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廟橋位於吳江市七都鎮東廟橋村橫沽塘。古橋建於南宋紹定年間。梁式三跨,東西走向,全長21.5米,中寬2.1米,堍寬2.75米;中孔跨度4.6米,高4.31米。全橋除民國年間維修時增置的花崗石欄板、望柱,更換的花崗石橋面石,以及古代修繕時金剛牆雜入得青石外,樑柱、底盤、石級等均為宋代武康石原物。橋的底盤石和排柱渾厚穩重,排柱與橫系石、梁石之間平接嚴密,受力勻稱。三跨橋面兩邊共架設6根梁石,梁石之間橫鋪石板(橋面石)。梁石兩端厚31厘米,中間增至51厘米,外側鑿成弧形,以增大受壓力,減少受拉力。中跨梁石側面刻有“紹定”兩字,次跨梁石外側下端分別鐫刻不同的流雲紋飾。梁石之下的橫系石上有4個直徑18厘米的半月形凹槽,為當初建橋時安置托木而鑿。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古橋簡介,背景構造,
古橋簡介
全橋除民國年間增置花崗岩欄石、望柱外,其他均由初建時的武康石構築。武康石也叫紫石,石面布有細小的蜂窩眼,顏色深赤,原產於浙江省武康(已於1958年併入德清縣),宋代及元代時,江南一帶常用這種石頭來造橋,東廟橋上的大部分構件為此石,可佐證其的最初建造年代確實是在宋代。水盤石和排柱渾厚穩重,排柱與橫系石平接嚴密。每根石樑均從兩端向中間逐漸增厚,外側又鑿有弧度,整個橋面略呈拱形,造型美觀。次孔石樑邊端分別鐫刻如意雲圖案,形成各異,飄然生動。
東廟橋的構造技術頗有特色。其底盤石和排柱渾厚穩重,排柱與橫系石平接嚴密,受力勻稱。三孔橋面架設六根石樑,石樑間鋪設石板。每根石樑都是兩端為31厘米,中間增厚至51厘米,外側又鑿成弧形,這不僅可增大壓力,減少受拉力,而且使得整個橋面略成拱形。石樑之下的長系石上尚有四個直徑為18厘米的半月形孔,此乃建橋時安置托木所用。”
1995年4月,東廟橋被省政府列為第四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升格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背景構造
東廟橋為南宋石橋的一個例證是,該橋中孔石樑中段刻有“紹定”字樣,這“紹定”是南宋皇帝宋理宗趙昀當政時的一個年號,他共做了40年的皇帝,期間用了8個年號,依次為: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祐、寶祐、開慶、景定,這“紹定”為第二個年號,共歷6年。吳江的另一座南宋石橋——同里思本橋的建造年代也在宋理宗當政時,為寶祐年間,與東廟橋堪稱伯仲。
東廟橋不僅歷史悠久,其雕刻藝術也頗為精湛。橋次孔石樑邊端分別刻有四朵形狀各異的如意雲。這圖案為“八寶紋”之一,所謂“八寶紋”,即是指雙勝、金錠、火珠、萬卷書、犀角、雙犀角、珊瑚枝和如意雲。橋上刻上如意雲圖案,寓意吉祥,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給古樸的東廟橋增添了些許飄逸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