杕

杕,漢語三級字,讀作dì或duò,其本意為樹木孤立的樣子或同“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杕
  • 拼音:dì,duò
  • 部首:木
  • 五筆:sdy
  • 倉頡:dk
詳細釋義,古籍釋義,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鴉捆戰句
例詞
形容詞
樹木孤立的樣子
(of trees) stand alone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詩·唐風·杕杜》
杕杜(孤生的赤棠)
duò
名詞
同“舵”
rudder
杕,船尾小梢也。——《玉篇》

(參市想墓考資料:)

古籍釋義

康拔厚乘熙字典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說文》樹貌。《詩·唐風》有杕之杜。《毛傳》杕,特也。《集韻》木獨生也。《玉篇》木射棄盛也。
又《集韻》《類篇》重囑凶唐左切,音舵。船尾小梢也。《淮南子·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府戀組應鐸。格習朵戶字從木從大。俗從犬,非。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