城是西安府城東西南北四個郭城中最大的,它是西安的東門戶,是西安城門防禦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樂坊街,就是這東門戶里的一條主幹道。西安地方志研究者封五昌老先生表示,當時東門外的大路到雞市拐就向北折了,要經更新街到長樂坊再出東郭城的東郭門(當地老人習慣上稱之為東梢門),那裡是進出西安東大門的必經之路。這種狀況基本持續到建國後。據葛老先生介紹,建國後,東郊新修了長纓路、長樂路、華清路、幸福路等多條道路,形成井字型交通格局。同時,郭城城牆早已破敗不堪,陸續拆除,長樂坊的交通要道地位被取代。而雞市拐再往東的大路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後才拓寬。
據葛老先生和封老先生講,雖然當時的東郭城有北郭門、新郭門等多個城門,但是只有長樂坊連線的東梢門是一條通向東方的大路。這裡不光是老百姓來往十里舖、灞橋的首選之路,也是達官顯貴進出西安城的必經路徑。如今此處仍保留的接官廳、更衣坊等地名,就是昔日這份殊榮的見證。不僅如此,古老的長樂坊還曾迎接過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以及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都是由這裡進出西安城的。解放後,東梢門拆除。再後來,由於大東門外正東方向大道取直,東梢門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東梢門這個稱呼也就隨之漸漸消失了。
魯齋書院興起“關學”風氣
清代時,長樂坊的西端路北,即後來西安市第22中學(近年又改為西安綜合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處有山西會館,是當時山西同鄉與同業工商行幫聚集或住宿的地方。
會館緊鄰的是魯齋書院。魯齋書院,是元代延祐年間為紀念學者許衡(號魯齋)講學所建,明代中期廢棄。清光緒年間,舊址復建,仍用魯齋書院之名。據《西安老街巷》介紹,當時書院收了學生,並請了清末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賀瑞麟常來講學,教授學生學習尊敬年高德勛者的禮節,倡導人人平等互愛,“關學”風氣興盛一時。後來,書院還聘請了私塾老師住在書院內,凡是東關內外的窮苦人家孩子都可以來這裡念書,學習禮節、勞作等課程。再往後,書院先後改為縣立二等國小堂、高等國小、兩縣實業學堂等。魯齋書院原有門房三間,中有大院,上房三大間。民國初年,又設過私塾,數年後取消。解放後,門房改為鋪面房,開成百貨商店。
魯齋書院的緊東邊是八仙庵。八仙庵是西安市最大的道教觀院,相傳建於宋代。元、明、清各代屢次翻修。《明清西安詞典》記載,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西安避難,曾賜銀千兩,命修建牌坊,並敕封八仙庵為“萬壽八仙宮”。
八仙庵繼續往東,還有花神社、太白廟、關帝廟等廟宇。清末前後,這幾座廟宇相繼被毀。民國初至抗日戰爭前,在長樂坊的東頭曾有教會辦的“救世堂”。抗戰時,城內的“廣仁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前身),遷到這裡為病人診治。在靠近東梢門附近,1903年,英國傳教士創辦了尊德中學,即西安市第三中學前身。西北紡織界大亨石鳳翔之女、蔣緯國之妻石靜宜曾就讀於此。
東來的客商帶起這裡的繁華
清末,東關成為名噪一時的山貨藥材集散地。不管是京貨里的蜜餞點心,還是陝南出產的藥材山貨,亦或是沿海運來的稀罕海味都在這裡集中,鋪行極多。貿易集市和貨棧遍布在東關正街、東關南街、雞市拐、長樂坊等處。
關於這一帶貨棧的興起,《西安老街巷》里說,明末戰亂後,局勢漸穩定,借著是出入西安城的必經之路,東來的旅客都在東關正街一帶存貨、休息,帶起了那裡的商業。一開始,先出現了歇客的旅店,後來一些客商將貨物運到旅店後,由於價格不合適等原因未能及時出貨,便將貨物暫存旅店,托店主物色僱主代售,店主從中收取佣金,日久就發展為專收存貨代客出售的棧房,再往後又發展為按貨物分類存放的行棧。
葛慧老先生回憶說,六十多年前,他剛到西安時,就是在長樂坊街北的山西會館落腳。當時的長樂坊非常熱鬧,街道兩旁開滿鋪店,有山貨、有糧行、有酒館、有布店,人們進進出出,天南海北的方言交織,好不熱鬧。東頭的坡下,還有牲畜市場。土路的街面上,走過拉人馱物的馬車隊,把沒有硬化的路面軋出一道道車轍,稍跑得快些,便揚起塵土。附近小巷的院落里,也住著不同行當的商賈夥計,打院門口過,經常能看到裡面擺的醬菜缸和晾曬的藥材等。
今年48歲的長樂社區副主任李建村從小住在長樂坊一帶,當他開始記事時,會館貨棧已經淡出視線,吸引他注意的是開在路邊的徐家稠酒、王家茶鋪、車馬店等。李建村說:“徐家稠酒當時在長樂坊中段路北,我母親帶我去喝過,用碗盛的。王家茶鋪在西頭路南,門外經常聚著一些抽旱菸的人在那裡喝茶聊天。車馬店在如今的三中對面,相當於現在的旅店,青磚大院,裡面有青石馬槽,可以住人歇馬。”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長樂坊兩側還都是低矮的瓦房,道路行至東段呈現出南高北低地勢。李建村回憶說,在長樂坊和竇府巷交會的路口地勢高,要從長樂坊進竇府巷,得從路邊一個大約50米長的坡道上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這一帶瓦房改造,高台子才剷平了,蓋起一棟棟多層居民樓,大致成了現在的模樣。
初一、十五的廟會至今延續
“因廟結市”是老東關繁榮的一大原因,而廟宇眾多正是長樂坊的一大特點。從《清西安府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這條街上有萬靈庵、關帝廟、太白廟、花神社、藥王祠、興慶寺等等。大大小小的廟引來各路香客,帶起人氣,形形色色的廟會也成為不可少的傳統節目。
時至今日,長樂坊仍然廟會不斷。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八仙庵廟會就熱鬧開鑼了。八仙庵廟會不知始於何年,但每當過會時,絕對是長樂坊人氣最旺的時候。
廟會就在長樂坊街道兩側,從和興慶路相交的東頭開始,到西頭的炮房街,一眼望去看不到頭,煞是壯觀!沿途兩側,貨攤緊挨,綿延不絕,中間還穿插停著載貨的農用車,貨主站在上面大聲吆喝著。廟會上不拘售賣種類,衣褲鞋帽、針頭線腦、瓜果蔬菜、玩具書籍、花鳥魚蟲,應有盡有,價格低廉。不僅如此,現場製作的小手工攤也是包羅萬象,打燒餅的、做潤喉糖的、壓制小磨香油的……讓即使不買的人也耐不住好奇要圍過來看個稀罕。幾個孩子被舊書攤吸引,蹲在四周捧上喜愛的書看,仿佛身處安靜的書店,完全不受旁邊的嘈雜環境打擾。忙著挑選東西的人們是顧不得給往來車輛讓路的,整條道路擁擠不堪。對此情景,附近的人們早就習以為常,說“經常路過這裡的司機,逢集的日子都早早選別的路走了”。
本組稿件 文/記者 薛雯 圖/記者尚洪濤
民間記憶
小時候常和父親趕四月初八的忙農會
9旬高齡的李永堂老先生,是東關的老住戶,打小就常逛長樂坊的廟會。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原來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的忙農會。
李老先生回憶,“那還是在舊社會的時候,每年的四月初八,夏收前,火神廟都有忙農會。忙農會規模很大,沿著長樂坊一路都是。交易內容主要是夏收的農具,大牲口、還有其他工具等。來過會的人非常多,以附近的莊稼人為主,挑選一些合用農具,為即將到來的夏收做準備。當然,除了莊稼人,周邊的住戶也會來逛熱鬧,順便也選些東西。”李老先生說,那時候,他家是賣面的,每次他都會跟著父親去趕農忙會,趁父親挑選東西的當兒,他就東躥西看地湊熱鬧。
解放前我母親暑期在路邊舍茶水
李建村一家是從1936年開始在長樂坊一帶居住的。這裡住過了他的曾祖父、祖父母、父母等幾代人。
“聽我父母說,1936年日軍轟炸河南,我的曾祖父、祖父母帶著一家11口人從鄭州逃難來到西安。當時東梢門內長樂坊路南大多是本地人,以北比較荒涼,包括我們家在內的許多河南人就落戶在了路北。”李建村說,一開始,家裡是挖的窯洞住,落腳後,祖父李相茹開始行醫,養活一家人。因為祖父的中醫醫術不錯,逐漸小有名氣,不少人生病都會說“到東關李先生家看病”。沒過幾年,家境好轉,窯洞也換成了瓦房。在當時,能住瓦房算是生活相對富足的標誌。
生活好轉後,李家還開始接濟窮人。每天吃飯時間,就會有一些無家可歸的窮苦人來他們家吃飯,大家稱呼這些人為“食客”。
除了給“食客”舍飯,解放前,每到夏天的兩三個月里,李建村的母親都會在八仙庵外長樂坊路邊擺免費的茶水攤,給香客和路人提供方便。李建村說,那會兒擔水可不容易,雖然自家有井,但卻是苦水井,一般只用來洗涮,吃的水要到索羅巷韓家去擔。擔回來後再熬成綠豆湯或茶水,擺到路邊方便路人喝了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