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古建築群

東山古建築群

東山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城東隅,南臨錦江。占地約3萬平方米。銅仁東山古木參天,風景秀麗。明清古建築群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山巔建的“澄江樓”、“川上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建的“大觀樓”,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的“奎星閣”,以及其他清代古建築崇真觀、崇仙宮、真武觀、文昌宮、大雄殿、武侯祠、魁星樓、護國樓、二吳亭等。已被列為 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古建築群
  • 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城東隅
  • 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
  • 屬於:被列為 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歷史,廟宇與會館,城牆與碼頭,民居與店鋪,民居建築分布,水星閣,

簡介

東山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至清代樓閣寺觀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城東隅,南臨錦江。占地約3萬平方米。銅仁東山古木參天,風景秀麗。明清古建築群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山巔建的“澄江樓”、“川上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建的“大觀樓”,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的“奎星閣”,以及其他清代古建築崇真觀、崇仙宮、真武觀、文昌宮、大雄殿、武侯祠、魁星樓、護國樓、二吳亭等。大致分山頂、西側山坡、南側崖頂三組。山頂僅存的雷神殿和真武殿,一前一後,面闊各三間、五間,山牆均為屏風牆。真武殿後還有大雄寶殿及吊腳樓形式的左右配殿。現闢為貴州銅仁文化博物館。館旁有建於1912年的光復紀念碑。
銅仁東山古建築群位於銅仁市中山路兩側及大江北路東側,始建於明初,清代續修,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清代遺構。銅仁東山古建築群集廟宇、會館、民居、店鋪、古城牆、碼頭及自然 山水於一隅,類別豐富、規模宏大。占地面積11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555 平方米,分東、西 兩個部分。東部為廟宇、城牆、碼頭、民居。廟宇依山而建,民居以江為屏,多為前店後宅, 周以高牆圍護,內辟若干天井。多為四合院,亦有三合院,雖然中軸對稱,但大門隨地勢多朝 巷口而不向大街。而西部的川主宮則為會館建築,系巴蜀客商集會地。

歷史

銅仁原為土司地區,元置銅人大小江等處蠻夷長官司,明初改銅仁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除思州、思南二宣慰司,改設黔東八府,合貴州宣慰司建立貴州省。銅仁府與貴州建省同齡,在往後的歲月中,文教興起,商業繁盛,留下許多文物古蹟。從上世紀80年代起,銅仁留下的文物越來越受到重視,先是198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周逸群故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繼後是1985年銅仁東山古建築群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銅仁川主宮列為省保。2006年,將銅仁城區內的這些文物聯合申報,統稱為銅仁東山古建築群,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古建築反映了歷史的滄桑,反映了銅仁六百年的歷史進程,也反映了邊遠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演進。
錦江繞銅仁城而過,江邊突兀聳起一座山峰,因在城東而稱東山。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參議蔡湖在東山臨江壁立的山巔修建澄江亭和川上亭,題為“舞雯遐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知府李資坤增建大觀樓,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府梁懋宸復修雙峰閣及兼隱庵。此後郡人及官紳先後修建真武觀、文昌閣、奎星閣、武侯祠、大雄寶殿、護國樓、二吳亭等,綿延數百年而形成東山古建築群。山頂的一組建築佛道相間,雷神殿後為真武殿,真武殿後為大雄寶殿,大殿後的天師殿為三層三檐六角攢尖頂閣樓,底層供張天師,二層供白衣觀音,三層供送子觀音,各路神仙、菩薩在這裡和平共處。半山腰上的一組建築,以二聖殿和文昌閣為中心,二聖殿面闊三間,樓高三層,底層左供文昌君,右供關聖,二層供諸葛武侯,三層供魁星;文昌閣為二層四角攢尖頂閣樓,底層供文昌君,二層供玉皇大帝。看來宗教世俗化日益明顯,強調文治武功,人們崇尚玉皇大帝、文昌君、關聖和諸葛武侯,二聖殿內立有文昌騎鹿、關公騎馬的泥塑。近江懸崖上的一組建築,有紀念辛亥革命的“光復紀念碑”,有紀念護國戰爭勝利的護國樓和二吳亭,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1976年又建“唐山地震不幸殉職同志紀念碑”。1990年,在東山麓建立全國第一個“儺文化博物館”。

廟宇與會館

東山廟宇建築分布於山頂、山腰及山麓。明清以來,先後建過幾十座廟宇,現仍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大雄寶殿、東西廂房,此外還有觀音閣、鎮遠樓、雙峰閣、藏書室、洗墨池、雲彩江聲等古建築或遺蹟。建築依山就勢,由南而北,由西而東,逐漸升高,體現出傳統建築與山區地形的完美結合。
川上亭建於東山臨江絕壁上,為兩重檐六角攢尖頂。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穿斗、抬梁混合結構,硬山青瓦頂。真武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穿斗式硬山頂。雷神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穿斗式硬山頂。飛山廟位於山麓,為清康熙年間續修邊牆、鎮壓“紅苗”的副將賀國賢建,現存戲樓、兩廂、正殿,建築面積1145.10平方米。
銅仁先後建有川主宮、萬壽宮、禹王宮、天后宮等會館建築。川主宮又稱川主廟,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其後屢有修葺。清光緒四年(1878年)增建完善。坐西北向東南。中軸對稱。自東南而西北依次為碼頭、牌樓大門、戲樓、正殿、兩廂、觀音殿等。現存牌樓大門、戲樓、正殿、兩廂等。建築群背山面水,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1.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9米。前帶抱廈,面闊三間,通面闊13.5米,進深一間3.6米,穿斗式封火山牆青瓦頂。梁架上用駝峰及象頭形穿插枋。脊瓜柱兩側用雲紋飾叉手支撐。格扇門窗。大梁題記隱約可見。左廂維護牆上嵌清鹹豐、同治年間記事及告示碑5通。

城牆與碼頭

銅仁現存城門兩座,碼頭4處,東山—江宗門—後水門段城牆1800餘米。城牆多臨水而建,皆以料石砌築。碼頭有嚴格分工,除下南門碼頭為關卡外,其餘均為貨運碼頭。便水門碼頭、江宗門碼頭專門停靠錦江上游、梵淨山下來的桐油、花生、木材、菸草、藥材、豬鬃、硃砂、水銀等土特產。中南門碼頭、西門碼頭為運往湖南常德等地的土特產和下游運來的棉花、布匹、糖果、瓷器等物資裝卸用。川主宮碼頭為四川人專用,川鹽由此上岸並轉運黔中各地。明清時代,中南門碼頭位居銅仁各大碼頭之首,現仍在使用中。

民居與店鋪

明清以來,隨著“五溪”之一的錦江(又稱辰水、麻陽江)水運日趨發達,外省客商逆江深入武陵腹地,使苗鄉古城、武陵明珠銅仁迅速崛起,大批具有徽派建築特點的民居相繼落成,最終形成具有11條街巷、135棟商住合一的中南門民居建築群。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賀龍同志入黨介紹人周逸群烈士的故居也位居其中。

民居建築分布

中山路兩側及雙江路。其建築布局多為前店後宅或前店後坊,店鋪後為多進院、帶天井的四合大院。平面上多為小面闊、大進深的格局,滿足了在臨街方向爭得一席經營寶地的需求。店鋪多為兩層,為避雨和遮陽,常做成兩重檐(當地叫眉毛廈),採用產自梵淨山的粗大椿木或柏木做抬梁,其直徑均在35厘米以上。
東山古建築群具有重要文物價值,堪稱武陵山區、錦江河畔的一顆明珠。
“銅仁”最早稱“銅人”,曾置銅人大小江等處長官司。相傳元代有漁民在大江、小江交匯處的巨崖下揀到三尊小銅人,巨崖因此稱“銅崖”,其地因此稱“銅人”。不論傳說是否可信,發源於武陵山主峰梵淨山的大江、小江在銅仁相匯則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梵淨山,如果沒有大小江,恐怕不會有銅仁。
憑藉從梵淨山流下的錦江,可達百里洞庭,銅仁因此成為武陵山區的最大商埠,僅碼頭就多達六七座。銅仁碼頭是武陵山區面向中州大地的重要視窗。銅仁東山古建築群的形成,得益於武陵山區的自然和特產。因此,可以說,銅仁東山古建築群是觀察武陵山區豐富資源的最佳視窗。
銅仁秦漢時為“武陵蠻”居住地,唐宋時為“五溪蠻”居住地。“武陵蠻”、“五溪蠻”是以苗族為主體的眾多少數民族的祖先。元代銅仁置“銅人大小江等處蠻夷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改土歸流”,建銅仁府。銅仁是開發較早的民族地區之一。自明清以來,錦江水運日趨發達,大批湖南、江西客商逆江來到銅仁,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開發武陵山區,再加上川鹽入黔,促進了銅仁府的發展與繁榮。與此同時,銅仁還是歷代封建王朝“開闢苗疆”的前沿陣地,民族衝突時有發生。反映在古建築方面,即有“經兵火,樓盡毀”、“郡署毀於苗”等記載。但從另一方面看,“前沿陣地”利於加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從而使銅仁成為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傳統文化的水乳交融之地。譬如石庫門上浮雕八卦、八仙、古錢、萬字、魚形水草、水牛望月、山羊銜芝、牛角守門等圖案。將葉子刻成鯉魚形,將犀牛望月刻成水牛望月,將野鹿含芝刻成山羊含芝,特別是將水牛角鐫刻於石庫門上以示水牛把門,都是苗族文化典型標誌。在武陵山區,魚不僅是富裕的象徵,還是繁榮的標誌,而水牛則為苗族村民的主要崇拜對象。東山古建築群是研究武陵地區民族關係的實物資料。

水星閣

與東山遙相對應,在大、小兩江匯流處有一座聳立於江心的銅岩,正德十一年參議蔡湖在岩上建跨鰲亭,期盼銅仁生員科舉考試能獨占鰲頭。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蘇稷改銅岩為小金山,增建上下兩亭,後人撰楹聯一副:“雙亭盪雲海,一柱砥風濤”,又在岩壁上題“中流砥柱”四個大字。1993年,銅仁市人民政府重修跨鰲亭,為三檐六角攢尖頂,高18米。沿江而下有水星閣,它建在一面傍山、三面環水的地方,上方有漁梁灘,每當皓月當空,江水潺潺,碧波點點,構成“漁梁夜月”勝景。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知府魏文相在火星岩上開鑿一池,大書一個“水”字,據說是以水克水,又建一閣為民禳災祈福,康熙九年(1670年)知縣趙景福在原址建閣,易名水星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