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諱輔仁 字 星三 登進士、仕明太子少師、中書侍郎、永州侯、萬戶侯,生於元延祐三年(1316)丙辰正月。歿於明永樂十年(1412)壬辰九月
基本介紹
- 本名:杜天興
- 別稱:杜輔仁
- 字號:星三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岳州府巴陵縣南山十四都
- 出生時間:延祐三年
- 去世時間:永樂十年
- 主要成就:進士、仕明太子少師、中書侍郎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評價,後裔遷移,後裔填川,字輩排列,字輩來歷,後裔字輩傳承表:,字輩對照,後裔集聚,
人物生平
杜天興岳州府巴陵縣南山十四都人士,排行第三 字“ 星三 ”生於(元)延祐三年(1316) ,登進士,由於元朝沒落,學識淵博的杜天興得朱元璋的賞識,與徐達、常遇春等同在軍中為謀士、運籌帷幄。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登基,從此明朝開始起航;杜天興在朝中擔任中書侍郎、太子少師等職。
至後退隱至永州府(現永州市)為永州侯、封萬戶侯住小西門,置買田地遷移下鄉、移居零陵縣(現地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縣郵亭圩淋塘杜家)安居落業。
一生經歷了元朝、明朝洪武、建文、永樂等朝代的更替並且在朝中擔任要職。於永樂十年(1412)仙逝於永州府零陵縣。塟於:湖南永州市零陵縣郵亭圩鎮馬家山。
夫人: 譚氏老太君 生於元延祐四年,歿於永樂十二年。塟於:湖南永州市零陵縣郵亭圩鎮馬家山。
生三子 :長子 杜自清、 次子 杜自明 、三子 杜自秀 ;
杜自秀(字懷麗)文庠生生員 夫人 陳氏 生二子: 長子 杜仁業、次子 杜仁華;次子杜仁華字 “紹文” 仕明翰林院學士。(宣德五年隱退,居淋塘)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永樂七年明成祖朱棣聖旨詔書對杜天興高度評價
後裔遷移
杜天興開基於湖南永州府零陵縣(現地名:湖南永州市零陵縣郵亭圩鎮淋塘杜家)數代。後世子孫遷移地名如下:(未盡全錄)
●有遷移零陵縣小木口白竹山
●有遷移至永州市祁陽縣(現地名:祁陽縣觀音灘杜家沖)
●有遷移到永州市寧遠縣(現地名:寧遠縣石灰沖羅壩頭)
●有遷移到永州市綠馬橋、
●有遷移到桂陽州安樂塘(現地名:桂陽縣)
●有遷移到郴州市臨武縣猴子領
●有遷到利川縣
●有遷移到廣西柳州等地。
●有遷移到廣西太平府重重縣
後裔填川
四川經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省填四川最多,杜天興後裔回響朝廷號召途遷四川,遷移地名並列如下:(未盡全錄)
●四川廣安楊坪鄉、東嶽鄉、蘇溪鄉、大龍鄉、崇望鄉、井河鎮等地。
●四川南充蓬安縣芭茅沱、三元等地。
●四川達州開江新寧鄉
●四川綿陽(安州土敦)等地。
●榮昌縣雙河口野雞垻、
●重慶合川縣、渭子溪、
●重慶城口鎮、
●重慶開州鐵橋鎮、
●重慶江津縣等地
途遷四川大多在康熙年前後,在“一”字和“時”字輩居多。大部分保留了從永州府遷出時的字輩,更有後期自行修編者。
字輩排序:一時承永之(芝) 士廷良相 隆明(名)方長 祖德高遠 萬年克昌
字輩排列
字輩來歷
杜氏十五代孫陵零縣學稟生友李撰詩曰;繼序不忘昭世及也,一經攸斁何以為倫,則班次不可不序也,亟矣我族始祖天興公開基至十二代,班次昭然感遵一致,自十三代以後,名字不里於一,如:
●十三代有用“正”字“一”字為一班;
●十四代有以“鹹”字 “時”字為一班;
●十五代以“承”字又於中、有用“杜某”二字為一班;
●十六代以“永”字“大”字又於中、有“杜某”二字為一班;
●十七代以“之”字“生”字又於中、有用“開”字為一班;
●十八代以“中”字以“士”字、有用“學”字為一班;
●十九代以“廷”字為一班;如是岐山久則誰識那數字為一班者,綱紀之紊端不開;於是乎爰共議定名派“士廷”二字連共十六字號挨循班次以取之;規劃書於一而繼其皇俾;世世子孫如尊卑不紊;至於周而復起又待後之達者善繼善述馬是為記。(摘自族譜序言)
後裔字輩傳承表:
世代 | 字輩 | 世代 | 字輩 | 世代 | 字輩 | 世代 | 字輩 | |||
第1世 | 天 | 第11世 | 世 | 第21世 | 相 | 第31世 | 年 | |||
第2世 | 自 | 第12世 | 伯 | 第22世 | 隆 | 第32世 | 克 | |||
第3世 | 仁 | 第13世 | 一 | 正 | 第23世 | 明 | 第33世 | 昌 | ||
第4世 | 以 | 第14世 | 時 | 鹹 | 第24世 | 方 | 第34世 | |||
第5世 | 得 | 第15世 | 承 | 杜某 | 第25世 | 長 | 第35世 | |||
第6世 | 必 | 第16世 | 永 | 大 | 杜某 | 第26世 | 祖 | 第36世 | ||
第7世 | 貞(真) | 第17世 | 之 | 生 | 開 | 第27世 | 德 | 第37世 | ||
第8世 | 彥 | 第18世 | 士 | 學 | 中 | 第28世 | 高 | 第38世 | ||
第9世 | 文 | 第19世 | 廷 | 第29世 | 遠 | 第39世 | ||||
第10世 | 杜某 | 第20世 | 良 | 第30世 | 萬 | 第40世 |
字輩對照
重 慶 城 口 | 重 慶 渭 子 溪 | 重 慶 榮 昌 | 重 慶 開 州 鐵 橋 | 南 充 蓬 安 開 元 | 南 充 蓬 安 芭茅坨 | 祁 陽 縣 杜 家 沖 | 零 陵 縣 淋 塘 | 廣 安 蘇 溪 鄉 | 廣 安 東 岳 鄉 | 廣 安 楊 坪 鄉 |
伯 | 伯 | 伯 | 伯 | 伯 | 伯 | 伯 | ||||
一 | 一 | 一 | 正 | 一 | 一 | 一 | ||||
禮 | 時 | 世 | 時 | 時 | 鹹 | 時 | 時 | 時 | 時 | |
成 | 承 | 永 | 成 | 承 | 承 | 承 | 承 | 承 | 承 | |
永 | 永 | 成 | 永 | 永 | 永 | 永 | 永 | 永 | 永 | |
志 | 芝 | 之 | 芝 | 之 | 開 | 之 | 之 | 之 | 之 | |
仕 | 仕 | 士 | 仕 | 士 | 士 | 學 | 士 | 士 | 士 | 士 |
頻 | 廷 | 廷 | 朝 | 廷 | 廷 | 廷 | 廷 | 廷 | 廷 | 廷 |
良 | 良 | 良 | 開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相 | 相 | 向 | 科 | 相 | 相 | 相 | 相 | 相 | 相 | 相 |
龍 | 奉 | 祖 | 遠 | 隆 | 隆 | 隆 | 隆 | 隆 | 隆 | 隆 |
明 | 先 | 明 | 典 | 名 | 名 | 名 | 明 | 明 | 明 | 明 |
方 | 宜 | 遠 | 文 | 方 | 方 | 中 | 方 | 方 | 方 | 方 |
祥 | 全 | 選 | 章 | 長 | 長 | 長 | 長 | 長 | 長 | |
祖 | 孝 | 過 | 沖 | 桂 | 桂 | 祖 | 祖 | 祖 | 祖 | |
德 | 立 | 江 | 三 | 德 | 德 | 德 | 德 | 德 | 德 | |
高 | 功 | 榮 | 元 | 高 | 高 | 高 | 高 | 高 | 高 | |
遠 | 在 | 華 | 經 | 遠 | 遠 | 遠 | 遠 | 遠 | 遠 | |
萬 | 秉 | 富 | 濟 | 萬 | 萬 | 萬 | 萬 | 萬 | 萬 | |
世 | 忠 | 貴 | 安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 |
開 | 廉 | 昌 | 邦 | 克 | 克 | 榮 | 克 | 克 | 克 | |
昌 | 能 | 國 | 昌 | 昌 | 昌 | 昌 | 昌 | 昌 | ||
今 | 忠 | |||||||||
古 | 孝 | |||||||||
重 | 萬 | |||||||||
節 | 古 | |||||||||
義 | 傳 | |||||||||
本 | ||||||||||
原 | ||||||||||
同 |
後裔集聚
2019年清明時節,經後裔眾人努力、精心籌集、杜天興之後裔集聚零陵縣淋塘村,緬懷杜天興並為其掃墓;盛況之宏大、人員之積極、後裔之眾多、無不感慨;更是幾百年來其後裔第一次舉行盛大聚會;此次與會者除淋塘本地後裔之外,還有永州祁陽縣觀音灘代表、寧遠縣石灰沖羅垻頭代表、南充蓬安縣芭茅坨代表、南充蓬安縣開元代表、廣安市楊坪鄉代表、廣安市興平鎮代表、廣安市井河鎮代表、廣安市蘇溪鄉代表、廣安市東嶽鄉代表、重慶市開州鐵橋鎮代表、重慶市城口鎮代表、重慶市合川縣、渭子溪代表、重慶市榮昌縣雙河口、野雞垻等代表、此次集聚共議了修譜、修祠等事。體現其後裔團結共進、和睦共處之家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