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東北短腸蕨
- 拉丁學名:Allantodia taquetii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綱:薄囊蕨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蹄蓋蕨科
- 屬:短腸蕨屬
- 分布區域:分布於東北(遼東半島)。韓國(濟州島)也有分布。
- 中國植物志:3(2):453
形態特徵,葉子形態,孢子形態,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夏綠中大型林下植物。根狀莖橫臥,先端被伏貼的卵狀披針形褐色鱗片。
葉子形態
能育葉長達70厘米,直徑約8毫米,基部褐色並貼生極少的與根狀莖上相同的鱗片,上部為禾稈色,上面有深縱溝2條;葉片三角形,長達70厘米,基部寬約60厘米,羽裂漸尖的頂部以下二回羽狀一小羽片羽狀深裂;側生羽片達8對,互生,斜展,柄長達4厘米,基部褐色向上部為禾稈色,基部一對最大,闊披針形,長達40厘米,寬達17厘米,向基部稍狹,先端羽裂漸尖,基部截形;小羽片達15對,互生,稍斜展,柄長達4毫米,披針形,長達9厘米,寬達2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不對稱,心形,兩側羽狀深裂;小羽片的裂片達12對,平展,三角狀或鐮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寬約4毫米,向頂部稍狹,先端漸尖或近鈍圓形,基部下側一片特大,邊緣有粗鋸齒,最下1至2對近分離,向上部的彼此以狹翅相連;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可見,羽狀,在小羽片的裂片上小脈可達8對,多為二叉,斜向上。葉薄才智,乾後近膜質,淡褐色,上面,中肋下面疏被淺褐色腺體;葉軸及羽軸禾稈色,上面有淺縱溝。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線形,長達3毫米,在小羽片的裂片上達6對,由小脈基部向上達小脈長度的2/3,基部上側1條有時雙生;囊群蓋線形,淡褐色,薄膜質,宿存。孢子圓腎形,周壁表面有較密的刺狀紋飾。
生長環境
東北短腸蕨生長於山地林下。
分布範圍
東北短腸蕨分布於東北(遼東半島)。韓國(濟州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韓國(濟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