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2003年10月3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東平大橋實施方案,並確定橋型方案設計;12月29日,東平大橋進行初步設計的審查。
2004年4月18日,東平大橋動工建設;8月4日,東平大橋完成主橋墩基樁的施工建設。
2005年7月15日,東平大橋完成禪城岸主拱節段拼接工程;11月10日,東平大橋完成禪城岸3100噸拱形鋼肋豎轉工程。
2006年1月16日,東平大橋完成轉體施工工程;4月22日,東平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8月7日,東平大橋完成主體框架安裝工程,橋面板安裝進入尾聲;9月28日,東平大橋主體工程竣工;10月1日,東平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東平大橋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部,連線禪城區與順德區,西距東平隧道1.5千米,東距
佛陳大橋2.6千米;南起順德區裕和路與嶺南大道南段的交匯口,上跨天虹路、東平河水道,北至禪城區嶺南大道北段,止於與瀾石三路的交匯口;該橋全段屬於嶺南大道的一部分。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東平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拱圈、拱肋、系桿、兩岸引橋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正南至正北方向布置。
結構特點 |
主體 | 主橋為鋼筋混凝土連續梁-鋼箱拱組合體系拱橋,兩岸引橋為五聯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主橋橋面採用主副拱肋結合的形式,拱肋採用箱形截面。主或副拱肋每隔兩個吊桿(立柱)間設一道異性管式橫撐(邊跨拱肋橫撐內灌注混凝土)。
|
橋面 | 橋面由三道主縱梁(即鋼系桿)、次縱梁、主 橫 梁、次橫 梁組成格子橋面梁,鋼-砼組合橋面板。兩岸邊跨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主梁採用了肋板式截面。
|
系桿 | 橋面三 道 鋼筋梁既為橋面主縱梁,又為拱肋系桿;吊 桿、上立柱、下立柱均採用H形截面鋼構件,與主副拱肋及鋼系桿同寬,採用整體節點板連線。
|
拱座 | 為鋼筋砼拱座,兩岸主墩基礎為鑽孔灌注樁,持力層選用微風化層。 |
橋墩 | 墩採用與引橋花瓶式橋墩協調的外形設計,採用預應力磚蓋梁,主墩和交界墩基採用鑽孔灌注樁。 |
參考資料: |
設計參數
東平大橋線路全長1322.2米,橋樑主體長578米,跨江跨徑為300米,橋面設計寬度48.6米,副拱肋截面高2.0米,寬1.2米;橋面以上主拱肋截面高3.0米,橋面以下主拱肋截面高3.0至4.0米,寬1.2米,拱頂段截面高7.2至4.0米,肋寬1.2米,異性管式橫撐共14道。
技術標準 |
道路等級 | 城市主幹道Ⅰ級 |
設計速度 | 60千米/小時 |
車道設定 | 雙向八車道 |
荷載標準 | 汽車一超20級,掛一120級;人群荷載按規範取值
|
設計風速 | 27.9米/秒 |
設計水位 | 6.65米 |
通航淨空 | 180x18米
|
抗震等級 | VIII度 |
參考資料: |
設備設施
2012年3月起,東平大橋在下橋位置的嶺南大道以及裕和路的交界路口安置了路段實時監控的電子眼,對來往的車輛進行交通監控,抓拍違規車輛。
2013年4月,東平大橋進行亮化工程立項,對該橋橋體進行夜景效果照明。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截至2012年9月,東平大橋不實施收費制度。
通行事項
2012年9月24日起,東平大橋南端裝設龍門架,車輛限高2.2米。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東平大橋主跨跨度為300米的梁拱寫作體系,其技術難點為:新型結構體系受力行為、新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構造及其計算理論,成拱施工技術、新橋樑養護技術等問題。
東平大橋的科技創新與新技術套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首次提出連續梁與拱協作,形成新型的“飛燕式”橋樑,提高了主跨剛度,增大了邊跨跨越能力,解決了主跨通航及邊跨濱江大道淨空要求,實現了橋樑的美觀與受力的合理融合,並取得了中國發明專利。
2、採用了在鋼格子樑上滿鋪8毫米厚的鋼板,通過PBL剪力鍵結合混凝土,形成總厚度僅12厘米的鋼-混凝土組合正交異性橋面板,具有整體性強、傳力明確、剛度大、重量輕(與鋼橋面板相當)、用鋼量省等優點。
3、東平大橋的施工充分考慮橋樑的結構特點和所處的施工環境,主橋拱肋施工採用了臥拼豎提轉體的新技術,並使用了世界先進的液壓連續千斤頂及計算機同步控制系統,既節約了支架等臨時構件,又降低了風險,實現了重量達3000噸的拱肋豎轉就位,以及14800噸的鋼拱橋(當時世界最大平轉重量)180度轉體合龍,兩岸拱肋平轉到位後合攏誤差僅2厘米。
4、H型鋼吊桿腹板採用高開孔率(27%)、吊桿中部設定水平減振索,避免了風的馳振、顫振等現象,減振措施可靠、節約、耐久,風洞模型試驗表明,抗風性能良好。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 所獲榮譽 |
佛山東平大橋 | 2008年度四川省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 |
2009年度中國國家優質工程銀獎 |
|
參考資料: |
價值意義
東平大橋的順利建成,除設計、施工技術符合該橋所在地形地理條件、先進的技術措施合理的經濟外,更為重要是參與本工程的各單位管理者的卓識與認同,以及橋樑工程技術專家的共識和大力支持,從而發揚光大大橋樑技術領域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的人文環境,為之後的同類型橋樑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經驗。
(《西南公路》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