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評詞俗稱小書,是浙江杭州市的傳統說唱藝術,是用杭州方言又說又唱地講述故事的一種曲藝,屬彈詞類。流行於杭州、餘杭、蕭山、桐廬、紹興、諸暨等地。
2008年杭州評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杭州評詞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 Ⅴ-52
- 遺產類別:曲藝
- 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
歷史源流,表演形式,書目,傳承意義,
歷史源流
杭州評詞形成於明末淸初,系由南詞演變而成,當時稱“文書”。又因它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琴書”。
該曲種從清中葉開始興旺,清末民初藝人多達八十餘名。
民國四年(1915)成立“評詞普育社”和“評詞廣裕社”,並形成了數家藝術流派。
1958年,杭州評詞藝人全部加入杭州曲藝團。
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杭州評詞的演出仍很活躍;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尚有兩三位藝人演出。當下,卻僅存兩位八十多歲的老藝人了。
表演形式
杭州評詞形式,以一人說、表、拉、唱為主。說表時以扇子、手帕作道具,唱時伴以胡琴,唱東鄉調,七字句。
書目
杭州評詞的三十多部長篇傳統書目,與其他彈詞類曲種的書目大致相同。但故事發生地主要在杭州的《白蛇傳》等書目,情節、細節有別於其他曲種和戲曲的演出本,頗有杭州地域特色;還有《紅蛇傳》、《青蛇傳》等獨特書目;又有許多特有的、反映杭州風土人情的“提唐詩”(即開篇)。傳統書目取材大都為深閨愛情、才子佳人。如《雙珠鳳》、《珍珠塔》、《黃金印》、《白蛇傳》、《粉妝樓》、《白鶴圖》、《雙金花》等,一部書少者可說十五天,多者可達一月。創作新書有《苦菜花》、《平原槍聲》等。
傳承意義
杭州評詞歷史悠久,其演出形式、說唱伎藝、唱腔和伴奏音樂以及書(曲)目,在中國彈詞類曲藝中都是獨具一格的,很有保護、傳承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