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沙塵的跨太平洋傳輸及對葉綠素濃度影響的研究

《東亞沙塵的跨太平洋傳輸及對葉綠素濃度影響的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王文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亞沙塵的跨太平洋傳輸及對葉綠素濃度影響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文彩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沙塵氣溶膠在地球氣候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對氣候及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一直是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研究的焦點和難點之一。然而由於受探測手段等的限制,很難準確獲得沙塵在海洋地區的沉降通量,並且針對不同來源的沙塵氣溶膠對不同海域葉綠素濃度影響的系統性研究比較缺乏。因而,本項目擬利用2006~2014年地面台站沙塵觀測資料,及美國A-Train衛星集群中部分主、被動衛星觀測資料,結合HYSPLIT模式,確定東亞沙塵沉降到太平洋的主要海域,計算各海域沙塵沉降通量並分析其時間變化特徵。以葉綠素濃度作為生態指標,探討不同來源及傳輸路徑的沙塵對不同海域初級生產力的影響,明確不同海域浮游植物生長對沙塵輸入的回響時間。本項目的實施將豐富海洋地區沙塵沉降通量的研究,為進一步加深理解沙塵氣溶膠在海洋生態系統及全球碳循環中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礎。

結題摘要

沙塵氣溶膠在地球氣候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對氣候及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一直是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研究的焦點和難點之一。然而由於受觀測手段等的限制,很難準確獲得沙塵在海洋地區的沉降通量,並且針對不同來源的沙塵氣溶膠對不同海域葉綠素濃度影響的系統性研究比較缺乏,本項目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申請的。本項目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是基於長時間序列多源衛星數據、NCEP再分析數據和HYSPLIT模式等,提出一種改進的識別沙塵氣溶膠的方法;獲得東亞沙塵氣溶膠自源區長距離傳輸到太平洋過程中的沉降特徵;探討沙塵氣溶膠對不同海域葉綠素濃度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層色比小於0.76可有效的識別沙塵氣溶膠;春季沙塵氣溶膠的輸出和沉降量要大於夏季;在不同的海域,影響海洋初級生產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一般來說,葉綠素濃度對沙塵沉降的回響時間在3天左右。沙塵氣溶膠通過營養鹽的輸送,促進了某些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長,進一步對碳循環產生影響。這些研究成果對於準確評估氣溶膠對全球碳循環的影響提供了一些參考,也為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和實行漁業生產農牧化等提供了資料。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