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拾青

杖藜拾青

《杖藜拾青》是湯世傑的散文隨筆集。全書運用獨特的視角、嚴謹的態度和優美的語言,從人文的視角對永仁的歷史、文化、風物、民俗進行了深入的發掘、研究、梳理和發現,生動詮釋了永仁的先進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杖藜拾青
  • 作者:湯世傑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307 頁
  • ISBN:9787222118256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杖藜拾青》是湯世傑行走的繼續,是感念生命和文化的繼續,其中沉澱的不僅有作者對文化散文或人文隨筆的寫作與思考,更有對永仁這片土地的無限深情。

圖書目錄

總序人文隨筆與口述歷史
自序杖藜而行
開筆山川仁德
深景光祿吉鎮的如鍛秋夜
行旅一尊雕塑預演的陌生遠方
寫經“諸葛亮小道”漫步
手卷方山藤瀑
隨想古典天空的”克萊因藍”
短札出雲南記
尋訪崖畫裡的手
手卷古絲路旁的小小江南
尋訪老街的顏色
寫經覆滿青苔的前額
短札插秧者
手卷一個老畢摩的N種表情
尋訪鳧過那條小河
寫經讀一塊老碑
短札水墨方山
後記秋天的道別

作者簡介

湯世傑,湖北宜昌人,1967年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鐵道工程系。著有長篇小說《土船》、《情死》,中短篇小說集《高原的太陽》、《魔洞》,長卷散文、散文集《殉情之都》、《靈息吹拂》、《古搖籃》、《在高黎貢在》、《煙霞邊地》、《冥想雲南》、《心情的磨毛》。影視文學劇本《大峽谷》、《香格里拉》等多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雲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後記

秋天的道別
回頭一看,事情蹊蹺得像一部苦心經營的小長篇,情節精緻到尋常,格調優雅到淡然,起承轉合得了無褶痕,終演成了一樁幸事。
秋天,就是一種格調,一種態度。
恰是去秋,陪一故鄉來滇發小相伴出行,或一路閒聊,或相對品茗,硬是就著漸濃的秋色,將一應的過往滄桑,都釀成了稚純的初心。回昆明的路上,得馬曠源君電話。邀我往姚安光祿小住。當晚,一幫新朋舊友相聚,酒喝得猛,歌唱得濃。我就著你朦朧的醉眼下酒,你撫著我發燙的掌心說事,果真是青山在門、明月到窗、涼風拂座、勝地皆仙。
當酒醒歌歇,方知從那裡再往北去到永仁,正是當年諸葛武侯由蜀入滇之必經路線,也是古蜀身毒道由川入滇的反向路線。此前,友人明峰早就邀我去永仁走走看看。俗事纏身,未能成行。當下便與曠源商定,擇日又邀約幾位朋友,一起去了永仁。主人殷情,所到之處亦山川壯麗,秋色濃釅,古韻悠遠,一時感慨良多。原以為去一次便已足夠,豈料一方大地,無限江山,短短几日何以讀懂?於是數度前往,串鄉走鎮,訪古尋幽。某日,明峰忙中得空,便沏一壺好茶,聊苴卻往事,永仁未來。入夜,小城幽靜如水,我心倒波涌浪疊,起念要做點什麼。明峰一聽甚喜,力促此事。斷續一年,歷經冬、春、夏,轉眼又到秋天,“永仁人文隨筆叢書”終於殺青,乃後亞萍之《繡娘秘語》,萬利書之《硯邊墨痕》,和這本《杖藜拾青》。其時我已年屆七十,做事多少有些力不從心。幸得諸多友人相助,他們兩人相幫:利書揮灑文字,渾如行俠江湖;亞萍正當風華,下筆如事錦繡。事情也就順當得多了。 也巧,恰在此時,老友陳墨由京來滇,又同行多日。這些年他醉心做口述歷史,有《口述歷史門徑》一書相贈。心想做人文隨筆者,或也是做另一形式的口述歷史吧?便請他作《人文隨筆與口述歷史》一文,作為總序,讓這套書有了些學術的根須,繼而有刀立漢書寫多幅詩文名句,為叢書再增幾分書香;海惠潛心編輯製作,為這些隨心文字添彩——皆為幸事。
說到底,做書事小,人生事大。三本小書,無非一段時光凝成的有形之物。而匆匆一年間,能暢讀一方山水,結識那多朋友,得其相助相幫,將那些沉落於不知何處的初心,借著溫暖情誼再次蕩漾起來,托至雲上,這樣的人生之幸,才是難得又難得的——如同濃艷秋色,那是行將枯槁的冬季來臨前一綹透心的明麗,是漸顯蕭瑟的日子到來前一片暖心的豐潤,須用心去品去悟的。
人生易老。回顧一生或會發覺,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看似尋常卻都是命定。其時人在岔路口上,眼見風雲千檣,再好的抉擇留於日記,也只是寡淡的幾個字,以為人生走過的又是普通的一天。許久之後才明白,沒準兒那正是為又一本大書悄然寫下的開頭——此事說來話長,待得閒有聚,把盞再敘。此刻,正如一位詩人所說——
秋天,一場盛大而沉默的道別,
萬物都在說著,珍重……
2013年仲秋於湖光里

序言

世事萬千,看似紛紜麻亂,冥冥中倒怎么都有千絲萬縷的勾連;儘管有時亦細若遊絲,卻飄忽悠遠,縱然百年秋風掠過,仍時斷時續地綿延於幽夜之中,恍若一份歷史的索隱,能讓人循跡而去,突然發現一道窺探過往的縫隙。歷史的幽夜一旦被一縷現世的光亮照耀,人便自參透玄機,頃刻頓悟。
歷史已長滿青苔,或本就是一方青苔。當萬丈紅塵落於身後,世俗喧囂蔽於遠方,杖藜而行於永仁僻遠的山山水水,亦有幾縷那樣的遊絲,不時地拂過眼前,纏於心頭,讓人怎么都難釋懷;最終竟發現,那些既屬意外又屬必然的耦合,讓我突然就覺著了人生中某種無可更易的前定:原以為是對一片陌生之地的遊歷,轉眼就演成了一場朝暮懷想的故地重訪,讓我時時回味起過往,個人的,或民族的,熟知的,或隱秘的,意趣盎然之外,又止不住思緒萬千。是的——
每個陌生的遠萬,郁雨
生命的天堂
喔,我能像故鄉一樣地愛像嗎?
仿佛一次重訪,在故園
翻出壓在箱底的鄉思,穿上
那件老舊卻捨身的衣服
杖藜而行,覆滿青苔的前額
或許會說,他能聽懂
與白髮一樣滄桑的
斑駁的詠嘆
真喜歡那些老東西。沒準兒我的前生,就是一塊秦磚一片漢瓦,是一首唐詩一闕宋詞,或是一把琵琶一管羌笛,一支羊毫一張宣紙;甚或只是一方青苔半片秋葉。
而數千年文脈的慘然毀斷,已讓人無法罔顧,每每面對,便滿心憂憤。且細斟我們棲身的這片大地,即便相隔萬里的每個小小角落,倒都處於某種總體波動的節律之中,經受過大體相似的律動、痙攣與震顫。由是,有心者總能藉此管窺一豹,讀出歷史由古至今的走向,辨出文化起伏抑仰的節律。我並非簡單地迷戀過往,亦非對過往被扭曲被糟踐的實在性一直耿耿於懷,而是總能在看似幽暗的往昔中,聽到一個個閃電般的名字,發現一片片初日般的燦爛,意欲召喚出“舊時光”中不可多得的優雅、聖潔與絢麗,以我微弱的吟嘆,奮力彰顯,呼喚庇護,重現它金屬般閃亮的質感,以讓今人得以聆聽歷史令人迷醉的餘音。
記憶,尤其兒時的記憶,似也會隨年齡一起生長,從青澀的混沌懵懂,到老來的曉暢練達。無論人、事:物,當初認知的,或只是一鱗半爪,一點個人的感念,最後卻演成了對一種秩序的嚮往,對一種德行的敬重,對一種操守的景仰。
而這,或正是我所執念的生命文化發現,或說是一種生命文化的藝術印證。如此似可以說,不僅是我,無論誰人,只要用心,都能從對某一陌生之地的深究細訪中,號準時代的脈象,讀出某一時代原本的鮮亮,或隱秘的幽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