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村里集鎮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位於蓬萊市最南端,東經東經120°45′,北緯37°33′,與棲霞市、龍口市相連。村里集鎮是典型的山區鄉鎮、農業大鎮。全鎮總面積175平方公里,轄46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人。鎮政府駐於村里集村。
轄區內有兩條主幹道,分別為蓬豐路、艾山旅遊通道。2條主要河流,分別為黃水河、洛湯河。黃水河發源於蓬萊艾崮山系,途徑南官山、大道劉家等13個村,鎮域內河段約12公里;洛湯河發源於艾山國有林場,途徑鞏家莊、黃泥溝等4個村,鎮域內河段約5公里。全鎮三面環山,山林面積共5.1萬畝,林地總面積占全市1/3,森林覆蓋率達56.42%,大小山頭近100座,主要為艾崮山系;耕地面積7.35萬畝,其中果樹面積6萬畝,是蓬萊市的果業大鎮及生態重鎮,2018年被評為“省級綠色發展示範鎮”。轄區內有礦山企業1家,果品冷庫及紙箱廠等企業共58家。
轄區內有艾山省級自然資源保護區,面積100餘平方公里,還有國家級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主峰海拔819米,為膠東第二高峰。鎮內有遠近聞名的溫石湯溫泉,它位於鎮北端,四季冒涌,晶瑩清澈。經山東省地質部門進行的地熱資源調查表明:溫泉水的五項毒物及亞硝酸鹽含量甚微,未受工業“三廢”及生活污水、有機物的污染。年平均溫度50.7℃,年變幅2—4℃,晝夜流量1000立方米。泉水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轄區內共有黨支部58個,其中農村基層黨支部46個,機關及雙管單位黨支部12個,黨員共2352人,其中農村支部黨員1959名,其他支部黨員393名。
歷史沿革
村里集鎮歷史悠久,有著豐厚地文化底蘊。鎮內文化古蹟眾多,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城遺址位於鎮駐地西南高地,面積30多萬平方米,古墓葬群散布於艾崮山北麓及黃水河沿岸,據考證蓬萊人民的生息繁衍,就是由此向北部沿海發展的。所以,這裡民風淳樸,還具有良好的人文環境。
行政區劃
村里集村 石門口村 後吳家村 西代家村 前吳家村 北花夼村 南花夼村 南溝劉家村 張家溝村 老崔家溝村 溫石湯村 李家溝村 湯前村 小崔家村 大崔家村 下門家村 高張家村 戰駕莊村 陳家溝村 上王家村 上門家村 南大趙家村 爐上張家村 古城李家村 古城東村 古城苗家村 柳格莊村 鞏家村 辛旺集村 後辛旺村 上薛家村 南官山村 下薛家村 站馬張家村 郝家村 大道劉家村 王莊村 車裡張家村 英格莊村 鄧格莊村 宋家村 黃泥溝村 北莊村 鞏家莊村 大柱村 小柱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44642
|
男
| 22544
|
女
| 22098
|
家庭戶戶數
| 16515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44095
|
家庭戶男
| 22313
|
家庭戶女
| 21782
|
0-14歲(總)
| 7537
|
0-14歲男
| 3878
|
0-14歲女
| 3659
|
15-64歲(總)
| 32461
|
15-64歲男
| 16541
|
15-64歲女
| 15920
|
65歲及以上(總)
| 4644
|
65歲及以上男
| 2125
|
65歲及以上女
| 251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44069
|
2017年,總人口41354人。
經濟
2018年全鎮完成項目投資733萬元,外貿進出口981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0萬美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763.86萬元,同比增長6.12%。
2019年村里集鎮以“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為工作總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鎮、村兩級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守底線、求突破、創品牌、惠民生。
1.守底線。全力做好森林防火、生態環保、精準扶貧、信訪穩定、安全生產、廉政建設等6項底線工作。
2.求突破。凝心聚力謀發展,立足村里集實際,在發展上力求有所突破。一是圍繞“雙招雙引”做好總部經濟、飛地經濟文章,招商引資求突破。為村里集培植可持續及新經濟成長點。二是盤活閒置資產,招商引資求突破。力爭盤活華東騎士酒堡及轄區內閒置果品冷庫等資源,迸發新活力。三是立足現有資源,招商引資求突破。村里集鎮“山、水、林、泉、果”資源豐富,負氧離子含量高,有著歷史悠久的艾崮山文化,旅遊資源優勢明顯,發揮好“旅遊+”的作用,著力引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及旅遊產業。
3.創品牌。以崮山生態休閒黨建示範區為中心,結合擬打造的車裡片區鄉村振興黨建示範區,大力推進村里集鎮鄉村振興黨建融合發展區整體不斷發展。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區域優勢聯片打造,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破除固有觀念,依託各村特色優勢,努力打造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模式的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推動建立起黨組織領導下充滿活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村里集鎮落地生花,傾力繪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村里集樣板”。
4.惠民生。改善民生工程,投資1100餘萬元建設村里集鎮中心幼稚園,著力改善鄉村學前教育水平;配合做好黃水河綜合整治工程;對鎮內13座小二型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對鎮內十幾個村的自來水進行改造;爭取相關政策對鎮內山、水、林、田、路進行改造;投資十萬餘元改善衛生院醫療條件,營造居民良好就醫環境。
果品經濟
該鎮發展果業生產,加大科技投入,重點加強老劣果園改造、果品套袋和果園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全年共引進紅富士蘋果新品種接穗230萬枝,用以改造老劣果園400公頃,改接成活率為87%,2006年末全鎮果品優系率達75%;2006年內投資300萬元,完成果品套袋4700萬個,並在大劉家、鞏家、爐上、村里集、高張家、溫石湯、大崔家等村建成7個3.3公頃連片蘋果套袋示範區,在上門家、小崔家等村建成兩個6.7公頃連片示範方。2006年,該鎮實現果品總產量1740噸。
該鎮有8.8萬畝果園。品種:蘋果4.6萬畝,以紅富士為主,年產紅富士1.6億公斤,新嗄啦400萬公斤,還有珊夏等;梨5000畝,以巴梨為主,年產1600萬公斤還有黃金梨、豐水、大果水晶等;萄葡10000畝,以釀酒品種為主,年產2000萬公斤;大櫻桃1000畝,年產40萬公斤;其它水果5000畝,有桃、李、杏等,年產1500萬公斤;乾果2.1萬畝,有中國板栗、韓國雜交栗核桃等,年產500萬公斤。全鎮年產水果2.0億公斤,系列果品以“艾崮紅”註冊。被譽為“北方果品第一鎮”。
該鎮不斷加大了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和套用的力度。主動聘請國家、省里和煙臺市的果樹專家,來鎮裡採取舉辦大型培訓班、召開現場會和實地辦公等形式,進行果樹修剪、品種最佳化、肥水管理、果園施藥、人工和蜜蜂授粉、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訓,果品套袋和鋪設反光膜的套用率達90%以上,使民眾的果品質量和檔次得到不斷的提高,優質果率達到85%以上;每年都引進新品種10個左右。同時,通過多次到相關部門和企業進行洽談和協調,使大劉家村700畝果品基地通過了歐盟認證,果品可以直接出口歐盟。果品質量的提高,帶動了果品價格的提升,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另外,通過引導、扶持、鼓勵個體大戶投資和吸引外資等多種手段,不斷加大果品冷風庫和氣調庫建設,使全鎮果品儲藏保鮮能力得到提高,全鎮果品保鮮庫容量達到6萬噸左右。與果品生產相配套的企業也已達108多家。到2006年,村里集鎮已成為蓬萊市最大的果品保鮮儲藏地之一,使果品產業真正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農民的致富產業。
2006年該鎮第一處果品深加工企業—蓬萊市欣誠食品有限公司投產,該公司主要生產高檔出口罐頭,年生產能力1萬噸。同年,在過去以蘋果為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引進了華東百利葡萄和葡萄酒加工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000萬美元。該項目將帶動全鎮葡萄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為全鎮農民收入大幅提升奠定基礎。
村里集鎮轄區土壤多為沙壤土,礦物質含量豐富,透氣性好,晝夜溫差大,水源充足。特殊的地理環境,適宜的氣候條件,蘊育出“艾崮紅”牌系列優質果品。水果個大皮薄、色澤鮮艷、質細肉嫩、汁多味濃、礦物質含量高。“艾崮紅”牌系列優質果品暢銷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福建、深圳、哈爾濱等17個省、市、自治區,並銷往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2005年,果品出口基地通過歐盟標準認證;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最具發展潛力鄉鎮”和“山東省最具投資價值的地方”。村里集鎮交通便利,蓬豐路貫穿全鎮南北,南與同三高速,北與煙濰高速路相通,與青島港、煙臺港、蓬萊港、龍口港相連。村里集鎮人民政府為促進八方客商與全鎮人民共發“果品財”,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最佳化果品銷售環境,建起一條“綠色通道”,維護客商的合法權益,保證為廣大客商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農業狀況
村里集鎮在發展特色產業中,立足本地優勢,大力發展果品產業,到2006年,全鎮果園面積達到8.1萬畝,年果品總產1.8億公斤。水果品種主要有優系富士、新嘎拉、紅將軍、巴梨、秋巴梨、黃金梨、新興梨、豐水梨、大果水果梨、玫瑰香葡萄、桃、李子、杏、大櫻桃等,乾果有中國板栗、韓國雜交栗、桃等。系列果品以“艾崮紅”品牌在國家工商局註冊登記。與果品生產相配套的企業進一步壯大,擁有紙箱。網套,托盤、保鮮紙、紙袋等個體私營企業80多家,全鎮建有果品保鮮庫6處,年保鮮果品量達1萬噸。全鎮果品銷售網路健全,遍及全國各地。果品產業真正成為當地民眾增產增收的新亮點,被譽為“中國北方果品第一鎮”。
招商優勢
村里集鎮境內有著名的溫泉,浴後可活絡通血,對醫治各種皮膚病尤其奇效,遠近聞名。其他礦產資源主要有:黃金、螢石、花崗石、鉀長石等,儲量豐富,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鎮內有“膠東屋脊”艾山和“膠東小華山”崮山,為省級森林自然保護區,山上景點豐富,傳說動人,具有很大的旅遊觀光開發價值。
境內有市級公路“蓬豐路”橫貫全鎮。北靠蓬萊港,西有龍口港,東臨煙臺港和煙臺國際機場。陸地海上、空運交通方便。
特色產品
蘋果、梨、桃子、櫻桃、板栗、玫瑰香葡萄、蜂蜜。
鎮屬學校
蓬萊市村里集中學
蓬萊市村里集鎮中心國小
蓬萊市村里集鎮中心幼稚園
特色村莊
郝家村
郝家村地處蓬萊市村里集鎮,南望艾山,西依崮山,黃水河穿村而過,景色秀美,交通便利,“兩委”幹部4人,黨員29人,村民236戶,644人,耕地數為1250畝,村集體耕地數為550畝。郝家村2015年被評為蓬萊市美麗鄉村,村始終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以美麗鄉村為載體,以大環境整治為助力,打造休閒觀景區、幸福宜居區、生態體驗區、溫泉度假區,村容村貌大為改善。2018年12月12日郝家村果品專業合作社完成註冊變更手續,註冊資本560萬元,發展項目為郝家村鄉村生態旅遊項目,計畫栽種桃樹300畝,打造泡溫泉賞桃花為一體的鄉村游。郝家村還成立了道德評議會、黨員志願者隊伍,開展了諸如“好媳婦好婆婆評選”“五好家庭評選”“平安家庭示範戶評選”等活動,營造了村里和諧、積極、文明的生活氛圍。先後榮獲了“省級文明村”、“平安家庭示範村”、“民主法治示範村”、“蓬萊市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溫石湯村
溫石湯村位於村里集鎮北2.5公里處,蓬豐路西側,北與小門家鎮接界,全村560戶,1560人,黨76人,現有耕地2860畝。因村內有溫泉,故取名溫石湯。溫石湯溫泉水年平均溫度50.7℃,年變幅2—4℃,四季冒涌,晶瑩清澈,晝夜流量為1000立方米。經山東省地質部門權威鑑定,該溫泉,水質晶瑩清澈,潤滑光潔,泉水中含有豐富的氟、氯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冬浴暖,夏浴爽,去污解乏,療傷止癢,對心血管、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疾病有輔助療效,對關節炎、腳氣病和皮膚乾燥、牛皮癬等皮膚疾患有特殊療效,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風景名勝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位於鎮域南部,海拔814米,總面積5250畝,森林面積4380畝,是煙臺市最大的林場。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2004年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現已被蓬萊市列為生態旅遊開發項目。公園內風光秀麗,林木蔥鬱,溪水潺潺,鳥語花香,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棲息著狐、貂、鹿等獸類14種,珍稀鳥類31種,生長著黑松、赤松、麻櫟、樺山松、椴樹等名貴木本植物43科139種。春天,槐花綻放,清香四溢,彩蝶飛舞,蜜蜂歡唱;夏季,清風徐來,林海浩瀚,松濤陣陣,山花爛漫;秋來,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霜葉如丹,嵐氣空濛;冬至,山舞銀蛇,雪塑青松,霧凇倒掛,飛花濺玉。整座山峰挺拔險峻,山脊奇峰羅列,加之地處蓬萊、棲霞、龍口三市交界處,于晴日登頂遠眺,可望三市概貌和黃、渤二海風光,有“膠東屋脊”之稱。1938年,“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二路”曾在艾山建立根據地,至今山北麓還完好地保存著兵器廠的舊址;小說《山呼海嘯》、《山菊花》,電影《三進山城》等優秀作品,都取材於這裡。山腳下高大的“扁擔石”(又稱‘仙擔下凡’),傳說玉皇大帝的堂弟靜觀曾用它擔神馬下凡,消除人間災難;“西天門”外怪石嶙峋,地勢險要,相傳李世民曾扎兵於此,並建有“唐王廟”;他手下大將尉遲敬德赤手空拳在“老虎洞”處,生擒過猛虎;唐王妹妹隨軍東征,經歷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後,看破紅塵,皈依佛門,於是有了“皇姑庵”、“公主墳”等古蹟。“雙月潭”、“通天神水”、“小柱山”、“杜鵑報春”、“漫天香雪”等景觀也都引人入勝,令人嘆為觀止。
崮山
在鎮西北部與艾山相望的崮山,則以山勢險峻、登頂艱難、奇石林立、典故繁多而著稱,按山勢走向可分為南崮和北崮。北崮海拔542米,據說唐王李世民率兵東征時,曾據此險要與高麗大將蓋叔文的兵馬發生激戰,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和歷史古蹟。山上,有“東校場”、“西校場”、“插旗嶺”、“飲馬灣”、“棋盤石”、“劍刺泉”、“曬書岩”、“東龍墩”、“西龍墩”、“梯子口”、“石臼”等充滿兵戈之氣和傳奇色彩的景點。山下,有“大王廟”、“古城牆”、“古墓群”等古蹟分布在周圍的村莊裡,這些村子都被定為歷史文化自然保護村。南崮海拔510米,山上有:金、元時代的刻石銘文;抗戰時期的軍服廠;年代久遠的龍興寺(又稱崮山廟,李世民的愛將尉遲敬德曾經重修過)。還有很多神奇美麗的景觀:“馬鞍石”、“一劍泉”(又稱神水、龍口、唐王聖泉)、“梯子口”、“石月亮”、“臥虎石”、“南天門”、“水簾洞”、“猴山”、“和尚帽”、“老虎洞”、“石步槍”、“鴿子堂”等等。山上還有通常難得的幾十種名貴野生中藥材:治腰腿痛的穿山龍、鎮痛極品野元胡、天麻、何首烏、靈芝等。境內水資源充足,貫穿全鎮的黃水河是蓬萊市的第一大河,東方紅水庫和王莊水庫位於艾崮山腳下,庫內魚肥水美,兩岸瓜果飄香,是垂釣和觀賞山色的絕佳勝地。由於果園面積大,果樹品種多,每到春季花開時節,漫山遍野、五彩繽紛的梨花、桃花、杏花、蘋果花,爭奇鬥豔,把鄉村、山野妝點得分外秀美。所有這些優美的景致,與聞名天下的“人間仙境”蓬萊閣,一南一北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已成為人們休閒、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有關傳說
村里集鎮有塊鷹石
在蓬萊市村里集鎮艾山腳下的大柱村東北,有一塊高約3米,粗近2米奇石,因為形、神酷似雄鷹,它被當地人尊為“鷹石”。傳說,當年唐王李世民東征高句麗至此,其妹妹因丈夫戰死沙場,傷心不已,在艾山皇姑庵出家。唐王多次勸其回家未果,遂把心愛的狩獵御用神鷹留了下來,保護妹妹安全。神鷹非常忠誠地守侯在皇姑庵東北方向,防備高句麗的敵人,直至化身為石。如今,當地人已把它視為吉祥、平安的象徵,曾有很多人想花高價把它買走,但都被村民們拒絕了。
觀音堂
崮山廟前方山地的南面,有兩處三米見方的小山洞。洞中是被石柱隔開的幾個房間。布局合理、分合有序,當初肯定是有人刻意開鑿的。後來聽說,崮山廟的僧人門善醫百病,時常有女眷前來求醫問藥。寺廟本是清心寡欲之地,不宜容留婦女。但悲天憐人、普度眾生卻又是佛家的本分。那時正好寺的周圍,有許多鄉紳捐贈的廟地。於是,僧人便決定在廟地處,挖幾眼小山洞,來解決女眷的住宿問題。他們開好了洞窟,整修一新後,便專作收治女眷的病房了。天長地久之後,這些柱過無數婦女的山洞房間,便因其無量的功德而被百姓稱為‘觀音堂’了。後來這些山洞在抗戰時期成為了我軍的軍服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