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兵

李雲兵

李雲兵博士是雲南苗族人,主要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描寫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歷史比較語言學、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法學,研究對象是中國南方民族語言及少數民族使用的漢語方言土語。他發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報告,對少數民族語言學方面的發展和實際運用有著深遠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雲兵
  • 國籍:中國
  • 民族:苗族
  • 性別:男
個人簡介,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田野調查,學術會議,課題研究,

個人簡介

李雲兵,男,苗族,博士,研究員。1968年1月15日生於雲南省彌勒縣新哨鎮阿多多村。1981年9月考入雲南省彌勒縣新哨中學國中部就讀國中,1983年6月畢業。1983年9月考入雲南省彌勒縣第一中學高中部民族班就讀四年制高中,1987年6月畢業。1987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三系(現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學習語言學,1991年5月通過學位論文《漢藏語系輔音韻尾發展演變研究》,1991年6月獲語言學學士學位。1991年7月1日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語言研究室(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南方民族語言學研究室)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1992年4月~12月在山東省陵縣土橋鎮掛職鍛鍊,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91年3月考取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三系碩士研究生,保留入學資格,1993年9月到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系(現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師從戴慶廈教授攻讀語言學專業社會語言學方向的碩士學位,1996年4月答辯通過學位論文《論巴哼語在苗瑤語中的地位》,1996年6月獲文學碩士學位。1999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師從戴慶廈教授攻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漢藏語比較研究方向的博士學位,2002年5月答辯通過學位論文《花苗苗語動詞的語義和結構特徵研究》,2002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3月~4月到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3年9月~2006年2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師從劉丹青教授做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博士後合作研究,完成博士後出站報告《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序類型研究》。2006年9月~2009年8月在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師從潘悟雲教授做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比較語言學博士後合作研究,完成博士後出站報告《苗瑤語比較研究》。2007年7月~8月到荷蘭皇家科學院亞洲研究所(荷蘭萊頓大學)從事合作研究。1991年7月迄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描寫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歷史比較語言學、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法學,研究對象是中國南方民族語言及少數民族使用的漢語方言土語。1992年8月始任研究實習員,1996年8月始任助理研究員,2001年8月始任副研究員,2008年12月始任研究員。
職務及社會兼職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南方民族語言研究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

描寫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歷史比較語言學、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法學
研究對象:
中國南方民族語言及少數民族使用的漢語方言土語

研究成果

專著:
[1]《苗語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彌勒話音檔》,《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中心,1994年。
[2]《巴哼語研究》(與毛宗武合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
[3]《拉基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
[4]《苗語方言劃分遺留問題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
[5]《炯奈語研究》(與毛宗武合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
[6]《苗族》(與石莉芸合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年。
[7]《布賡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8]《優諾語研究》(與毛宗武合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9]《普標語研究》(與梁 敏、張均如合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10]《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序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學術論文:
[1]《苗語川黔滇次方言的名詞前加成分》,《民族語文》1992年第3期。
[2]《貴州省黔西縣鐵石苗語語音研究》,《 民族語文》1993年第6期。
[3]《社區關係:土橋鎮13年的實證分析》,陸學藝主編《傳統農業縣的社會轉型》,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
[4]《苗族經濟文化發展巨觀理論探討》,《貴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 期。
[5]《威信Hmongb xib話的語音及其在苗語研究中的地位》(與韓英合著),《雲南民族語文》1995年第1期。
[6]《富寧Hmongb shad苗語及其集團語的語音研究》,《雲南民族語文》1995年第2期。
[7]《苗語歷史語言學的最新成果--<苗語古音構擬>述評》,《民族語文》1995年第6期。
[8]《苗語川黔滇次方言的狀詞》,《民族語文》1995年第4期。
[9]The Miao Language Spoken at Jiatong(甲桐), Pingtang(平塘), Guizhou(貴州), China—It’s Phonology and Dialect Affilation(與王輔世合著).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Nos. 49-49, 1995.
[10]《方言歸屬未定的苗語研究綜述》,《民族研究動態》1996年第4期。
[11]《現代畲語有鼻冠音聲母》,《民族語文》1997年第1期。
[12]《貴州省獨山縣新民苗語的方言歸屬》,戴慶夏主編《中國民族語言研究論叢》(2),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13]《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所操語言的方言歸屬問題》,《語言研究》1997年第2期。
[14]《炯奈語的方言劃分問題》,《民族語文》1998年第1期。
[15]《布乾語人稱代詞的格範疇》,《民族語文》1999年第3期。
[16]《苗瑤語語音的基本理論和現實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17]《論雙語的副作用:雙語向單一語言過渡對母語和母文化的削弱》,戴慶廈主編《雙語學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8]《巴哼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語言報告·中國部分》,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2000年。
[19]《苗語方言比較中的幾個語音問題》,《貴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0]《苗鄉行記》,顏其香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風土漫記》,農村讀物出版社,2001年。
[21]《論母語危機:原因與對策》,王遠新主編《雙語教學與研究》(第四輯第2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
[22]《論苗語動詞的體貌》,戴慶夏主編《中國民族語言文學論集》(2),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23]《論苗語名詞前綴的功能》,《民族語文》2002年第3期。
[24]《苗語的形態及其語義語法範疇》,《民族語文》2003年第3期。
[25]《苗瑤語聲調問題》,《語言暨語言學》第4卷第4期,2003年。
[26]《苗語動詞重疊式的語義及結構特徵》,戴慶夏主編《現代語言學理論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27]《苗語方位結構的語序及其語義結構特徵》,戴慶夏主編《中國民族語言文學研究論集》(4),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8]《母語習得與語言變異:以苗語為例的辭彙透視》,戴慶夏主編《雙語學研究》(第二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9]《花苗苗語方位結構的語義、結構及類型特徵》,《語言科學》2004年第4期。
[30]《論語言接觸對苗瑤語語序類型的影響》,《民族語文》2005年第3期。
[31]《語言影響與語法擴散:以苗瑤語為例的語序類型學透視》,戴慶夏、賈益民主編《第四屆國際雙語學研討會學術論文集》,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32]《苗瑤語量詞的類型學特徵》,李錦芳主編《漢藏語系量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
[33]《論白語的話題結構與基本語序類型》(與趙燕珍合著),《民族語文》2005年第6期。
[34]《苗語重疊式的構成形式、語義及句法結構特徵》,《語言科學》2006年第2期。
[35]《苗瑤語的非分析形態及其類型學意義》,《民族語文》2006年第2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情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H1《語言文字學》2006年第8期。
[36]《苗瑤語聲調的分化、合併與裂變》,趙嘉文、石鋒、何少英主編《漢藏語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7]《論苗瑤語名詞範疇化的類型》,《民族語文》2007年第1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情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H1《語言文字學》2007年第6期。
[38]《中國南亞語系語言的構詞形態及其類型學意義》,《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39]《巴哼語》,《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修訂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
[40]《炯奈語》,[41]《中國南方民族語言差比句的語序類型特徵》,《東方語言學》第二輯,2007年。
[42]《苗語方所題元的句法語義屬性》,周慶生主編《中國民族語言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43]《語言接觸對一些南方民族語言語序的影響》,《民族語文》2008年第5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情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H1《語言文字學》2009年第1期。

田野調查

[1] 1993年1月到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調查白瑤話。
[2] 1993年3月到雲南河口瑤族自治縣調查藍靛瑤話。
[3] 1993年5月到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調查史門瑤話。
[4] 1993年5月到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調查勉瑤話。
[5] 1993年6月到湖南郴州市郴縣調查勉瑤話。
[6] 1993年6月到廣西百色市那坡縣調查藍靛瑤話。
[7] 1993年7月到廣西隆林格族自治縣調查素苗話。
[8] 1993年7月~8月到貴州望謨縣、羅甸縣、平塘縣、獨山縣調查苗語。
[9] 1993年8月~9月到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調查巴哼語。
[10] 1994年5月~6月到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補充調查巴哼語。
[11] 1995年10月到貴州畢節市、大方縣調查川黔滇苗文實驗推行情況。
[12] 1996年7月到雲南馬關縣調查拉基語。
[13] 1996年8月到雲南西疇縣調查布賡語。
[14] 1997年3月到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調查炯奈語。
[15] 1997年4月到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調查優諾語。
[16] 1999年3月到雲南瀘西縣調查苗語。
[17] 2002年8月到雲南省麻栗坡縣調查普標語。
[18] 2002年9月到雲南省廣南縣補充調查布賡語。
[19] 2003年8月到湖南省吉首市矮寨調查苗語。
[20] 2004年2月到雲南省彌勒縣調查苗語。
[21] 2005年2月到湖南省鳳凰縣調查苗語。
[22] 2005年9月到大理州、保山地區、思茅地區、楚雄州調查滇西散居苗族的地理分及人口數據。
[23] 2006年8~9月到湖南省城步縣、綏寧縣調查壩那語。
[24] 2008年7月到貴州省安順市、畢節市調查苗語、羿人語。

學術會議

[1] 1995年10月在山東威海召開的“《民族語文》第六屆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現代畲語有鼻冠音聲母》。
[2] 1997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學“漢藏語系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研討會”,提交論文《苗瑤語語音的基本理論和現實研究》。
[3] 1998年9月在新疆大學召開的“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七屆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布乾語人稱代詞的格範疇》。
[4] 1999年8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首屆國際雙語學研討會”,提交《論雙語的副作用:雙語向單一語言過渡對母語和母文化的削弱》。
[5] 2000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雙語教學與研究暨首屆國際雙語教學研討會”,提交《論母語危機:原因與對策》。
[6] 2001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語動詞體貌研討會”,提交《論苗語動詞的體貌》。
[7] 2001年5月在天津師範大學召開的“首屆全國比較語言學在新世紀的理論與套用研討會”,提交《拉基語的入聲調》。
[8] 2001年8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召開的“《民族語文》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提交《論苗語前綴的功能》。
[9] 2001年10月在昆明召開的“第三十四屆國際漢藏語暨語言學會議”,提交《苗瑤語聲調問題》。
[10] 2002年1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語序類型學研討會”,提交“苗語方位結構的語序及其語義結構特徵”。
[11] 2002年5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現代語言學理論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研討會”,提交《苗語動詞重疊式的語義研究》。
[12] 2002年7月在內蒙古大學召開的“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八屆學術討論會”,提交《苗語的形態類型及其語義語法範疇》。
[13] 2002年10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21世紀全球化背景下的苗族文化適調和苗族研究研討會”,提交《論苗學研究中的人文社會科學精神》。
[14] 2003年8月在吉首大學召開的“第三屆國際雙語學研討會”,提交《母語獲得與語言變異:以苗語為例的辭彙透視》;
[15] 2003年11月在廣西大學召開的“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提交《仡央語群語言否定式的轄域與焦點》。
[16] 2004年11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的“漢藏語言的量詞研討會”,提交《苗瑤語量詞的類型學特徵》。
[17] 2005年1月在暨南大學召開的“第4屆國際雙語學研討會”,提交《語言影響與語法擴散:以苗瑤語為例的語序類型學透視》。
[18] 2005年4月在廣東師範技術學院召開的“南方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研討會”,提交《苗瑤語形態類型研究》、《論白語的話題結構與基本語序類型》(與趙燕珍合著)。
[19] 2005年10月在廈門大學召開的“第三十八屆國際漢藏語暨語言學研討會”,提交《論苗瑤語名詞範疇化手段的類型》。
[20] 2006年10月在西南民族大學召開的“第四屆兩岸三地藏緬語研究學術會議”,提交《藏緬語動詞性關係從句的語序類型特徵》。
[21] 2006年10月在西南民族大學召開的“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提交《中國南亞語系語言構詞形態的類型學意義》。
[22] 2007年9月在黑龍江大學召開的“第四十屆國際漢藏語暨語言學研討會”,提交《論苗瑤語連讀變調形式的類型》。
[23] 2008年7月在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召開的“中國民族語言空間認知範疇研究研討會”,參與討論和制訂“中國民族語言空間認知範疇研究調查大綱”。

課題研究

參與的研究項目:
[1] 參與孫宏開、徐世璇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究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中國新發現語言調查研究”子課題(1993~2009)“巴哼語研究”、“拉基語研究”、“炯奈語研究”、“布賡語研究”、“優諾語研究”、“普標語研究”、“壩那語研究”。
[2] 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中心項目“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子課題(1994)“苗語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彌勒話音檔”。
[3] 參與道布主持的“國家八·五民族學科重點研究項目:我國新創製和改進民族文字試行經驗總結和理論研究”子課題(1995)“川黔滇苗文(貴州部分)實驗推行工作調查報告”。
[4] 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中心主持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語言報告·中國部分”子課題(2000)“巴哼語”。
[5] 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合作項目“中國語言資料庫·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資料庫”子課題(2001~2005)“苗瑤語族語言辭彙資料庫”。
[6] 參與劉丹青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名詞性短語句法結構的類型學比較”子課題(2003~2006)“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序類型研究”。
[7] 參與《中國大百科權》修訂的子課題(2003)“苗瑤語族語言”。
[8] 參與“中國少數民族五種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修訂子課題(2004~2008)《苗語簡志》修訂並參與《瑤族勉語簡志》、《瑤族布努語簡志》編訂。
[9] 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新編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地圖”子課題(2004~2008)“苗瑤語語言及其說明”、“苗語支語言地圖及其說明”、“瑤語(支)地圖及其說明”、“苗語地圖及其說明”、“貴州省少數民族語言地圖及其說明”、“湘鄂渝贛少數民族語言地圖及其說明”。
[9] 參與戴慶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和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項目“中國民族語言參考語法系列”子課題(2006~2009)“苗語川黔滇方言參考語法”。
[10] 參與黃成龍主持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2007~2010)“中國民族語言空間認知範疇研究”。
[11] 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教材系列“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子課題(2009)“苗瑤語族語言”。
[12] 參與孫宏開、黃行、聶鴻音等主編的“中國的文字”子課題(2009~2010)“湘西苗文”、“黔東苗文”、“川黔滇苗文”、“滇東北苗文”。
主持的研究項目:
[1]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項目2003~2006)“方言歸屬未定的苗語研究”。
[2]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重點項目(2001~2003)“苗語研究導論”。
[3]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重點項目(2003)“苗瑤語形態類型研究”。
[4]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3~2006)“苗語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研究”。
[5]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B類項目(2004~2007)“中國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史(與朝克主持)”
[6]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項目(2009)“雲南省傳教士創民族文字使用情況及其影響(與王鋒主持)”。著作權所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