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太平洋語言的基本詞及與印歐語的對應》是201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亞太平洋語言的基本詞及與印歐語的對應
- 作者:吳安其
- 出版時間:2016年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119559
《東亞太平洋語言的基本詞及與印歐語的對應》是201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東亞太平洋語言的基本詞及與印歐語的對應》是201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作者認為數萬年以來亞歐大陸主要有中亞和西伯利亞兩條人群相互間遷徙的通道,有人數較多的數次遷徙。印歐語和東亞語言一些農業文明相關詞的對應說...
二 語言的演變和傳承 三 人稱代詞的分布和語言的遷移 東亞語言的歷史關係 一 阿爾泰語的歷史 二 南島語的歷史 三 漢藏語的歷史 四 南亞語的歷史 五 東亞太平洋語言的語音和形態 商周漢語的詞源關係 一 商周漢語的語言文化背景 二 商周漢語基本詞的詞源關係 三 漢語和印歐語基本詞的對應 亞歐語言的歷史關係 一 ...
本書改進了編輯距離算法,並通過印歐語和藏語方言驗證了改進算法在語言相似關係計量研究中的可信性、有效性和客觀性,並將該算法套用於東亞-太平洋區域語言相似關係研究中,對東亞-太平洋區域語言之間關係做出了科學的測定和分類。本書方法是傳統語言學研究的有益補充,也為語言計量研究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本書對東亞-...
而亞洲大陸則不同,他們是農耕型語言,其發展是以緩慢的同化為基礎,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漸漸波及周圍。因此用比較法來構擬祖語是很困難的。作者以東亞語言為例證指出,印歐語比較法,習慣上總是先從據認為最穩定的數詞著手,而東亞各語言的數詞卻最浮動,且受著漢語的強力滲透。比如越南語,能數到9999,一...
其中印歐語系分布最廣,使用人數約20億,包括英語、德語、西班牙語、俄羅斯語、印地語、孟加拉語等主要語種。漢藏語系的使用人數也逾10億,漢語、泰語、緬甸語等均屬此系。各種同源的語系在音韻、語根、辭彙等方面具有共同的語言特徵,同時同種語言內部由於語音、語法、語彙的多種變化,又可形成各種地方的民族方言。研...
在漢語裡地位類似印歐語主謂結構的基本物,從一般指號學意義上講,是“所指”和“所以指”的耦合(signifié-signifiant coupling),在語言學意義上是“所謂”和“所以謂”的耦合(that predicated - that predicates coupling)。印歐語主謂結構是“以續為本,續中有對”,漢語不僅是句子,大到語篇,小到短語,都...
從語言的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發展歷史 19世紀時,歐洲的比較學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種語言,發現有些語言的某些語音、辭彙、語法規則之間有對應關係,有相似之處,便歸為一類,稱為同族語言;由於有的族與族之間又有些對應關係,...
而梵語中複合辭彙多而且較長,書寫時又要基本上連在一起,連寫時字母要變成連寫形式,加上中間的變音。語法 梵語語法與其他古代印歐語言(如拉丁語與希臘語)語法相似,屈折變化繁複。名詞有三種性(陽性、陰性與中性),三種數(單數、雙數與複數)及八個格(主格、賓格、工具格、與格、奪格、屬格、位格與呼格)...
東支:已經滅絕,唯一已知文字的東日耳曼語支語言是哥特語。其它被認定同是東日耳曼語支的語言有汪達爾語、勃艮地語、倫巴底語和克里米亞哥特語。克里米亞哥特語被相信在18世紀之前仍然有人使用。語法 原始印歐語中的詞根元音交替現象在日耳曼語言裡還表現得很突出, 如表1。原始印歐語的單詞重音不固定,日耳曼語言的...
5.東亞及北亞地區該語系受漢藏語系中的漢語和藏語(蒙古語受藏語影響很大)影響明顯。基本特性 構詞法和形態學 阿爾泰語系各語言都是粘著語,在構詞法和形態學上有很大的共同性。以在詞根之後加構詞附加成分為派生新詞的主要手段,以在詞幹之後加語法粘附成分為形態變化的主要手段。構詞成分和語法成分都既可以是單層的...
匈牙利語言學家奧斯娃爾德·切枚例若(Oswald Szemerenyi)通過研究四種伊朗民族名稱“Scythian-Skudra-Sogdian-Saka”證明斯基泰其實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印歐同源詞,意思是“弓箭手”。希羅多德還寫到斯基泰人曾經居住在亞洲,但是在與同為塞人的馬薩格特人的戰爭中失敗而離開故鄉侵入辛梅利亞地區(Cimmeria,含土耳其、伊朗...
3.5 語言距離計算 3.6 語言距離分析 第4章 改進編輯距離算法的驗證 4.1 印歐語 4.2 漢語方言 4.3 總結 第5章 吳語徽語江淮官話分類研究 5.1 語料來源 5.2 方言語音比較及聚類 5.3 結果與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趙志靖,揚州大學,博士(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
俄國學者加姆克列利茨(T.V.Gamkrelidze)和伊凡諾夫(V.V. Ivanov)深受啟發,將印歐人的故鄉定在近東,並從語言學角度描述了吐火羅人的遷徙。同時,公元前2000年住在巴克特里亞的雅利安人帶到印度的梵語與吐火羅語都出現了非印歐語的借詞。語言學家均認為這些借詞應該很早獨立的分別進入梵語和吐火羅語中了,因為印度...
2010-6,韓語與上古漢語辭彙對應舉例,東亞人文學第17期,東亞人文學會,韓國,大邱,421-429頁。2010,漢藏緬語與印歐語的對應關係詞及其意義,《語言研究》2010第4期,23-27頁。2011-9,孔子和老子:不同的社會基礎和文化背景(黃河文明探源之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第 頁。2001 Correspondences...
研究表明人類上中古有共同的語言 西方、日本學者研究出的上中古時代的人類有一種共同的語言叫“埃斯諾特語言”,這正是糯民的語言,上中古世界是以中華糯民——漢族的前身為主體的全球性擴散。今天的漢語特別是古漢語、方言和眾多的民族語種如黔台語、侗台語、壯侗語、侗傣語、藏緬語、日本語、南業語、印歐語等等...
語言 龜茲語屬於印歐語系中Centum語組的吐火羅語方言B,用印度的婆羅米文字(Brahmi)書寫。由於在語言學分類學上吐火羅語與其近鄰—印歐語的主要東方分支Satem語組的印度-伊朗語(Indo一Iranian)的距離較遠,反而與分布於歐洲的Centum語組的拉丁一凱爾特語與日爾曼語有較近的關係,故它在印歐語分類學的研究中占有舉世...
在文化上,馬札爾人與東亞文化圈在某些方面相近。例如,匈牙利的人名命名方式是先姓,後名,最後身份,和周圍的印歐語系完全相反,和東亞民族(中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及韓國人等)同樣,順序為前姓後名。但僅此而已,並不能說明匈牙利人與東亞民族有實質性的聯繫,無論是文化還是血緣。起源 匈牙利人自稱馬扎爾人(...
使用印度語的民族幾乎都分布在南亞地區,人口約6.5億。其中主要有印度斯坦、孟加拉、馬拉地、旁遮普、比哈爾、古吉拉特和僧伽羅等民族。使用伊朗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有普什圖人和波斯、庫爾德、塔吉克、俾路支等民族。在亞洲,使用印歐語系語言的還有賽普勒斯的希臘人,以及居住在西亞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在西亞...
朱慶之指出,漢語的名詞和人稱代詞複數標記的產生是漢語語法史的重要發展,然而根據語言類型學的研究,作為典型的類標記(量詞)語言,漢語是本來不必再發展出複數標記的。他認為,漢語的複數標記並非漢語自身發展的結果,而是與印歐語發生語言接觸(印度佛經翻譯)的產物。他還講解了漢語共同語複數標記“—們”與中古時期...
SSCI或A&HCI論文40餘篇,以參與作者在Cell、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6篇,精細解析了東亞人群遺傳結構,系統性地重構了東亞人群形成史,為漢藏同源、南島與壯侗同源提供古基因組學證據,反駁了現代語言起源非洲說以及泛歐亞語的農業傳播假說,發展了印歐語的起源和擴散假說,推動了...
140.《吐火羅語在證明漢語-印歐語關係中的作用》(李艷合作),《語言科學》2011年第6期。141.《〈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校讀記》,載周祖謨《廣韻校本》(下冊),中華書局2011年。142.《語言科技文庫總序》,載《語言科技文庫》,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143.《歐亞超級語系假說:格林伯格的論證》(李艷合作)...
使用印度語的民族幾乎都分布在南亞地區,人口約6.5億。其中主要有印度斯坦、孟加拉、馬拉地、旁遮普、比哈爾、古吉拉特和僧伽羅等民族。使用伊朗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有普什圖人和波斯、庫爾德、塔吉克、俾路支等民族。在亞洲,使用印歐語系語言的還有賽普勒斯的希臘人,以及居住在西亞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在西亞...
考古學發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東亞尚未有遊牧與農耕之分,正是夷創造了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夏或戎狄引進了青銅時代遊牧文化。體質人類學研究表明夷屬蒙古人種,可能來自南亞,部分夏或戎狄屬印歐人種,來自中亞。語言學研究表明漢語、韓語、日語是典型的混合語:夷語或華澳語是底層,夏言或印歐語是表層。夷...
8.新喀里多尼亞和太平洋其他地區 9.東南亞和馬達加斯加 二 古南島文化的分布 1.台閩粵地區 2.東南亞島嶼地區 3.太平洋地區 三 南島人的遷徙 1.早期的遷徙 2.後期的遷徙 四 遺存的語言證據 1.南島語的數詞 2.大陸語言的南島語底層 第二章 早期的比較研究 一 南島語研究史 1.早期的研究 2.近期的研究 二 ...
維達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受鄰族影響較大,印度的貢德人使用達羅毗荼語系語言,斯里蘭卡的維達人使用印歐語系語言,印度尼西亞的庫布人使用南島語系語言,蒙達人和馬來半島的塞諾伊人則使用南亞語系語言。維達人的基因和大洋洲的棕色人種相似,但外貌有較明顯的差異,一般認為維達類型是棕色人種中最早出現的,亞洲的維達類型人群...
考古學發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東亞尚未有遊牧與農耕之分,正是夷創造了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夏或戎狄引進了青銅時代遊牧文化。體質人類學研究表明夷屬蒙古人種,可能來自南亞,部分夏或戎狄屬印歐人種,來自中亞。語言學研究表明漢語、韓語、日語是典型的混合語:夷語或華澳語是底層,夏言或印歐語是表層。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