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在各地杜仲林場和苗圃地都有發生,危害葉,使葉片枯死早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仲角斑病
- 危害:危害葉,使葉片枯死早落
- 症狀:呈不規則暗褐色多角形斑塊
- 病原:囊菌亞門、腔菌綱、座囊菌目
症狀,病原,發生規律,
症狀
病斑多分布在葉的中間,呈不規則暗褐色多角形斑塊,葉背病斑顏色較淡。病斑上長灰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子孢子。到秋後,有的病斑上長有病菌的有性孢子,呈散生顆粒狀物。最後葉片變黑脫落。
病原
病原菌的有性世代是子囊菌亞門、腔菌綱、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球腔菌屬。子囊座球形或扁球形,單個生於葉的表皮下,有乳頭狀突起的假孔口。子囊圓筒形,有短柄,無色,具雙層囊壁,子囊束生,無側絲,每個子囊內含8個孢子。子囊胞子橢圓形,無色,雙胞,上胞和下胞等大,分隔處略內縊。病菌的無性世代是尾孢菌。
發生規律
病菌以子囊孢子進行越冬,是翌年的初次侵染源。本病於4~5月份開始發生,7~8月份發病較重。據調查,苗木和幼樹發病較重,成年樹發病輕,立地條件差,樹勢衰弱的發病重。
防治方法:本病的防治關鍵在於加強撫育,增強樹勢,及時使用l%波爾多液噴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