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府志,清光緒34年[1908]出版,卷20藝文,分上、下2子卷;據清乾隆26年(1761)刻版重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川府志
- 出版時間:1908年
- 出版者:東川師範學堂
東川府志,清光緒34年[1908]出版,卷20藝文,分上、下2子卷;據清乾隆26年(1761)刻版重印。
《東川府志·循吏篇》記載:知府李德生,性仁愛,教民勤儉,捐置義地,廠欠有逃亡者稟請豁免,硐戶子孫得以復業,為惠尤巨。李德生一身正氣,慷慨捐助,病故後運送其靈柩回家鄉的資費拮据不夠,只能暫厝於江右人之鄉堂,夫人先回原籍...
道光晉寧州志(一)第七冊 道光晉寧州志(二)第八冊 光緒鎮雄州志 民國巧家縣誌稿(一)第九冊 民國巧家縣誌稿(二)第十冊 乾隆東川府志 康熙平彝縣誌 第十一冊 鹹丰南寧縣誌 第十二冊 道光宣威州志 民國宣威縣誌稿(一)第...
據《東川府志》記載,披沙族和披族居住在今東川至西昌途中金沙江邊“小地名披沙處”,故以“披沙族”和“披族”見稱。招服族,《東川府志》記載:“居住在東川巧家廳二十一寨……地約三百里,村落不滿百家……其地又名木期古,有...
十二(光緒)《鎮雄州志》卷一《星野·氣候》十三(民國)《巧家縣誌稿》卷二《輿地·溫度、雨量、風力風向》十四(乾隆)《東川府志》卷二《星野·氣候》十五(民國)《宣威縣地誌》《氣候》十六(民國)《宣威縣誌稿》卷二《輿地...
光緒《東川府志》記載該處“兩岸石壁嶙峋,下有深溪百餘丈,納那姑、黑露、二甲之流,水勢洶湧,夏秋不可渡”。劉漢鼎親自往來督工,雖經羊腸鳥道、酷暑嚴寒,決不畏難間斷,歷4年,至1791年功成。傳說,在棧道行將完工時,劉漢鼎...
據《東川府志》記載,早在乾隆六年,雲貴川三省就開始規劃建設從尋甸——威寧——鎮雄——南廣——北京的經濟交通運輸線,運送尋甸、威寧豐富的銅礦。乾隆九年至十年,雲南總督和四川巡撫都奏請開通羅星渡河道以運輸京銅,但到乾隆十年才...
清高完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八月二日,雲南東川‘其震前一日,雲氣山光昏暗如暮,疑其將雨,不知地震也’(雍正東川府志)。清高宗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四月十八日,甘肅永昌‘初八日(即四月十六日)大風霾拔木,越二日地震...
堂琅文化之魂——巧家藥山 藥山之名最早見於清代《東川府志》地圖,標註為“大藥山”。根據《水經注》、《漢書》和《華陽國志》諸典籍考證,藥山即為古代堂狼山的主峰瀘峰。根據典籍記述:堂琅縣因堂狼山得名,縣在山中。朱提郡郡治...
”(清雍正《東川府志》卷2) 4、1799年8月27日雲南石屏根據估算7.0級 (清嘉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雲南石屏(23.8°N,102.4°E)M7(震中烈度Ⅸ)“七月二十七日子時初刻地震起,至子正止,又自醜刻至寅刻,連震數次,申刻又大震一次...
藥山之名最早見於清代《東川府志》地圖,標註為“大藥山”。根據《水經注》、《漢書》和《華陽國志》諸典籍考證,藥山即為古代堂狼山的主峰“瀘峰”。《水經注·卷三十六》又載:“繩水(金沙江)又東北至犍為朱提縣西為瀘江水。”《...
昆明市東川區境內。雪嶺山勢險峻,立體氣候明顯。這裡奇特的冰蝕地貌,萬畝杜鵑花海及高山天池、七彩瀑布共同構成了“滇中第一峰”的絕世美景。名字起源 按照史書上記載,雪嶺這個名字最早見於清雍正年間的《東川府志》上,當時稱為雪山。關...
”(《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寧夏平羅、銀川地震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
社倉為會澤縣文廟使用的倉廩,同時儲備地方積穀,一遇災荒年月,即可開倉賑濟災民。社倉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東川府志》雍正版載:“社倉四處,一在娜姑關帝廟西側”。由會澤縣城文廟出資建蓋。白霧街古戲台 白霧街古戲台...
《蒙古史》記載:蒙古將領者勒蔑後裔歸順明朝後漢姓者,者繼榮為貴州和雲南羅平苗人土司,《東川府志》《清史稿》等記載:其子孫者沙都為者海汛營長,者海一名是壩子中有湖水,四周水草茂盛,是他家放牧的地方,蒙古人習慣稱湖為海,故名...
到 1647年十月,雲南全省只剩下阿迷州、蒙自地區仍在沙定洲控制之下,北面的東川府(今雲南會澤縣) 土司祿萬億、祿萬兆心存觀望,不肯按額納餉。1648 年(永曆二年、順治五年)五月,孫可望等商議後,決定由定北將軍艾能奇率領兵馬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