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四村,2010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村頭四村
- 羅馬字母拼寫:Cūnóu sì Cūn
- 廢止年份:2010年
- 設立年份:1983年
村頭四村,2010年廢止的地名。
村頭四村,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1983年政社分設後,為村頭鄉村頭四村村委會。歷史沿革1950年劃為村頭鄉第四村;1955年組織四村初級社;1956年與一、二、三村3初級社合併為友誼鄉農業高級社;1958年析出,...
村頭村村民委員會,位於衢江區大洲鎮南1公里,以地理位置命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曾名村頭方,亦稱安仁里,系大洲鎮南第一村,故名。歷史沿革 清末屬靖安鄉十三都三十四莊,1948年為大洲鎮四保;1950年為大洲鄉四村,1956年建勤豐四社,隸大洲鄉;1958年置第四生產隊,隸大洲管理區。1961年改大洲四大隊...
村頭一村是1955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1955年組織一村初級社。歷史沿革 1950年劃為村頭鄉一村;1955年組織一村初級社;1956年與二、三、四村合併為友誼鄉村頭農業高級社;1958年析出,為村頭公社,村頭第一村;1961年改稱村頭一大隊;1983年改設為村頭鄉村頭一村村委會;1987年置鎮,名稱、隸屬不變;經...
石門頭四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石門頭四大隊改為石門頭四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原有一大石柱,形似沒有頭的人,莊以此得名石沒頭,後演變為石門頭村;解放後,此村發展壯大,以方位順序得名石門頭四村。歷史沿革 1971年得名石門四大隊;1983年改為石門四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石門二村、石門...
村頭二村,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58年析出,為村頭公社,村頭第二生產隊。歷史沿革 1950年劃為村頭鄉第二村;1955年組織二村初級社;1956年與一、三、四村3初級社合併為友誼鄉村頭農業高級社;1958年析出,為村頭公社,村頭第二生產隊;1961年改稱村頭二大隊;1983年改設為村頭鄉村頭二村村委會;...
村頭三村,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3年政社分設後,為村頭鄉村頭三村村委會。歷史沿革 1950年劃為村頭鄉第3村;1955年組織三村初級社;1956年與一、二、四村3初級社合併為友誼鄉農業高級社;1958年析出,為村頭公社,村頭第三生產隊;1961年改稱為村頭公社村頭三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後,為村頭...
大屯頭四村是邢台市一個自然村、鄰村有東劉莊村、高鄧莊村、尼莊村、屈莊村。村內企業 矽石英沙廠、玻璃廠、農具廠、硫化鹼廠 主要農產品 美洲南瓜、生菜、辣椒、棗子、油桃 村內資源 白雲岩、沸石、毒砂、鈦鐵、符山石、高嶺石 村里單位 大屯頭四村黨支部、大屯頭四村信用社、大屯頭四村民兵連、大屯頭四村...
在下普東北偏西4公里處。據《李氏族譜》載:明永樂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遷來此地定居,因地臨一台狀高地,定村名為台頭,後演變為抬頭,含有舊社會農民嚮往自由幸福的意願。同治《即墨縣誌》標作抬頭。《即墨縣鄉土志》標作台頭。今分為抬頭一村、抬頭二村、抬頭三村、抬頭四村。政區人口 全村有耕地...
四村社區地處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新行政文化中心區內,在廣深鐵路塘廈段西面2公里處,社區由福基圍、西布圍、江上、廟嶺四個自然村組成,總面積2.5平方公里,本地人口1061人,新莞人口約8850人。2010年總收入1781萬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865萬元。社區大力推進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市民、農村管理體制向城市管理體制的“...
四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章馱鄉勐旺行政村,屬於山區。村情概況 距離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鎮24.00公里。年平均氣溫17.00 ℃,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658.20畝,其中水田330.00畝,山地328.20畝,人均耕地0.93畝;有林地0.0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7戶,...
四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芒市鎮河心場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鎮16.00公里, 國土面積5.10平方公里,海拔135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476.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村情概況 有耕地277.00畝,其中人均耕地1.26畝;有林地2590.00畝。全村轄1個...
徽州區呈坎鎮四村村位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黃山風景區的南麓(東經118°15′,北緯59°55′),北距黃山50公里,南距徽州區政府駐地--岩寺鎮20公里。皖贛鐵路近在咫尺,有黃山、歙縣、岩寺等站可供貨、客運輸。黃山機場全天候可起降大中型客機。四村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7℃...
清朝時期,屬東莞縣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第三區;1958年,屬塘廈人民公社四村生產大隊;1984年,屬塘廈區四村鄉;1987年,屬東莞市塘廈鎮四村管理區;1999年,屬塘廈鎮四村行政村;2004年,屬塘廈鎮四村社區。世居村民有黃、陳、孫、姚、冼、聶、許、蔡、譚、葉10姓。黃姓...
前四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陽廟鎮,由“八鹿宿”(張鹿宿、王鹿宿、秦鹿宿、鮑鹿宿、沈鹿宿、李鹿宿、梁鹿宿、陳鹿宿)中前四個鹿宿組成;前四村共有5個生產組,355戶,農業人口1509人,總耕地805畝,勞動力富餘。村況概述 前四村共有5個生產組,355戶,農業人口1509人,總耕地805畝,勞動...
白草坪四村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鎮22.00公里, 海拔2800.00米,年平均氣溫15.20℃,年降水量910.00毫米,適宜種植洋芋、白芸豆、蕎麥等農作物。有耕地117.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5畝;有林地741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3戶,其中農業人口172人,勞動力105人,其中從事第一...
普山四村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位於鄉南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鄉政府5公里。村情概況 國土面積1.21平方公里,海拔177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95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62畝,其中人均耕地0.53畝;有林地16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2戶,有鄉村人口289人,...
紅四村舊稱閘門頭前洋,因東官河至西浦入口處建有永浴閘而名閘門頭,又因村在閘前,故稱閘門頭前洋,合作化時稱紅旗四社,故而得名紅四,後稱紅四大隊,現名紅四村,今隸屬東城街道,地處黃岩城區東南部,東與江口街道下郎風景區相鄰,南靠九峰山,西接繁華的黃岩城區,北臨母親河——東官河,占地面積54...
烏石村,屬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下轄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北面有泥溝、光南,西面池尾街道新寮村,南面流沙北街道西隴村。烏石村由七個小村組成:一村:南門,二村:北門,三村:壇仔尾,四村:山仔頭,五村:東門,六村:下晉,七村:洪厝鄉。村東側有池揭公路(S236)燎原段貫穿...
行村古稱衡村寨,因“衡”與“行”諧音,“衡”去“魚”變成行村。明初有王、車兩姓分別由德州、江蘇松江縣遷到此地,發展成大村(詳見行一村概況)。 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行村分為愛國、生產、自衛、建設四個行政村。1956年,4個村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行四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為行村鎮駐地。...
歐家山四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茶房鄉文茂村委會,屬於山區。村情概況 位於茶房鄉北邊,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鄉14公里。國土面積0.38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559.6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71.5畝,其中人均耕地0.86畝;有林地363.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2011年未,新鎮鎮轄北村、西羊瞳、南舍興、北舍興、西莊頭、二村、三村、四村、東街、西街、北街、王園子、田各莊、王莊子、鹿瞳、辛村、蘆阜莊、口頭、太保莊、周莊子、東代莊、西代莊、魯莊子、孔家務24個行政村,下設43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新鎮鎮下轄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二村。地理環境...
1953年,建碼頭鄉。1958年,改為衛星公社。1962年,更名為碼頭公社。1984年,改為碼頭鄉。1989年1月,碼頭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碼頭鎮有戶籍人口38245人。截至2020年6月,碼頭鎮轄3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碼頭村鎮府路27號。2011年,碼頭鎮財政總收入1465萬元,比上年增長47.7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93.3萬元,...
在下普東北偏西4公里處。據《李氏族譜》載:明永樂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遷來此地定居,因地臨一台狀高地,定村名為台頭,後演變為抬頭,含有舊社會農民嚮往自由幸福的意願。同治《即墨縣誌》標作抬頭。《即墨縣鄉土志》標作台頭。今分為抬頭一村、抬頭二村、抬頭三村、抬頭四村。政區人口 全村有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