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與地域文化》是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葛景春、胡永傑、隋秀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甫與地域文化
- 作者:葛景春、胡永傑、隋秀玲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 頁數:58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7-7897-5
- 關鍵字:杜甫|地域文化|中原文化
《杜甫與地域文化》是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葛景春、胡永傑、隋秀玲。
《杜甫與地域文化》是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葛景春、胡永傑、隋秀玲。內容簡介本書是第一部從整體上全面綜合研究杜甫與地域文化關係的著作。書中認為以洛陽、長安兩京為首的中原本土文化是杜甫文化思想的基礎,...
《杜詩學史與地域文化》是2015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錦芳。內容簡介 自杜甫詩歌產生和流傳之後,由唐至清,有許多學者、詩人都在讀杜研杜,研究領域不斷擴大,專著頻出,蔚為大觀。對這樣一個綿長的杜詩研究的歷史再加以研究,就形成了“杜詩學”。蔡錦芳編著的《杜詩學史與地域文化》主要對我國各省...
《杜詩學與重慶文化》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劉明華主編的《杜詩學與重慶文化(精)》是中國杜甫研究會第七屆年會暨杜甫與重慶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集,共收集58篇論文,分為杜詩文獻研究、杜甫思想研究、杜詩接受研究、杜詩與地域文化、比較研究、杜詩藝術研究6個主題。集子集中...
《杜甫與秦隴文化論集》是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躍進。圖書簡介 本書為2016年杜甫與秦隴文化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文學史料學會、《杜甫研究學刊》編輯部、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主辦,3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杜甫研究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並以“杜甫與秦隴文化...
杜甫草堂原址在街子東柯谷八槐村柳家河。這裡山青水秀,果園密布,空氣清新,遠離城市的喧鬧,又地處麥積山風景區內及旅遊公路線上,與天水名勝麥積山、仙人崖、淨土寺、石門及街亭溫泉相連線,美麗無邊。作為“詩聖”,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影響相當廣遠。他的經歷,成為人們認識歷史、了解祖國河山的一條獨特途徑,在這...
杜甫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詩人之一。八世紀中葉,中國大唐王朝烽火連天,憔悴的詩人在災難國土上艱難行走,大半生顛沛流離,數千里江山風土,釀出一千四百多首充滿人文情懷、人生情趣又氣象萬千的詩作。一千多年的歷史塵沙,湮滅了無數顯赫輝煌。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卻埋沒不了杜甫的絕代風華。這位貧寒一生、輾轉兵燹、...
唐代詩人杜甫“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的詩句,足以反映齊魯家庭紡織業的領先地位和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除桑麻外,齊魯庭院內外的經濟樹種還有漆樹。孔子弟子有漆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宋國蒙(今山東曹縣南)人莊子做過漆園小吏。《漢書·地理志》講,兗州“厥貢漆絲”。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已有漆樹...
兼任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及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等職。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出版著作有《李白與中國傳統文化》、《李白研究管窺》、《李杜之變與唐代文化轉型》等19種,主編有《杜甫與中原文化》等著。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為國務院古籍整理重點項目《李白全集校注匯...
來自中原的杜甫和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中的兩位。河南孟州人韓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北宋時,東京(今開封)做為世界級的繁華都會,勾欄瓦舍遍布,說唱藝術勃興,對宋詞和話本小說的產生和興盛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南宋之後,戰亂致使中原文化南移,中原文學才逐漸沒落,即便如此,在元明清時期,中原仍然不乏李夢陽...
《入蜀詩人擷英四傑、杜甫、陸游及其他》是2009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不少並非誕生於巴蜀大地的文化人物,在他們的詩、文創作中,用他們的生花妙筆,皴染了巴山蜀水旖旎的風貌,描繪了巴蜀大地獨特的民情習俗,刻畫了四川盆地的文化精神。 這些並非四川人卻因種種複雜因由而滯留巴蜀,如為宦蜀地、漫遊...
李白和杜甫,中國文人的傑出代表,都終生嗜酒。李白自稱“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業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謚之為“酒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杜甫《獨酌成詩》)“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
古寺廟、宮觀主要有成都昭覺寺、天池寺、千佛寺、文殊院、青羊宮等;摩崖石刻主要有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安岳臥佛、廣元千佛寺等;園林主要有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張家花園、望江樓公園等;重要古文化遺址主要有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蜀宗教興盛,在中國宗教歷史舞台...
其詩多反映人民疾苦,得到杜甫的極高評價,有《元次山集》留於後世。李白兩次到汝州,寫有《離彭婆值雨投臨汝》五言詩。大唐名相姚崇是三門峽人,二十歲時父親病故,隨母親遷回汝州崆峒山附近的外婆家居住,在汝州生活了二十多年,四十多歲才一舉成名為大唐宰相。為光耀門庭,被朝庭封為梁縣侯。汝州人孟詵(...
49、《杜甫在河南的生活與創作》載《杜甫研究學刊》1993年第1期 50、《李白詞補證》載《中國首屆唐宋詩詞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51、《李白與唐代酒文化》載《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52、《李白與唐代的隱逸之風》載《天府新論》l994年第6期 53、《李白與中國傳統文化》...
杜甫詩作沉鬱頓挫的創作風格,既與他接受傳統文化影響有關,也與他所處的社會歷史有關。李白的奔放飄逸,一方面關涉他所接受的文化傳統,社會經歷,另一方面還關係到他的個性氣質。文學表現 文學風格體現於作者塑造的人物,以及人物性特點,和文字的個人表現力。如鄭淵潔的文字富有極強的辨認力,而辨認力是由於文學...
台灣地區“第十一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文化大學召開 “絲綢之路與唐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七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江蘇蘇州召開 杜甫與地域文化學術研究會暨四川省杜甫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天水杜甫研究會第八屆年會在甘肅天水召開 中國•西昌2014李白月文化與西昌月...
«杜甫與地域文化»……楊 波 337 «王維詩歌藝術論»…… 梁瑜霞 343 «王維詩傳»…… 傅昕悅 351 問題研究綜述 域外漢籍與唐詩學研究……張伯偉359 新世紀以來唐代駢文研究綜述 …… 莫道才 尹華君364 近十年唐賦研究綜述(2008—2017)…… 程 維379 新世紀唐詩選本研究綜述 ...
李白與杜甫詩歌精神賦能地域文化發展的“新文旅電影”姊妹篇《風起秋浦河》與《亭亭鳳凰台》。近年來 潛心 深耕文旅電影類型化新賽道,利用影視創作自身優勢積極為區域文旅產業與城市品牌賦能。影視作品 電影作品 2024年《亭亭鳳凰台》總 導演 2023年《風起秋浦河 》導演/編劇(張秋歌、陳友旺、王瀚邦、趙康瑋、陳婧涵...
出版著作30餘部,發表論文200餘篇。代表著作有《李白與唐代文化》《李白研究管窺》《李杜之變與唐代文化轉型》《杜甫與地域文化》(合著)等,為詹鍈先生主編國家重點項目《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的主要撰寫成員。其著作曾獲得第三屆國家圖書獎、2015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二等獎、河南省社科優秀論著一等獎等。
杜甫在秦州的生活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李濟阻 “南使”考 李濟阻 兩篇現代散文使用語言情況的比較考察 李濟阻 “修辭”考源 王廷賢 權德輿與《權載之集》 王廷賢 從隴右詩看杜甫審視世界的目光 李宇林 論杜甫隴右詩的敘事特徵 李宇林 “競陵八友”文學集團的形成及其特點 聶大受 杜甫與隴右地域文化 聶大受 民國...
但是2001年7月調到濟南市教育局成了一名公務員,當時半年多沒有什麼分工,心想閒著也是閒著,便投考了山東大學的博士,師從張忠綱教授學習唐宋文學,隨後出版了《鏗鏘大唐》《風雅大宋》《杜甫與先秦文化》等等。從一名教師轉型為一位公務員,至今已整整十年。感謝生活的歷練,我覺得最大的快樂就是為愛好而寫作,而不...
可是,碰撞的過程也就是融合的過程,其結果便是一種新的區別於原有的古蜀文化的新文化的誕生。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四川人的性格就不能不出現異質並存、錯綜複雜的現象。第一次跨進蜀地的人總會有耳目一新之感,似乎自己是跨進了一個新的國度。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詩聖杜甫逃離戰火紛飛的中原,從華州經...
第三節 千家注杜與宋文化之演進 一 宋前注釋學的文化特徵 二 詩文注釋的歷史突破 三 注杜勃興與宋代地域文化淵源 第三章 擬經闡釋與集注現象 第一節 詩聖:詩與經的聯結 一 “詩聖”溯源 二 “老杜似孟子”:詩與經的聯結運動 第二節 擬經:意義指涉系統的轉換 一 詩與經的互文 二 文學與政治的交織 ...
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將其搖曳綺麗之風情烘至高處。自宋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三情人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愛、美好的願景,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
《唐代關中本土文學群體研究》作者從人地關係的理論前提出發,將關中本土文學群體置於地域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雙重場域中,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研究視野進行分析,對科舉與唐代關中本土文學群體之政治升降和婚嫁觀念變遷的關係、楊巨源七律的文學史地位、杜甫及杜詩接受的兩面性等問題提出獨到解釋。作者用“社會...
以及她們對邊塞戰爭的態度,具有較高的價值。時代精神對邊塞詩人的影響。時代精神包括三個方面:進取精神、尚武精神和遊俠精神。時代精神對邊塞詩人強烈的功業意識和出塞從戎的壯舉,產生了重要影響。唐代邊塞詩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它所反映的歷史事件、詩人行旅和風物景色等均與地域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古有李白、杜甫、元稹、劉禹錫等詩壇巨擘雲遊於此,留下千古絕唱;唐甄、段可情、李冰如等先賢詩家誕生於此;樑上泉、葉知秋、楊牧、陳官煊等達州籍著名詩人蜚聲中華詩壇。戛雲亭、元稹紀念館、元稹文化廣場、六相廣場、鳳凰山詩廊和詩牆、李冰如故居等詩歌文化景觀佇立達州城。新時期以來,崛起的“巴渠詩群”更是...
4.《山水生態之美與日人游泰山詩》,《全球視野下的泰山文化》,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年1月:頁89-100 5. 《論晚清東遊日記體公文的特點與性質》,《寫作》2018年第1期(上):71~74頁 6. 《錢謙益注杜的前後比較及其心理研究》,吳懷東主編《杜甫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安徽大學文學院《古籍研究》專刊之一...
也許秦嶺山前“竹林茅舍”、也許璇宗和貴妃沐浴的清華池“清泉潺潺”、也許姜子牙垂釣的河邊“和風細雨,水暖曲江,百花睞瞰,霞映碧朗”、也許白居易《悵恨歌》里的未央柳“暖風十里,如情柳色”、也許杜甫詩中的意境“麗人天嬌,英武君郎”、也許穿著唐裝的現代人到阿房宮的廢墟上幻想“霧水泠煙,漫嗟舒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