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成立於2019年7月,是東北農業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 簡稱:管法學院,公管學院
  • 創辦時間:2019年7月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東北農業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閆清波、院長:杜國明、黨委副書記:馬濤、副院長:劉兆軍 、副院長:程鏑
  • 本科專業:6個
學術研究,辦學條件,本科專業介紹,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法學,本科培養方案,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法學,土地整治工程,輔修學位,代表性教學成果,學術碩士,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法律碩士,農業碩士,科研課題,國家級別課題,省部級課題,其他級別課題,實驗實習,實驗中心,實習基地,院標說明,黨建工作,學院黨委,學院團委,工會,輔導員簡介,學生組織,近五年課題統計,

學術研究

基層學術組織共有6個研究中心,包括黑龍江省村鎮發展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土地遙感大數據工程技術中心、土地經濟與自然資源研究中心、貧困地區發展研究中心、農業法研究中心、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據2021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近5年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項以上;到帳科研經費合計1500餘萬元,其中縱向科研經費300萬元以上;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10項。主持過並參加過多項國內學術會議、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辦學條件

學院設有“土地經濟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經濟、鄉村治理等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專業學位(MPA)、農業碩士(農村發展)、法律碩士3個專業碩士點。全院擁有土地資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行政管理、法學和社會工作6個本科專業。其中土地資源管理起源於1956年成立的全國第一個土地規劃專業。
學院有教職工94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行政教輔人員15人,教授10人,副教授35人,講師30人,實驗員4人,博導6人,獲得博士學位人員占90%以上,高級職稱教師占總量的近一半。教師中有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1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創新工程團隊1個,省新世紀人才1名。在校本科生1369人,碩士研究生211人。
學院教輔單位設定學院辦公室、輔導員辦公室、教學管理科、專業碩士教育中心(含MPA教育中心、法律碩士教育中心和農村發展碩士教育中心)、實驗中心。

本科專業介紹

土地資源管理

專業定位
以“立足龍江、面向全國、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建設“國內院校一流、滿足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的特色優勢專業”為戰略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 展,具有較為紮實的專業理論和知識,熟悉土地管理政策與法規,掌握現代土地管理技術與方法,具備土地調查、評價、規劃、估價、測繪等基本技能,能在相關政府部門與企事業等從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成為東北地區土地資源管理人才培養高地以及研究生重要生源基地。
特色優勢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是黑龍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測繪、“3S”等現代空間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等土地管理業務為教學主線,以農村居民點、耕地、林地等鄉村用地管理為重點 ,以農業現代化背景下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監測、轉型、最佳化配置、管理教學為特色與優勢,著力服務三農與鄉村振興。
主要課程
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利用規劃學、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統、不動產估價學、土地管理學總論、土地法、測量學、自然地理學、農田水利學、航測與遙感套用技術、CAD地圖編繪、數位化測圖技術、國土資源遙感、空間信息技術集成與開發、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測量實習、“3S”綜合實習、綜合地籍實習、不動產估價實習、土地利用規劃實習。
畢業去向
各級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國土資源勘測、規劃、設計等事業單位;房地產開發、房地產評估、土地估價、土地規劃與設計、不動產登記、測繪及地理信息等行業企業;考取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綜合就業率97%左右,考研率30%左右。

行政管理

培養目標
行政管理專業以政府行政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企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為研究對象,主要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掌握系統的行政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較高的管理、經營策劃、調研、溝通、組織協調等能力的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
行政管理專業是以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基本理論為基礎,側重於行政學和管理學基本理論在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套用。學科主要研究公共部門管理、公共人力資源開發與套用、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理論及套用、電子政務等方面內容。側重於對學生在行政工作技能、辦公室文秘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訓練,通過行政案例分析、辦公自動化以及電子政務等方面的實踐操作和教學輔導,培養學生套用現代管理方法處理具體行政事務的能力。
師資力量
行政管理專業現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4人,分別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瀋陽農業大學、蘇州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學緣及師資結構合理。近年主持、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40餘項,在《Nature》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並獲得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各類獎項10餘項。
主要課程
公共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現代管理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政治學、行政領導科學、社會學概論、比較政府與政治、國家公務員制度、公共關係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與訴訟法、行政管理專業外語、管理心理學、辦公自動化、行政公文與寫作、市政學等課程。
畢業生就業去向
畢業生能在黨政機關、科研院所、高校、企事業單位、公司、軍隊、公共事業管理部門、新聞文化部門、社區等單位從事公務員、行政管理、政策研究、外事交流、宣傳策劃、文秘、教學與科研等工作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法學

法學專業建於1994年,時為經濟法專業。2001年根據國家教委的統一規定,將專業名稱規範為法學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本科層次的學生。2003年為了更好地培養法學人才,我校與黑龍江孟繁旭律師事務所聯合創辦了“東北農業大學孟繁旭律師學院”,這在全省乃至全國尚屬首創。2005年5月我校成立了法學院,同年獲得校重點專業專項資助;2012年人文學院和法學院合併,調整為法律科學系。2014年,法律專業碩士點獲批。2018年,法律專業碩士在全國法律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中順利通過。
本專業自成立以來,法律科學系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核心工作,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強專業和學科建設,在法學專業教育中融入法律職業教育的內容,突出實踐教學環節,開展涉農法律的教學與研究,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法制建設需要的、具有紮實的法學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目前,法學專業充分發揮農業院校優勢,突出農業法律特色,力圖在全國農業院校中形成了比較優勢和影響力。
法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講師8人;獲得博士學位18人,另有在讀 1人。法學專業教師分民商法、經濟法、刑法、基礎法學、實踐法學五個專業方向,其中民商法專業教師8人,經濟法專業教師7人,刑法專業教師4人,基礎法學專業教師5人,實踐法學3人,師資力量基本達致均衡,在保證優勢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實現多方向的學科發展。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堅實的法學基礎理論,通曉主要法律制度、社會工作理論,具備利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立法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的人才。
專業特色
1. 形成“三農”法學專業的特色方向
法學專業依託我校作為農業高校的學科優勢,突出農業院校的法學教育特點,加強 “三農”法學專業的特色方向培養,強化“法”與“農”的有機結合,突出涉農法的教學特色,將農業法同建設現代農業結合起來,辦出自己的專業特色,培養適合經濟發展的以民商和農業經濟法為主的、基礎厚實的法律人才。並在農業法、土地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和農產品質量法等研究領域中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專業特色,在國內的相關領域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優勢。
2. 設定了“涉農”法學專業特色課程群
法學專業增加一系列“涉農法”,包括土地法、農業法等課程。其中,土地法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率先在高校法學專業中將土地法學作為核心課程,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結合我國土地管理與利用現狀、重要的土地法律法規及政策,特別是將農村社會存在的土地法律問題引入教學之中,突出體現該課程的農業法學特色。
3. 建設了多元化、多形式的法學教育實踐平台
我系已經與黑龍江省農墾檢察院、哈爾濱市香坊區檢察院、訥河市檢察院等多地檢察院建立合作關係;與雙城市、尚志市、五常市、香坊區建立了地方、高校法學專業緊密交流的“地校”合作關係;與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香坊區人民法院、南崗區人民法院、齊齊哈爾中級人民法院、哈爾濱市仲裁委等多地法院建立合作關係;與司法實務部門和基層法律服務單位相互交流,雙方開展“雙聘雙掛”實踐活動參與對方工作。實踐基地為法學專業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有實踐操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這為法學專業學生提供了專業實踐能力所需的場地和設施。同時,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平台進行深入的社會調研,為解決司法實踐中需要研究的課題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同時,專業積極開展民事、刑事法律診所教學工作,並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站與各地的法律診所形成了很好地結合,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刑事法律診所曾獲得全國優秀法律診所的稱號。
主要課程
憲法學、法理學、刑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中國法制史、土地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心理學等。
畢業去向
就業領域: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
從業崗位:律師、法官、檢察官、警官、司法行政(司法助理員)、企業的法律顧問、國家機關公務員、教師等。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城鄉規劃與建設的實際需要,具備人文地理和城鄉規劃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城市規劃、鄉鎮規劃、村莊規劃、區域規劃的專門人才,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城鄉規劃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
特色一,規劃實踐性強,本專業將室內規劃設計與校外規劃實習相結合,極大提高了學生規劃能力。特色二,綜合性突出,本專業面向區域、城鎮、鄉村規劃,既培養學生戰略謀劃、巨觀規劃的能力,又培養學生詳細規劃、微觀設計的能力。特色三,套用需求廣,本專業堅持綜合、全面培養學生,以便能夠通過規劃解決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資源、環境等問題。
師資力量
截止2019年9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共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中科院長春地理與生態農業研究所,學緣結構合理。近年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科技專項計畫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項目3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教育廳等廳局及其他地方項目30多項。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62篇。獲得專利6項。
主要課程
城市規劃原理、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實務、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中國城市建設史、區域分析與規劃、村鎮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學、環境管理與規劃、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學、城鄉規劃繪方案快速設計、AutoCAD、PS、素描與色彩、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
畢業去向
城鄉規劃局、國土局、建設局、城鄉規劃設計院、城鄉規劃設計公司、規劃發展研究中心、國土規劃公司等企事業單位,也可考研繼續深造。就業率:96.36%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土地整治工程
專業培養目標
土地整治工程專業培養年限為四年,意在培養掌握資源學、土壤學、生態學、工程學及管理學基本理論,以及土地整治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諮詢、規劃、設計、測繪、3S技術套用及工程項目管理等基本技能,能在自然資源、農業農村、城鄉建設、水利、生態環境等部門及行業企業從事土地整治工作的高層次創新套用型人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東北農業大學土地整治工程專業成立於2018年 ,專業隸屬於全國第一個成立的土地規劃系。土地整治工程專業方向培養學生既掌握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整治與保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具備土地勘測設計、土地評估、土地利用規劃、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和土地利用遙感動態監測等基本技能。人才培養側重於土地整治、土地整治規劃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套用,同時緊密結合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的實踐,為土地、水利、建築、規劃、交通等部門培養土地整治、工程項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與實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土地資源學、土地信息系統、農田水利學、土地整治工程測量與製圖、土地整治規劃設計、土地整治工程設計和土地整治工程項目管理等。
師資力量
土地整治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0人,博士8人,碩士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
畢業去向
土地整治規劃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土地整治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政策研究機構、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土地與城市規劃勘測設計院、土木工程測繪與信息化部門、國土資源研究所、農業區劃部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縣(市)級國土資源局,省(市)土地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勘測規劃設計院、測繪局、水利局、農科院遙感所、國土資源信息化公司等部門和行業,從事工程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處理等技術工作。
社會工作
一、社會工作專業基本情況
歷史沿革:社會工作專業成立於2003年,2004年開始招生,初始隸屬人文學院馬列教研室。2010年底,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社會工作專業獨立。2012年4月,社會工作專業併入新成立的文法學院。2016年,社會工作專業與法學專業合併為法社類聯合招生培養。
師資力量:劉美丹(1978年—),社會工作系支部書記,系主任,心理學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黑龍江省社會心理學學會理事,哈爾濱市女性社會組織導師。參加省社科等課題9項,其中主持4項。發表文章10餘篇,其中1篇北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EI。主編、副主編教材3部,參編1部。
社會工作專業現有7位教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5人;2人獲得博士學位,5人獲得碩士學位;3人擁有社會工作師證。共主持、參與教學、科研課題共60餘項;發表教學、科研論文總計10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專著總計25本。
二、專業介紹
社會工作專業是以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等為主幹學科基礎,管理學、醫學、法學等為輔助學科,以助人自助為核心理念,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為專業工作方法的學科。旨在培養能為案主提供專業服務,能夠完成包括調查研究目標服務人群的現實需要、擬定服務項目、初步評估、組織協調各類資源、實地執行、效果評估、撰寫報告等在內的完整服務項目流程,能綜合運用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管理學等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能開展社會管理與社會服務的專業人才。
三、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專業理念,掌握社會工作基本原理、專門知識和專業方法,熟悉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規範,具備綜合運用社會學、法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和知識開展社會工作的能力,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以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專業特色:社會工作專業力求構建“理論與實務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其專業培養目標中除了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與理論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巧直接為社會提供服務,並在主要專業技能課程中都設有專門的實踐環節,通過暑期實習、專業實訓和畢業實習提高實踐能力。
就業方向
1.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部門從事社會政策、社會保障和福利、社會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2.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等從事社區建設、管理與服務;
3.工會、青年、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的社會組織和機構從事活動策劃、特殊群體社會工作等;
4.學校、法務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學校社會工作、矯正社會工作及企業社會工作等職業社會工作,或者到企業的社會責任部門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的策劃、實施與管理;
5.國內外非政府,非贏利組織及民間組織如公益、福利和社工組織機構開展項目活動策劃與實施、社會組織運營與管理等;
6.社會營利機構,如心理諮詢機構、養老機構、康復機構、文化教育機構等從事實務、管理與服務工作。
課程設定
主幹課程: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管理學
基礎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導論、心理學概論、社會政策概論、中國社會思想史、現代社會福利思想、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心理學、社會調查方法與實驗、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必修課程:個案工作與實驗、小組工作與實驗、社區工作與實驗、社會工作行政、社會保障概論、非政府組織管理、社會統計學
限選課程: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矯正社會工作、社會問題、管理學概論、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特殊群體社會工作、公共關係學、企業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學、民俗學、家庭社會學、人類學、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外語、文獻與論文寫作
實習實訓課程:社會工作認知實踐、社會工作社會實踐、個案工作綜合實訓、社區工作綜合實訓、團體工作綜合實訓。

本科培養方案

土地資源管理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地理學等學科基礎, 掌握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生態學、土地利用規劃學、地籍管理、不動產估 價學等專業理論和知識,熟練運用計算機、測量、CAD製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土地管理技術與方法,具備土地調查、測繪、評價、估價、規劃、管理等基本技能, 能在土地資源管理及相關領域從事上述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畢業5年後,能夠獲得相關專業技術職稱,具有適應職業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它學習渠道進一步完善專業知識體系並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具備解決職業相關複雜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畢業要求及實現矩陣
(一)培養目標分解
目標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高度的法治意識、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目標2:掌握數學、管理學、經濟學、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認識、分析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目標3:具有較強專業能力,能夠運用專業理論及方法,能夠熟練使用適當的技術手段,從事土地調查、測繪、評價、估價、規劃、管理和研究及相關領域工作。
目標4: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溝通交流能力和較強的競爭力,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目標5: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組織協調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具備一定的國際化視野,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
目標6:能在土地資源管理及相關領域成為團隊骨幹,獲得相應職業技能水平的職稱。
(二)畢業要求
1.專業知識:掌握數學、管理學、經濟學和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掌握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生態學、土地利用規劃學、地籍管理、不動產估價學等專業理論和知識。
2.問題分析:能夠套用相關學科理論和專業知識,通過文獻查閱和研究,識別、表達與分析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進而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針對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環境等因素,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4.科學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利用科學方法,設計研究方案,採集數據、分析與解釋研究結果,獲得合理有效的研究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選擇與使用恰當的工具、信息及技術,對問題進行識別、分析、模擬與預測,並能夠分析其局限性。
6.知識與社會:能夠基於專業領域的行業規範、政策法規,科學評價土地資源管理實踐和複雜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安全、法律、文化及環境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內涵,科學評價解決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的實踐對其影響。
8.職業規範: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土地資源管理實踐中理解並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自覺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及負責人等角色,發揮應有作用。
10.溝通:具有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能夠撰寫調查和研究報告,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進行跨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夠就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與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能夠掌握土地資源管理領域項目管理理論與經濟決策方法,並將其套用於解決土地資源管理複雜問題。
12.終身學習: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 具備不斷學習和適應未來發展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管理學、經濟學、地理學
四、核心課程
土地經濟學、土地資源學、土地利用規劃學、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統、不動產估價學等。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實驗課程:測量學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CAD製圖、遙感技術與套用實驗、地籍管理實驗、土地信息系統實驗、無人機技術及套用、國土資源數據處理與分析、空間大數據開發與分析。
課程設計:CAD製圖課程設計、土地利用規劃課程設計。
課程實習:地籍管理實習、不動產估價實習。
綜合實習:土地資源調査與評價綜合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
科研訓練:科研訓練設定在第六學期末或第七學期,與大部分的專業必修課開設時間相呼應,綜合提煉專業核心內容以確立科研課題,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科研訓練。
畢業論文:在科研訓練的基礎上形成畢業論文。
六、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七、畢業學分要求
160學分
八、課程框架
課程體系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
占總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
公共必修課
必修
41
25.6%
綜合素質類課
任選
10
6.3%
專業教育
專業基礎
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等
必修
10
6.3%
學科基礎課
必修
40
25.0%
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
必修
16.5
10.3%
專業限選課
選修
15
9.4%
專業拓展課
選修
4
2.5%
實踐環節
公共必修課(軍事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畢業論文(設計))
必修
7
4.4%
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綜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等
必修
16.5
10.3%
合計
160
100%

行政管理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進行相關科研活動的實踐能力,能夠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部門從事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二、畢業要求及實現矩陣
(_)培養目標分解
培養目標1:具有良好的修養與道德水準;
培養目標2: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能夠掌握公共管理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培養目標3:掌握行政管理、文秘等方面的實踐技能,能夠在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中作為骨幹或者領導有效地發揮作用;
培養目標4:能夠通過終身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培養目標5:有意願創新實踐,並有能力服務社會。
(二)畢業要求
要求1:
專業知識:掌握行政管理學、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要求2:
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學習意識和創新精神,具備獲取、更新和套用知識和信息的能力。
要求3:
信息技術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數據收集、處理和統計分析的基本能力。
要求4:
思維能力: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要求5:
法律知識:熟悉我國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制度。
要求6:
研究能力: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和理論前沿。
要求7:
領導力:掌握領導決策、組織協調、溝通交流等方面的系統知識和基本能力。
要求8:
職業素養:具有管理專業的基本就業技能,適應在公共組織作為管理者的素質要求。
要求9:
外語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具備一定的國際交流能力。
三、主幹學科
管理學、政治學、行政管理學
四、核心課程
管理學基礎、政治學原理、社會學概論、公共經濟學、行政管理學、國家公務員制度、行政法學、公共政策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組織行為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城市管理學等。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實驗:辦公自動化實驗、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實驗、電子政務實驗、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實習:軍事訓練、體育選課、公益勞動、社會實踐、辦公自動化實習、行政職業能力實訓。
社會調査:利用假期時間開展社會調査實習,強化學生認識與適應社會的能力。
畢業實習:與香坊區政府合作進行政府機關行政實務工作實習。
畢業論文:在科研訓練的基礎上形成畢業論文。
六、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七、畢業學分要求
161
八、課程框架
課程體系
課驟別
課程性質
學分
占總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
公共必修課
必修
41
25.625%
綜合素質類課
任選
10
6.25%
專業教育
專業基礎
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等
必修
0
0
學科基礎課
必修
49
30.625%
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
必修
19
11.25%
專業限選課
選修
18
11.25%
專業拓展課
選修
4
2.5%
實踐環節
公共必修課(軍事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畢業論文(設計))
必修
7
4.375%
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綜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等
必修
13
8.125%
合計
161

法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積極進取精神,具有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基礎及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法學知識和法律規定,了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動態及國內立法信息,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能熟練地套用有關法律知識和法律規定解決法律問題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二、畢業要求及實現矩陣
具體可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或專業認證、各教學指導委員會最新要求撰寫。
1.培養目標分解
知識目標:掌握法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我國法律體系的主要內容和法律規定,擁有較完整、較系統的法學專業知識。
能力目標:具備運用法律技能、法律思維和法學專業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素質目標:具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追求卓越的積極進取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和持續學習能力。
2.畢業要求
要求1:具有紮實的法學基礎知識,掌握法學的基本理論、憲法、民商法、訴訟法、 刑法、經濟法、國際法基本理論知識。
要求2:具有一定的司法實踐能力。能夠運用所學法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司法實踐中 各種問題。
要求3:具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哲學、邏輯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科 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要求4: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能夠在掌握一定的法學理論的基礎 上,開展初步的科學研究。
要求5:掌握法條、案例檢索的基本方法,能夠恰當套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要求6:掌握基本的“三農”法律制度,能夠服務“三農”,深入到農村工作實踐 中去。
要求7: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問題理解能力,了解國際動態,關注全球性問題,能 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涉外事務。
要求8:具有法律職業的基本素養,遵守法律職業道德,了解國情社情民情,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求9: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與團隊成員和諧共處、協作共事,並作為 成員或領導者在團隊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要求10:具有一定的溝通與表達能力。能夠與外界進行有效溝通,具有比較好的 口頭表達和文字寫作能力。
要求11: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可運用其進行專業領域交流,開拓國際視野,具備 與本專業相關的信息獲取、閱讀外文資料能力。
要求12: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隨著法條的修改不 斷更新知識儲備,適應社會和個人可持續發展。
三、主幹學科
法學
四、核心課程
法律職業倫理、憲法學、法理學、刑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中國法制史、土地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實驗課程:民事法律診所、刑事法律診所
課程實習: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法律文書與司法實務、仲裁法、律師實務
綜合實習:行政疑案分析實訓、民事疑案分析實訓、刑事疑案分析實訓、刑事科
學技術實驗、畢業實習、綜合實踐。
畢業論文:在科研訓練的基礎上形成畢業論文
六、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學位
七、畢業學分要求
162學分
八、課程框架
課程體系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
占總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
公共必修課
必修
41
26%
綜合素質類課
任選
10
6%
專業教育
專業基礎
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等
必修


學科基礎課
必修
53
32%
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
必修
18
11%
專業限選課
選修
16
10%
專業拓展課
選修
4
2.5%
實踐環節
公共必修課(軍事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畢業論文(設計))
必修
7
4.3%
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綜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等
必修
13
8.2%
合計
162
100%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實際需要,具備人文地理和城鄉規劃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分析方法和套用技能,具備通過社會調查、網路查找、文獻檢索等獲取第一手科學資料和地理數據的能力,能夠分析、歸納、整理地理規劃類數據, 掌握一定的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有定量分析地理與規劃問題的能力; 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培養能夠在教學科研單位、政府規劃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規劃、鄉鎮規劃、村 莊規劃的專門人才。
二、畢業要求及實現矩陣
(一)培養目標分解
培養目標1:培養具備國土空間規劃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培養目標2:培養具備獲取地理數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才。
培養目標3:培養具備科學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4:培養能夠在規劃管理、規划行業和企業從事國土空間規劃的人才。
(二)畢業要求
要求1:國土空間規劃知識
掌握國土空間規劃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數學和人文社科科學知識。掌握地理學和國土空間規劃的基本理論。具備測量學、遙感、自然資源學的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數學計算與統計分析知識。具備較豐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熟練掌握英語, 能夠閱讀本專業文獻。掌握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城市設計等基 礎知識,了解道路與交通規劃、文化與旅遊規劃、生態修復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方 面的基礎知識。
要求2:問題分析
具備分析一定區域內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等人地關係問題的能力; 具備套用人文地理學理論和知識,分析國土空間可持續發展問題;能夠套用所學知識 和技能解決國土空間規劃問題。
要求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
掌握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專業技能,掌握人文地理學、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城鎮、鄉村的規劃與設計,能夠參與道路、文化旅遊、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
要求4:研究
掌握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地理、鄉村地理等基礎知識,了解人文地理學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了解國土空間規劃的發展趨勢。掌握檔案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要求5:使用現代工具
能夠跟蹤國土規劃領域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具備使用網際網路、智慧型設備等蒐集、分析、選擇和套用國內外相關技術信息的能力。能夠熟練使用國土空間規劃軟體和硬體設備。
要求6:規劃與社會
具備運用國土空間規劃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意識,具有較強的規劃與設計創新意識。
要求7: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具有良好的質量、安全、服務和環保意識,並承擔有關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務的責任。
要求8:職業規範
掌握國土空間規划行業主要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與規範知識,以及應遵守的職業道德規範,遵守國土空間規劃職業行為準則。
要求9:個人與團隊
能夠與規劃團隊合作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有關檔案的編撰,如:規劃文本、規劃說明書、規劃圖集等。具備團隊合作精神,並具備一定的協調能力。
要求10:溝通
熟悉國土空間規劃政策和法規,了解地方政府對國土空間規劃的訴求。
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和自我調節能力,能夠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願。具備較強的自我適應能力,靈活處理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要求11:工程管理
掌握國土空間規劃(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編製程序,熟悉專項規劃編製程序。具備制定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實施方案的能力,具備較強的城市設計能力。
要求12:終身學習
為保持和增強職業能力,檢査自身的發展需求,制定並實施終身學習計畫和職業發展規劃。
三、主幹學科
地理學
四、核心課程
國土空間規劃導論、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規劃CAD、詳細規劃、規劃設計。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課程實驗:測量學實驗、地圖學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規劃設計實驗、草圖大師SketchUp實驗、規劃CAD製圖實驗、Photoshop實驗。
教學實習:人文地理實習、詳細規劃實習、村莊規劃實習、道路與交通規劃實習、文化與旅遊規劃實習、國土空間規劃綜合實習等。
科研訓練:大學生創新。
社會實踐:一周的公益勞動、兩周的社會實踐。
畢業實習:分散形式到國土空間規劃企業、事業、機關等單位實習。
畢業論文:圍繞人文地理、國土空間規劃等選題,指導教師全程負責。
六、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七、畢業學分要求
157學分。
八、課程框架
課程體系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
占總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
公共必修課
必修
41
25.625%
綜合素質類課
任選
10
6.25%
專業教育
專業基礎
基礎課:數學
必修
10
6.25%
學科基礎課
必修
31
19.375%
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
必修
16
11.875%
專業限選課
選修
15
9.375%
專業拓展課
選修
4
2.50%
實踐環節
公共必修課(軍事扌勞動教育、畢業論〕
技能訓練、社會實踐、文(設計))
必修
7
4.375%
畢業實習
必修
6
3.75%
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綜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等
必修
17
10.625%
合計
157
100%

土地整治工程

一、培養目標
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土地資源學/生 態學/工程學等理論基礎,掌握土地物理/化學/生物重構和水資源配置等基本方法,熟 練運用成土/測繪/生物/土工/灌排水和土地信息技術,具備從事土地工程諮詢/勘測/規 劃/設計/施工/管理及科研教學等工作能力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畢業要求及實現矩陣
(一)培養目標分解
培養目標1:具備系統的專業理論、必備知識和核心技能。
培養目標2:具備適當的理論實踐、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
培養目標3:具備健全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愛國情懷。
培養目標4:具體完善的創新精神、具體完善的創新精神、
(二)畢業要求
要求1:具有從事土地整治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知識、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
要求2:能夠套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並通過文獻查閱和研究, 識別、表達與分析複雜土地整治工程問題,進而獲得有效結論;
要求3: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考慮社會安全、健康、法律、文化、社會及環境等制約因素,分析並解決土地整治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
要求4:能夠基於科學原理,利用科學方法,設計複雜土地整治工程實驗方案,釆集數據、分析與解釋實驗結果,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要求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査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要求6:能夠基於複雜土地整治工程專業領域的行業規範、政策法規,科學評價土地整治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 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要求7:了解與土地整治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的法律、法規,熟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嚴格遵循保護環境的相關要求;
要求8: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 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土地整治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 和規範,自覺履行責任;
要求9: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要求10:具有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準確表達或回應指令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進行跨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夠就複雜土地整治工程問題與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溝通和交流;
要求11:能夠掌握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理論與經濟決策方法,並將其套用於解決複雜土地整治工程問題;
要求12:具有適應發展的能力以及對終身學習的正確認識和學習能力。
三、主幹學科
農業工程、土地管理、土地經濟
四、核心課程
土地整治學、土地復墾學(含實驗)、農田水利學、土地利用規劃學、土地整治規劃設計、工程概預算(含實驗)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測量學實驗、攝影測量與遙感實驗、工程概預算實驗、專業認知實習、土地整治工程調查實習、土地整治工程規劃設計實習、土地整治工程綜合實習、畢業實習
六、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七、畢業學分要求
通識教育類課程最低要求學分:51專業教育類課程最低要求學分:91實踐教學類課程最低要求學分:24本專業最低修讀學分:166
八、課程框架
課程體系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
占總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
公共必修課
必修
41
66.13%
綜合素質類課
任選
10
6.17%
專業教育
專業基礎
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等
必修
21.5
13.27%
學科基礎課
必修
31
16.98%
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
必修
20.0
10.19%
專業限選課
選修
14.5
14.51%
專業拓展課
選修
4
2.47%
實踐環節
公共必修課(軍事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畢業論文)
必修
7
4.32%
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綜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等
必修
17
6.79%
合計
166
100%

輔修學位

  • 法學輔修學位
一、所在學科介紹
東北農業大學法學專業組建於1994年,2001年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14年獲得法律碩士專業碩士點,已形成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學科建設成效顯著,2020年獲批黑龍江省一流專業。法學專業現設2個學科方向,形成了以鄉村振興法律保障為特色的研究領域。
二、培養目標
法學輔修學位旨在培養具備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律觀、正義觀,系統掌握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學知識和法律規定,了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動態及立法信息,能夠熟練套用相關法律原理和法律規定解決法律問題,具有多學科背景的創新型、複合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
法理學、刑法學、民法學、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學、國際法、國際經濟法等。
三、招生要求
統招專業非法學門類相應年級的本科在校學生
四、報名地點及聯繫方式
成棟樓1217室
張老師:13945691762 郭老師:18804519929

代表性教學成果

成果類型
代表性成果名稱
成果獲得人
教材建設
2021年科學出版社《土地科學導論》
杜國明
課程建設
2021年黑龍江省一流課程《土地經濟學》
黃善林
2021年黑龍江省一流課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呂武
教學獲獎
2022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呂武
2022年第二屆黑龍江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
李全峰
課程思政
2021年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呂武
承擔項目
2021年黑龍江省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杜國明
2021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才正
2022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劉韜
2021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高鳳傑
2020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
徐玉梅

學術碩士

土地資源管理

一、基本介紹
土地資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東北農業大學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前身土地規劃專業,早在1956年,原東北農學院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土地規劃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從事土地利用與規劃研究,為全國土地資源利用和規劃工作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傑出貢獻。東北農業大學土地規劃專業教師參加並完成了全國第一個土地利用規劃項目、撰寫了中國第一本《土地利用規劃學》,並主編了全國《土地利用規劃學》統編教材,承擔了最早的全國縣級土地利用規劃試點項目;並於1986年開始招收碩研究生,至今已為社會各行業部門培養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高級人才。本學科現有專職教師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4人。學科人員組成,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優勢突出。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國家級課題7項,中國博士後基金、省博士後基金、省自然基金課題、省重大公關等課題20餘項,橫向課題50餘項,科研經費1000餘萬元,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得省級科研獎勵10餘項;為龍江區域市縣提供土地規劃等智力支撐和社會服務,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二、培養目標
本碩士點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的高級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專門人才。學生需具有良好的外語和科研能力,掌握現代地理信息系統、遙感、GPS數據採集和處理技術手段,正確運用土地資源利用計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學科領域的動態,掌握城鄉土地資源信息的獲取、分析、評價、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土地利用開發保護、信息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的政策與法規等專業知識。
三、研究方向
1. 土地資源評價
2. 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
3. 區域土地利用與土地經濟

行政管理

一、基本介紹
行政管理專業始建於2001年,2010年獲批學術碩士授權點,隸屬於公共管理一級學科。本碩士點依託東北農業大學農科優勢,利用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的公共管理、法學學科相關資源發展建設,致力於培養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較強的實踐能力的行政管理專業高級專業人才。本碩士點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9人。近年來,團隊教師共完成和承擔國家級及省級項目20餘項,在國家重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得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參與編寫教材20餘部。本碩士點擁有校內實驗室、校外實踐平台,為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形成良好基礎。
二、培養目標
本碩士點培養具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獨立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與行政工作的能力的高級行政管理人才。本碩士點以管理學、行政學、政治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理論為支撐,圍繞國家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以行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制等為主要內容,同時關注鄉村振興中的行政管理與社會發展現實問題。
三、研究方向
1. 行政管理理論與實務
2.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3. 公共政策分析

教育經濟與管理

一、基本介紹
教育經濟與管理隸屬於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主要依託於東北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建設。東北農業大學於1985年建立高教研究室,1999年發展為獨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教育與農村發展、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高等農業教育史、農村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2007年,在農業教育管理學科下設農業教育與農村發展方向。2010年,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的需要,建立教育經濟與管理二級學科。本學科擁有教師6人,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人。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0餘項,獲黑龍江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黑龍江省高教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項。
二、培養目標
本碩士點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分析方法及技術,能夠從事教育相關事務管理與研究的高級專業人才。學生需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紮實的教育經濟與管理基礎理論,掌握我國教育發展歷史與現狀,了解國內外教育經濟與管理的理論的發展過程和最新成果;具有較好的外語聽說和科學論文寫作能力、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在導師指導下能夠套用教育經濟與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能分析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開展教育經濟與管理領域的科學研究。
三、研究方向
1. 農業與農村教育
2. 高等教育管理
3. 教育經濟理論與政策

專業碩士

法律碩士

一、碩士點簡介
東北農業大學法律專業碩士授權點於2014年獲準設立。在學校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總體布局下,授權點不斷開展具有農科特色的專業碩士點建設,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發展豐富了學校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專業門類,成為學校“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的支撐部分。
本碩士點師資力量強、成果豐碩。現有教師27人,其中兼職律師7人,法律專家、實務部門掛職15人,全部擔任仲裁員,具有法律實踐兼職身份的教師達到97%;黑龍江省首屆中青年法學家1人。近年來,共編寫法學教材、專著50餘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獲得省社科一等獎、二等獎等各級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20餘項,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40餘項。同時,本碩士點與省、市等相關單位的立法部門、公檢法司實務部門、農業農村管理部門、仲裁委、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學會等單位建立了密切聯繫,多次被評為“地校合作先進單位”,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培養目標
本碩士點以法學學科為基礎,依託學校優越的農科資源,為法律職業部門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德才兼備、高層次的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專門型、實務型法律人才,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在完成法律碩士核心課程講授任務的基礎上,本碩士還點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優勢,開設涉農法領域課程,培養學生解決涉農法律事務的專門能力,充分體現本碩士點的特色。
三、研究方向
1. 民商法
2. 經濟法

農業碩士

一、碩士點簡介
農業碩士(農村發展領域)是培養學生運用社會學、管理學、發展規劃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和工具,研究農村發展的變遷和現實,進行農村發展工作的農業碩士專業學位領域範疇。東北農業大學農業碩士(農村發展領域)的前身是2010年經批准設立的農業推廣碩士,2018年將方向名稱調整為農業碩士(農村發展領域)。本領域擁有農業碩士多年辦學的良好基礎,為區域農業農村領域培養了大量人才。在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下,本方向緊密結合國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對“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人才的需要,圍繞龍江區域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依託東北農業大學的農科優勢,在本學院公共管理和法學兩個學科的支撐下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具有理論、實踐方面的豐富資源,該領域現有專職教師25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講師7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1人,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優勢突出;同時,與省、市(縣)農業農村實務部門建立了密切聯繫,形成了教學、實踐、研究、服務的完備體系。
二、培養目標
農村發展領域農業碩士是與該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繫的專業學位,主要為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培養能夠掌握社會學、管理學和發展規劃等學科的農村發展理論和知識、能夠運用其中的工具和工作方法對農村發展問題進行分析和應對的實踐型、套用型和專業型的高層次農村發展專門人才。
三、研究方向
1. 農村公共管理
2. 農村社會發展
3. 農村發展規劃
4. 農業農村發展

科研課題

國家級別課題

序號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主持人
立項時間
1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雙元學習助推東北邊疆民族地區鄉村產業韌性發展研究
孫良順
2022
2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新時代地方政府制度執行力運行機理及提升路徑研究
程鏑
202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東北耕地資源富集型貧困縣域人—地—業系統耦合機理與協調發展研究
李冬梅
2021
4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東北黑土區耕地輪作的主體協同及制度最佳化研究
杜國明
2021
5
中國科學院
鄉村振興質量提升規劃技術集成與典型區示範
杜國明
2021
6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黑土地耕地質量多尺度天空地立體監測技術與預警系統
杜國明
2021

省部級課題

序號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主持人
立項時間
1
教育部產學研項目
行政管理虛擬仿真實訓平台建設
劉韜
2022
2
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項目
東北黑土區耕地保護的主體協同與制度最佳化研究
李全峰
2022
3
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政務短視頻對龍江形象的建構研究
劉莉群
2022
4
黑龍江省教育廳
高等農業院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陰玥
2022
5
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法律保護問題研究
劉慧萍
2022
6
黑龍江省教育廳
農科院校“職業提升型”法律碩士實踐能力培養研究培養
劉慧萍
2022
7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項目
國家安全視域下中俄數據跨境流動法律規制研究
徐玉梅
2022
8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
新發展階段黑龍江省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實現路徑研究
何宏蓮
2022
9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
哈長城市群城鎮化與基礎設施協同建設路徑研究
趙映慧
2022
10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面向一流專業建設的土地整治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研究
張娜
2022
11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
人口流失衝擊下黑龍江省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績效提升研究
郭珍
2022
12
黑龍江省教育廳
創新創業教育與行政管理專業教育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程鏑
2021
13
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課題
黑龍江省環境空氣污染物減排與碳減排協同策略研究
陳懷宇
2021
14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
縣域內農民工就地市民化的行為及制度安排-以黑龍江省為例
才正
2021
15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
黑龍江鄉村振興的實現機理闡釋與實踐經驗研究
郭珍
2021
16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短期效率與長期適應性”悖論下的黑土耕地保護助推策略研究
郭珍
2021
17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70批面上資助
不同農業經營主體對耕地利用轉型作用機制差異性研究
李全峰
2021
18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
紅色文化傳承視域下黑龍江革命遺址保護利用的法治保障研究
劉慧萍
2021
19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黑龍江省土地經營權流轉有效實現的法治保障研究
劉兆軍
2021
20
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
鄉村振興視閾下黑龍江省實現鄉村善治的路徑研究
司靜波
2021
21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
家庭決策偏好視角下農村相對貧困引導式治理策略研究
孫良順
2021
22
農業農村部
農墾國有農用地所有權委託代理制度研究
劉慧萍
2021

其他級別課題

序號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主持人
立項時間
1
東北農業大學東農學者計畫“學術骨幹”項目
多元農業經營主體參與下耕地質量保護路徑選擇與提升政策研究
李全峰
2022
2
黑龍江省法學會研究課題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現實路徑研究
徐玉梅
2022
3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
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委託代理模式研究
郭欣欣
2022
4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編制
杜國明
2021
5
東北農大學術骨幹項目
黑土區農田土壤水時空動態變化機制及主控因素研究
郭欣欣
2021
6
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
綠色食品智慧財產權依法保護研究
劉慧萍
2021
7
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
哈爾濱市“三農”及鄉村振興立法規劃研究
劉慧萍
2021

實驗實習

實驗中心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實驗中心負責學院相關實驗課程、平台建設與運行保障等工作,為提升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學院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水平提供重要支撐。
實驗中心圍繞傳統與現代測量、遙感大數據分析、國土空間規劃、公共管理分析決策、模擬法庭實訓等內容和需求,積極開展儀器設備和專業軟體套用、相關硬體和條件配套服務。中心現有教師4人,負責維護各類實驗教學空間15處、各類軟硬體1500餘台套(件),承擔10餘個專業的相關實驗課程(人均600學時以上)。同時,中心教師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指導活動,與專業教師密切配合帶領學生參加各類專業競賽,在教育部公共管理教指委全國大學生土地國情調查大賽、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大學生自然資源科技作品大賽、“挑戰杯”黑龍江省賽、黑龍江省高校大學生測繪技能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同時,實驗中心發揮專業和技術優勢,在省級重點平台——黑龍江省土地遙感大數據工程技術中心建設中承擔關鍵任務。
伴隨學院的快速發展,實驗中心將不斷強化自身功能,高質量助力學院、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力爭建設成為管法特色明顯、業內領先的示範中心。

實習基地

序號
專業領域
土地資源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土地整治工程專業實習基地
1
黑龍江省時代資源環境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2
黑龍江省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3
中躍東源集團有限公司
4
黑龍江源泉國土資源勘查設計有限公司
5
黑龍江壹張圖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6
齊齊哈爾市國土資源勘測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7
黑龍江華睿智慧國土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8
黑龍江北斗地價評估有限公司
9
哈爾濱市大地勘察測繪有限公司
10
黑龍江眾鼎測繪有限公司
11
齊齊哈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2
黑龍江精臻科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3
哈爾濱市遠東土地估價規劃事務所
14
中社科(北京)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15
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6
黑龍江省第九地質勘察院
17
南京國圖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18
黑龍江政通規劃諮詢有限公司
19
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
黑龍江省鼎越土地地理信息工程評估諮詢有限公司
21
黑龍江省本原國土資源勘測規劃技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序號
專業領域
行政管理、法學、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基地
1
哈爾濱市香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
哈爾濱市香坊區委政法委
3
哈爾濱市呼蘭區委政法委
4
哈爾濱市阿城區委政法委
5
哈爾濱市雙城區委政法委
6
五常市委政法委
7
尚志市委政法委
8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農墾分院
9
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檢察院
10
黑龍江省訥河市人民檢察院
11
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12
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法院
13
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
14
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15
黑龍江省公安廳法制總隊
16
黑龍江孟繁旭律師事務所
17
黑龍江三維律師事務所
18
黑龍江宏典律師事務所
19
北京大成(哈爾濱)律師事務所
20
北京市京師(哈爾濱)律師事務所
21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
22
雙鴨山仲裁委員會
23
黑龍江省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24
黑龍江省希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25
哈爾濱第一專科白魚泡醫院

院標說明

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一、院徽由圓形、三角形、公共管理與法學院中英文、麥穗、天平、書本、土地、星星、NEAU等元素組合而成。
二、院徽整體為圓形,標示有學院的中英文名稱,代表著明理、善治、崇法、厚德的學院精神,象徵著學院是具有公共管理與法學特色的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基地、社會服務基地。
三、院徽內部上為天(星星)、下為地(土地),中間為社會,即公共治理與法學的存在空間。天平,即體現為“眾”,彰顯公共管理追求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理念;也體現為“平”,彰顯法學倡導的“秩序與公正”。兩本書疊加成知識平台、承載著公眾公平,象徵著公共管理與法學兩個學科有機融合、相互支撐,共築公共之理、善治之學。
四、下方的“土地”及“1956”,既寓意學院歷史源遠流長,創辦於1956年的全國第一個土地規劃專業是學院專業之始,是學院專業發展與學科建設的根基;也寓意“地者,政之本也”,學院各項工作務必求本務實,立足農業大學、突出“三農”特色。上方的“星星”,既寓意著學院教師星光璀璨、大師雲集,也寓意著畢業生滿園桃李、四海芬芳、熠熠生輝;麥穗象徵著學院各項事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成果豐碩。
五、院徽中心的背景文字“NEAU”是所在學校“東北農業大學”的英文簡寫,是學院及全體師生所依託的平台。
六、院徽標準色為藍色,代表著包容、寧靜、深邃、智慧,象徵著學院各學科之間、各專業之間、各教師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包容,共同承載著學院的美好未來和開闊前景。
七、整體上,院徽外形簡潔美觀,內涵豐富,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展示了學院學科構成與專業特點,彰顯了學院現實基礎與發展目標,突出了學院學術氣質與精神追求。

黨建工作

學院黨委

學院黨委委員
閆清波
黨委書記
馬 濤
黨委副書記
杜國明
組織委員
劉兆軍
統戰委員
程鏑
宣傳委員
黃善林
黨委委
劉慧萍
黨委委員

學院團委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掛在黨委下面)是在學院黨委和校團委領導下,圍繞學院黨委中心工作,結合學院全體青年特點,團結青年、引領青年、服務青年的先進青年組織。團委是學院聯繫黨和青年學生的橋樑和紐帶,肩負著服務學院工作大局、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工作任務。以“建設青年身邊的共青團”為主方向,緊緊圍繞“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樑、從嚴治團”四維工作格局,始終把握思想政治引領這一核心任務,堅持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學院發展和高水平農業大學建設注入蓬勃生機與活力。

工會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工會是隸屬於學校工會的二級工會,下設工會小組8個,有工會會員94人。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工會在校工會和學院黨總支的領導下,在各基層工會小組的大力支持下,以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為宗旨,緊緊圍繞學校改革和學院發展的總目標,結合自身特點,強化自身建設,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積極推進學院信息公開工作,履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職能;認真履行工會職責,關懷職工冷暖,維護會員合法權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建設教職工之家,在緊張工作之餘活躍會員課餘生活,提高了教職工綜合素質、推進了學院文化建設;先後組織會員,積極參與校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今後工會工作中,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工會將繼續認真履行工會的職能,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為學校和學院發展和建設做好服務保障。
附:組織機構
工會主席:馬濤
女工委員:聶嬰智
生活委員:劉文德
組織委員:張娜
文體委員:盧賀
宣傳委員:高艷紅
兩辦工會小組長:張曲薇
土地資源管理系工會小組長:王志華
法律系工會小組長:陳鵬
社會工作系工會小組組長:馬永方
土地整治工程系工會小組組長:馬辰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系工會小組組長:向長玉
行政管理系工會小組組長:高艷紅
實驗中心工會校組長:王洪彥

輔導員簡介

馮瑤瑤,女,漢族,1981年6月生,200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7月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現任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書記。
劉文德,男,漢族,1987年5月生,201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3年7月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現任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辦公室主任,負責學院2022級學生工作,同時擔任本科第三學生黨支部書記。
王炳儒,男,漢族,中共黨員,講師,碩士學歷,2014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書記,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書記。
彭永濤,男,漢族,碩士學歷,博士在讀,1991年7月生,201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7月碩士畢業於蘭州大學俄語專業,現於黑龍江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現任公共管理與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輔導員,同時擔任本科生第二學生黨支部書記,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站指導教師。
王凱,男,漢族,1992年11月生,201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20年7月畢業於燕山大學文法學院公共管理專業。現任公共管理與法學院2020級輔導員,同時擔任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書記,院學生會秘書長,院社團聯合會、大學生法律服務中心指導老師。
徐日彤,女,漢族,1995年12月生,201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21年6月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現負責學院2021級本科生學生工作,同時擔任本科生第四黨支部書記,學院青年傳媒中心、學生黨務中心指導教師,兼任學校大學生職業發展中心生涯諮詢師。

學生組織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校院黨委、校團委的領導下,圍繞學院黨委中心工作,以團務工作為主,結合學院團員青年特點,肩負團結青年、引領青年、服務青年職責的先進學生組織。立足於加強班團組織建設、引領青年思想、服務青年成長、營造良好校園文化的本職工作。現有團員1590人,團支部61個。一直以來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秉承博學篤行、明德親民的東農校訓,強化頂層設計,打磨細節,追求極致,打造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積極構建“三力一度兩保障”工作格局,切實發揮好學院團委對青年學生的組織力、引領力、服務力,不斷提高學院共青團工作的大局貢獻度,全面深化團的改革,全面從嚴治團,切實發揮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煥發學院全體學生昂揚向上的時代風貌。
學院團委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學院廣大青年團員特點,拓寬思想宣傳和價值引領渠道。紮實推進共青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在規範開展團員教育、管理、監督,認真做好“三會兩制一課”、“智慧團建”、“青馬工程”、“團務培訓”等工作的基礎上,組織觀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會議精神,熱烈討論會議內容與自身感悟;開展“今朝君歸花盛開,疫後有你更精彩”、“振興東北,從我做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等系列主題活動數十次,著力引導青年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學院團委積極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強化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和志願服務精神。結合學科優勢,發揮研究性思維,緊扣時代主題,結合鄉村振興、社會觀察、青春築夢、關愛幫扶等內容,組織青年學生開展社會實踐。自學院成立以來,組建社會實踐隊伍500餘支,參與度達91.2%,實踐地涉及8省20市36縣。
學院團委積極探索“學創融合”的雙創育人模式,積極組織青年學生參與網際網路+、挑戰杯、sipt等相關創新創業競賽。依託學院優勢、專業特色開展不動產評估、模擬法庭大賽,切實增強雙創育人輻射面,提升青年學生的創新思維。自學院成立以來,我院青年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榮獲國家、省級獎勵100餘項,sipt結題率達100%。
在未來,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全力推動共青團的各項工作,將不斷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銳意進取、紮實工作,把初心和使命落到工作點滴之上,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會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會是在學院黨委領導下、團委指導下,由主席團成員日常統籌規劃下的由綜合辦公室、學業發展部、學生服務部、思政研究部、監督調研部、第二課堂活動部六個部門組成的總人數不超30人的學生自我服務組織。自學生會成立以來,始終以服務全院同學為目標,以引領為根本,秉承著砥礪前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態度,開展了:“我為同學做件事”、“迎新晚會”、“校園十佳歌手”、“上車餃子聯誼會”、“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學院品牌活動,輔助學院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學風建設工作,積極促進學院同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切實發揮著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會“同學之家、師生之橋”的積極作用。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社團聯合會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簡稱“管法社聯”。管法社聯現設有辦公室、活動部、外務部、宣傳部、文體部五個部門;下轄法律服務中心、社會工作協會、測繪工程協會、行政管理協會;統一管理學院男籃、女籃、男排、女排、男足、春訓隊、禮儀隊、舞團、辯論隊九支隊伍。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為同學們營造精彩的第二課堂,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宗旨,正確引導學院各學生社團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活動,同時積極適應新的變化與發展,努力在文化、思想、學生服務與工作等方面不斷做出新的貢獻,爭取將自身打造成為一個優秀的社團服務、管理和代表機構。代表活動有:“夢想21天”、新生遊園、新生素質拓展活動、東農演說家、三行情書等。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黨務中心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學生黨務中心是在學院黨委領導和具體指導下,為學生黨建工作服務的學生組織。踐行“全心全意服務同學”的發展宗旨,堅持按章辦事、分工明確。致力於提升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辦公室負責制定、落實黨務中心工作計畫,完善黨務中心工作的各項制度。維護更新管理黨員系統,進行新生與畢業生黨團關係轉接工作;對內部成員進行管理、培訓及相關會議的準備工作;製作各類黨員情況統計表、學生黨員通訊錄等。聯繫各學生黨支部,完成各學生黨支部的信息統計和匯總等相關工作;收繳學生黨員黨費。
培訓部負責學院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活動以及發展對象培訓活動,對培訓過程中的一系列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統計、匯報、整理與報備;維護與管理黨員信息系統;研究並制定學生黨員思想教育活動主題,對學生黨員進行不定期考核;指導監督各學生黨支部組織開展工作。
網宣部作為學生黨建對外的視窗,承擔學生黨建微信平台的宣傳工作。主要負責宣傳報導學生黨建工作的最新動態和各項活動成果,配合學院黨委做好對學生黨員思想教育的宣傳和引導。及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或搭建載體平台,展示學生黨員的精神風貌,提高黨務工作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組織部作為聯繫學院黨委和各個黨支部之間的中轉站。主要負責管法學院每一位學生黨員的各項材料填寫、審查、整理、保存工作,同時監督各支部的審查、接收發展對象流程,組織學生黨員在預備期內的學習工作。督促各支部召開民主生活會,有效的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同時負責黨團工作銜接,以此進一步完善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的組織機構。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青年傳媒中心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青年傳媒中心是東北農業大學的院級學生組織,以服務管法,面向東農為宗旨,堅持“想你所想,為愛發聲”工作原則,是管法學院面向學校、社會宣傳的唯一平台和視窗,承擔著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團委、學生會、社聯、黨務中心、青站等學生組織的網路宣傳任務,致力於打造優質宣傳平台,傳遞管法青年之聲。公共管理與法學院青年傳媒中心由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輔導員徐日彤老師指導組織日常工作,下設主席團以及新聞記者團、視覺效果部、網路媒體部和綜合事務部四個部門。
主席團由主席和副主席組成,負責制定年度工作計畫,統籌組織青媒的各項活動和主要工作;協調青媒各部門關係,促進各部門相互配合、共同開展工作;督促各部門完成各自的工作,並及時向指導老師匯報,做好交流溝通工作,對整個組織的發展起帶頭作用。
新聞記者團負責學院微信公眾號的推送稿的文字編輯和學院人物專訪等工作,為大家提供與校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信息,並開辦多個公眾號專欄,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成功舉辦了“我和國旗合個影”、“芝蘭學子”等活動。
視覺效果部負責學院各項活動宣傳和攝影工作,重大活動的前期宣傳視頻工作,在學院會議、演出等活動中,負責照片的拍攝、錄像、製作視頻、H5等。成功舉辦了“日出印象主題攝影”、“發揮想像,自由創意--我的漫畫我做主”等活動。
網路媒體部負責稿件的排版工作,管理並運營青媒的公眾號,參與審查製作推送和網路平台的維護。成功舉辦了“我的冬奧記憶”、“打卡生活,記錄點滴美好”plog打卡等活動。
綜合事務部負責內部學生幹部的人事管理、考勤考核,大型活動的策劃案撰寫以及青媒各類活動加分單的統計與製作,綜合協調青媒內部各項事務。成功舉辦了“又是一年畢業季”、“推廣國語,喜迎二十大”古詩詞鑑賞等活動。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站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站,簡稱管法青站。是由我院志願從事社會公益與人文關懷的大學生組成。管法青站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堅持“立足校園,服務社會”的方針,以培養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志願服務為己任,組織開展各層次,各領域的多項志願服務活動,是廣大熱衷公益,奉獻愛心的青年大學生的廣闊舞台。管法青站自2019年成立至今累計服務時長35870餘小時。未來,管法青站將不斷開拓自我,力求打造一個服務青年全面發展,推動志願者事業發展的優秀組織。

近五年課題統計

序號
課題負責人
課題名稱
起止年月
1
郭欣欣
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委託代理模式研究
2022.10-2023.06
2
高艷紅
黑龍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人才評價和激勵研究
2022.09-2029.09
3
呂武
黑龍江省郵政業發展規劃編制
2022.07-2025.12
4
程鏑
黑龍江省交投集團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2022.07-2023.03
5
黃善林
三江平原普通農區黑土地保護與智慧農業保障機制研究
2022.06-2024.05
6
柳清
望奎縣部分村莊規劃資料庫建設和維護
2022.06-2023.06
7
張慧
望奎縣部分村莊規劃資料庫建設和維護
2022.06-2023.06
8
林佳
望奎縣部分村莊規劃資料庫建設和維護
2022.06-2023.06
9
劉慧萍
齊齊哈爾市紅色文化遺產公益訴訟保護研究
2022.05-2023.05
10
趙映慧
白漿土耕地遙感提取與地力提升對策研究
2022.05-2022.12
11
黃善林
扎賚特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編制
2021.4-2021.12
12
高鳳傑
穆稜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監測方案與工作方案
2021.12-2022.06
13
劉慧萍
哈爾濱市“三農”及鄉村振興立法規劃研究
2021.09-2022.09
14
程鏑
智慧黨建系統信息架構設計
2021.09-2021.12
15
劉慧萍
綠色食品智慧財產權依法保護研究
2021.09-2021.12
16
程鏑
哈爾濱市政務服務事項對標全國最優標準改革第三方評估
2021.08-2021.12
17
杜國明
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編制
2021.07-2021.12
18
薛睿
哈爾濱中心城區典型片區肌理形態模式發展研究
2021.06—2024.06
19
趙映慧
鶴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城鄉融合發展專題、區域協同專題研究
2021.06-2023.05
20
李全峰
拜泉縣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
2021.06-2021.12
21
蘇安玉
智慧農業示範區農業土壤分層分析
2021.05-2024.05
22
劉慧萍
農墾國有農用地所有權委託代理制度研究
2021.05-2021.12
23
張漢松
創新哈爾濱新區產業及找重大產學研用地供應機制的研究
2021.03—2023.03
24
高鳳傑
遷西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報告
2021.03-2022.06
25
郭欣欣
基於雙向匹配模型的就業信息精準匹配技術及管理諮詢
2020.12-2021.12
26
劉兆軍
鄉村治理評價指標體系驗證評估
2020.12-2021.12
27
寧靜
雲南省2020年耕地空間數據生產與測試加工
2020.12-2021.12
28
杜國明
望奎縣先鋒村、正蘭後頭村村莊規劃
2020.12-2021.08
29
劉韜
黑龍江省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評估
2020.12-2021.03
30
陰玥
哈爾濱市市本級政務服務滿意度評估
2020.12-2021.03
31
劉兆軍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管理與評估
2020.11-2022.12
32
姜芸
黑龍江省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項目
2020.11-2021.12
33
杜國明
國家精準扶貧成效第三方評估河北省評估
2020.10-2021.10
34
劉兆軍
肇東市精準扶貧工作成效調查
2020.10-2021.06
35
杜國明
黑龍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文本、說明、編寫(部分)技術服務
2020.09-2021.10
36
林佳
望奎縣寬三村、廂黃後三村村莊規劃
2020.08-2020.12
37
張慧
望奎縣村莊規劃
2020.08-2020.12
38
杜國明
2000-2020年歐洲城市擴展與城市生態結構數據產品研發
2020.01-2020.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