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2017年09月10日,一個低壓區在
帛琉北方海面上生成。
強颱風杜蘇芮 衛星雲圖2017年09月10日01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7W。
2017年09月10日1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未來24小時內形成為
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LOW”(低)。
2017年09月11日0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MEDIUM”(中)。
2017年09月11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
熱帶低壓,繼而在09時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2017年09月11日11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發出預報。
2017年09月11日17時30分,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表示這個預報中的低壓區已在其責任範圍內發展為熱帶低壓,對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並命名為Maring。
2017年09月12日03時15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未來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2017年09月12日0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1W。
2017年09月12日14時,中央氣象台視其結構良好,率先將其升格為
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2日17時,第18號颱風“泰利”中心位於距離浙江舟山市東南方向約1050千米的洋面上。其中心位於海南文昌東偏南方1130千米的呂宋島西部陸地,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8帕,七級風圈半徑150—170千米。
2017年09月12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719,並命名為“杜蘇芮”。
2017年09月14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4日05時,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4日0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1
2017年09月14日5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
颱風。
2017年09月14日14時加強為超強颱風,位於浙江象山東南方約335千米的東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
2017年09月14日21時,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颱風。
2017年09月14日夜間開始轉向偏北方向沿浙江東部近海北上。
2017年09月14日夜間到15日早晨,“杜蘇芮”掠過海南南部海面。
2017年09月15日08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2017年09月15日登入後12時15分,“杜蘇芮”以強颱風級在越南北部沿海登入。“杜蘇芮”的
風眼填塞,對流逐漸衰弱,強度有所下降。
2017年09月15日17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
2017年09月15日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與此同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6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6日05時,中央氣象台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6日08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2017年09月16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2017年09月16日17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並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預警預報
中央氣象台
2017年09月11日11時,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發出預報。
2017年09月12日14時,視其結構良好,率先將其升格為
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4日05時,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5日08時,升格為強颱風。
2017年09月15日17時,降格為颱風。
2017年09月16日05時,降格為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6日08時,降格為熱帶低壓。
2017年09月16日17時,對其停止編號,並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日本氣象台
2017年09月11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
熱帶低壓,繼而在09時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2017年09月12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719,並命名為“杜蘇芮”。
2017年09月14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4日21時,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颱風。
2017年09月16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2017年09月16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路徑
2017年9月12日第18號颱風“泰利”已於昨天(11日)晚上加強為颱風級,12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我國台灣省宜蘭縣東偏南方大約104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0.8度、東經131.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60—310千米,十級風圈半徑60—100千米。
“泰利”以每小時25—30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增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15—17級,48—60米/秒),逐漸向浙閩沿海靠近,並於14日夜間到15日早晨在在福建北部到浙江一帶沿海登入(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3—14級,38—45米/秒),但不排除15日在浙江近海北上、以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動的可能。
另外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熱帶低壓的中心12日早晨5點鐘位於菲律賓馬尼拉以東大約205千米的洋面上,就是北緯14.7度、東經122.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6米/秒),中心最低氣壓1002百帕。
該低壓以每小時15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有可能在未來12小時內發展為2017年第19號颱風, 並於12日早晨進入南海東部海面。
大風預報:12日08時到13日08時,東海南部、台灣海峽、台灣以東洋面有6—7級大風,台灣以東洋面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8—9級。另外南海東部也有6—7級大風,部分海域陣風8—9級。
颱風影響
客運影響
受2017年19號颱風“杜蘇芮”影響,粵海鐵路對進出島旅客列車開行方案進行了調整,從2017年9月13日起至16日進出島旅客列車改由廣東廣州、廉江等地始發、終到,海南環島高鐵動車組開行暫未受影響。
颱風杜蘇芮9月12、13日北京西開往三亞方向的Z201次旅客列車運行至廣州站終止,不再開往三亞方向。9月13、14日三亞開往北京西方向的Z202次旅客列車分別改為9月14、15日在廣州站始發,同時三亞—廣州間Z202次停運。
9月12、13日哈爾濱西開往海口方向的Z114/1次旅客列車運行至廣州站終止,不再開往海口方向。9月14、15日海口開往哈爾濱方向的Z112次旅客列車改為9月15、16日在廣州站始發,同時海口—廣州間Z112次停運。
9月13、14日長沙開往海口方向的K1167次旅客列車運行至佛山站終止,不再開往海口方向。9月13、14日海口開往長沙方向K1168次旅客列車分別改為9月14、15日在廣州站始發,同時海口—廣州間K1168次停運。
9月12、13日長春開往三亞方向的Z384/5次旅客列車運行至廣州站終止,不再開往三亞方向。9月14、15日三亞開往長春方向的Z386次旅客列車改為當日在廣州站始發,同時三亞—廣州間Z386次停運。
9月12、13、14日鄭州開往海口方向的K457次旅客列車運行至塘口後改為到湛江站終止,不再開往海口方向。9月14、15、16日海口開往鄭州方向的K458次旅客列車改為當日在廉江站始發,同時海口—廉江間K458停運。
9月12、13日上海南開往海口方向的K511次旅客列車運行至佛山站終止,不再開往海口方向。9月13、14日海口開往上海南方向的K512次旅客列車分別改為9月14、15日在廣州站始發,同時海口—廣州間K512次停運。
海南環島高鐵動車組開行暫未受影響。
浙江
14日浙江北部沿海、上海、海南、廣東西部沿海、廣西沿海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浙江沿海甬江及太湖杭嘉湖地區等河流出現明顯漲水,部分中小河流超警。而第18號颱風“泰利”中心位於距離浙江舟山市東南方向約1050千米的洋面上。“泰利”以25千米—30千米的時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動,14日夜間到15日早晨擦過浙江近海,以後轉向東北方向,對廣東省無直接影響。
菲律賓
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熱帶低壓已於12日下午在呂宋島南部陸地加強為2017年第19號颱風“杜蘇芮”,下午5點其中心位於海南文昌東偏南方1130千米的呂宋島西部陸地,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8帕,七級風圈半徑150—170千米。
越南
颱風“杜蘇芮”在越南中部地區登入,強降雨引發洪災,造成8人死亡,28人受傷,疏散人口超過7.9萬人。
華南
受“杜蘇芮”外圍雲系影響,13日廣西沿海、廣東西部沿海、海南等地部分地區降了中雨,局部大到暴雨,最大點雨量廣東陽江白土93毫米,海南南渡江上游、廣東沿海鑒江等中小河流出現小幅漲水,均低於警戒水位。海南中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50~110毫米),海南昌化江、萬泉河,廣東、廣西沿海等河流出現明顯漲水,部分中小河流超警。
據民政部網站訊息,海南省民政廳報告,受2017年第19號颱風“杜蘇芮”影響,2017年9月15日以來,海南省部分地區遭受颱風災害。截至2017年9月18日9時統計,三亞市吉陽、海棠、天涯等4個縣(區)和瓊海、文昌、萬寧等7個縣(市)21.6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6千萬平方米,其中絕收100餘萬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近5900萬元。
“杜蘇芮”以每小時15—20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於12日夜間進入南海東部海面,以後強度明顯加強,最大強度可達颱風級到強颱風級(13—14級,38—45米/秒),逐漸向海南到廣東西部一帶沿海靠近。受其影響,12日20時到13日20時,南海東部海域有6—7級大風,其中南海中東部部分海域風力可達8—9級,陣風10—1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