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笠製作技藝

東坡笠製作技藝

東坡笠製作技藝,流行於海南省瓊海市的傳統技藝,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

東坡笠,是用竹篾、藤條、芭蕉葉、葵葉、笠油等材料,經手工製作成的笠帽。製作東坡笠首先要用沒有節眼的竹節破成兩層的竹篾,各用長短不一的260多片竹篾,分別編成上層和下層的笠框;再將曬乾的油葵葉、芭蕉葉、油葵葉共3層插鋪入上、下層笠框的夾層;過程中,還要用竹片夾著笠框箍成圓形的笠沿,這就編成了東坡笠的雛形;緊接著用白藤編成下寬上尖堅挺的笠頂,並在成雛形的笠頂端細心地鋪上油葵葉、芭蕉葉,再插竹片;最後,用油葵葉、芭蕉葉覆蓋,塗上光油或桐油即可。

2005年9月22日,東坡笠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選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2009年6月25日,陽江東坡笠經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入選瓊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坡笠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5年9月22日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Ⅷ-6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海南省瓊海市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東坡笠是一種傳統竹篾織品,傳承近千年,由海南省萬泉河畔的山坡笠演變而來。自北宋時期,蘇東坡流貶海南儋州,發現此地笠帽造型別致、功能實用,便鐘愛有加,同時,他在海南期間,推廣教育,弘揚文化,深受百姓愛戴,於是人們將這款笠帽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以表達對蘇東坡的敬意。明代孫克弘的《東坡笠屐圖》描繪了蘇東坡頭戴笠帽怡然自得的形象。在瓊崖土地革命時期,瓊海人民編織帶有“五角星”圖案的笠帽,贈予紅軍戰士,寓意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敵,因此東坡笠”又被稱為“紅軍笠”。
東坡笠製作技藝
《海南島黎族志》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水田裡插秧的婦女

工藝流程

  • 選料
選料,是東坡笠製作的第一步,瓊海東坡笠的製作材料主要包括白竹、葵葉、芭蕉葉、白藤以及銅絲。其中,白竹的選擇尤為關鍵,匠人們會精心挑選那些生長了約3年的白竹,確保竹節長度在80—100厘米,這樣的白竹既堅韌又富有彈性,能夠承受編織過程中的各種挑戰。除了白竹之外,葵葉、芭蕉葉、白藤以及銅絲也是製作東坡笠不可或缺的材料。葵葉與芭蕉葉具有天然的防水性能,能夠為東坡笠提供良好的防雨功能;白藤用於加固東坡笠的結構,使其更加穩固耐用,而銅絲則用於連線各個部分,確保整個東坡笠的完整與美觀。
  • 備料
東坡笠的備料環節是對原材料的初步處理。破篾,是備料的首要步驟,要求匠人具備技藝與耐心。匠人們憑藉經驗,將白竹精準地砍成每段80—100厘米的長度,隨後運用刀具,將竹皮與竹肉分離。匠人在破篾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笠帽的密度和用途,精細調整篾的寬窄與厚薄,要求手感敏銳,每一次削切都恰到好處,使竹篾既薄如紙片,又不失韌性;煮篾與曬篾,是為了讓竹篾更加柔軟耐用。
破篾之後,匠人將破好的竹篾放入煮沸的大鍋中,經過十分鐘的煮製,竹篾中的纖維得到充分軟化。隨後,匠人將竹篾撈出,晾曬在陽光下。經過這一番處理,竹篾不僅變得更加柔軟,還具備了防蛀的特性;在葵葉與芭蕉葉的處理過程中,匠人先將採摘的葵葉與芭蕉葉用熱水煮,去除其中的雜質和異味,隨後將葉片晾曬至乾,再修剪成統一的尺寸,以備後用。這些葉片經過處理,不僅保留了自然的紋理與色澤,還增強了其耐用性;白藤的處理相對簡單,匠人將白藤剝開,修削成需要的大小,然後曬乾備用,白藤的柔韌性和強度能夠為東坡笠提供穩固的支撐。
  • 編織
首先,匠人精心挑選長80—100厘米、寬約0.2厘米的主篾,以壓一挑一的方式,巧妙地將四個對角固定,編織出多個六邊形,構成笠帽的基本框架。隨後,加入簽篾,一圈又一圈地重複操作,逐漸擴大笠框的邊緣,同時用咽篾固定,確保結構穩固。待內外層都編織完畢後,匠人夾入葵葉與芭蕉葉,增加了笠帽的實用性。最後,匠人運用押篾鞏固笠沿,使笠帽更加完美。笠頂是將白藤與銅絲結合,使其更加結實牢固,既美觀又實用。
  • 上油
上油,是東坡笠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經驗豐富的匠人,會精選上好的桐油,用特製的刷子將其均勻塗抹在笠帽的每一個角落,確保每一處都浸潤著桐油的溫潤。在上油的過程中,匠人需要格外細心,既要保證桐油的均勻塗抹,又要避免過多或過少,以免影響笠帽的光澤度和耐用性。桐油的塗抹讓東坡笠呈現出一種較為獨特的光澤,既光滑又美觀。經過上油處理的東坡笠,不僅更加美觀,而且具有更強的防蟲耐用性。桐油的天然成分能夠有效抵禦蟲蛀,延長笠帽的使用壽命。同時,上油還能增強笠帽的防水性能,使其在雨天也能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坡笠製作技藝是海南深厚歷史文化的載體,是當地笠文化演變的代表,其不僅是防雨防暑的實用器具,是宣傳蘇東坡文化、紅色娘子軍精神的載體,更是海南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審美觀念,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傳承狀況

近年來,市面上各種各樣輕便美觀的遮陽帽琳琅滿目,遮陽避雨的東坡笠逐漸失寵。且東坡笠編織過程複雜,足足有50多道工序,一人編織一頂東坡笠要用一天多的時間,一個月下來,也只能編織20多頂。隨著時代的變遷,東坡笠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小,陽江鎮靠此謀生的手藝人紛紛轉行。

傳承人物

馮增超:陽江鎮嶺下村委會後嶺村村民,從9歲開始便跟隨父親學習竹編技藝,從最初的簸箕到13歲熟練掌握編笠,有多年編笠經驗,對東坡笠製作技藝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坡笠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保護措施

2012年11月2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並公布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東坡笠製作技藝名稱由東坡笠改為東坡笠製作技藝,編號為Ⅷ-6。
截至2024年,經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坡笠代表性傳承人”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等地授課培訓,傳播東坡笠製作技藝,此外還在“東坡笠製作技藝”所在村落嶺下村建立“東坡笠”工坊,和村委會合作,加強村民民眾對竹編工藝的認識,“東坡笠製作技藝”也為農民創收近16萬元。
自2021年起,瓊海市陽江鎮便定期舉辦東坡笠非遺竹編技藝培訓班,每季舉辦一期,每期學員人數控制在25—30人,學時為5—6天。培訓對象主要面向該居委會的村民。此外,瓊海市文化館也在陽江鎮嶺下村委會傳承人馮增超家中設立了東坡笠培訓班,該培訓班每半年舉辦一期,每期學員人數同樣控制在25—30人,每次學習兩天,針對貧困戶學員。

社會影響

  • 重要展覽
2021年6月—7月,由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百年百藝•薪火相傳”中國傳統工藝邀請展在在上海市金橋碧雲美術館開展,東坡笠製作技藝作品《東坡笠》參展。
2022年12月,由瓊海市旅文局、瓊海市文化館、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東坡笠製作技藝”進校園傳習活動走進陽江鎮中心學校,邀請東坡笠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馮增超為同學們講授東坡笠相關知識、傳授技藝。

文化軼事

  • 歷史故事
相傳,北宋蘇東坡流放海南,生活異常淒涼,但卻得到了海南人民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心。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他的好朋友黎子云,半路烏雲密布下起了大雨,他便向附近的農戶借了尖竹笠來避雨。可是,蘇東坡戴起來的時候怪模怪樣,惹得當地的婦女兒童哈哈大笑,連狗也對他吠叫。蘇東坡就說:“笑者怪也吠者怪也”。蘇東坡受到當地人愛戴,於是人們便將其所借戴的斗笠叫“東坡笠”作為紀念。而蘇東坡所借戴的竹笠,正是瓊海陽江一帶製作傳到儋州的。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