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1999年,李長青到榮成市港西鎮上任。當時,港西鎮還是榮成市最北端比較落後的鄉鎮。赴任後,他經過多方考察發現,港西鎮雖然離榮成市區較遠,但離威海市區較近,而此時韓商投資正大量湧入威海市區尋找商機,並有幾家韓資企業落戶港西。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確立了“招商引資、借外興鎮”的目標,高強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在最短時間取得上級支持出台優惠政策同時,通過信息發布會、老客戶推介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工作,依靠誠信待人、服務取勝,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井噴現象,當年引進外資項目近10個。短短三年時間內,累計引進外商投資項目40多個,開業外商合資、獨資企業30多家,將港西鎮打造成遠近聞名的外資鎮,成為威海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一面旗幟。其本人也因工作成績突出,被上級破格提撥為威海市環翠區副區長主抓招商工作,成為當時威海市最年輕的副縣級領導幹部。
2003年,應家鄉父老期盼,毅然辭去威海市環翠區副區長職務,回鄉擔任青魚灘村黨支部書記、尋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挑起發展重擔。面對新崗位、新挑戰、新要求,他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民生福祉為根本,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公司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堅決走創新驅動道路。組織承擔“863”、“973”、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等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3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其他省部級獎勵5項,轉化熟化高新技術成果100多項,獲批“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首批院士工作站,牽頭組建了“國家現代海水養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領帶動我國現代海水養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張高麗、回良玉、宋健,以及山東省省長姜大明等先後親臨視察,並給予高度評價。
二是堅持走產業富民道路。建起高標準的藻類、貝類、魚類種苗繁育與養殖基地,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技術發展成果產業化基地、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園,建成山東省皺紋盤鮑、櫛孔扇貝良種場。在此基礎上,培植起食品加工、生物提取、機械加工、礦泉飲品等20多個產業,直接吸納就業人口2000多人,拉動周邊5000多戶農民從事配套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
三是開創出以企帶村新路。心繫民生福祉,以尋山集團為龍頭,以公司所駐青魚灘村為主體,先後將周邊8個欠發達村納入公司一體化管理,解決閒散勞動力就業問題,完成了農民向企業職工轉變;通過舊村改造,集中建起水、電、暖配套高標準生活小區,1500多戶居民步入現代生活模式;實現轄區養老保障全覆蓋,近年用於居民福利的投入達到1.5億多元,開創實踐了“以企帶村、以漁帶農”的城鄉一體道路。
人物履歷
1988.09—1997.10 榮成市農機局職員
1997.11—1999.09 榮成市農委副主任
1999.10—2001.04 榮成市港西鎮鎮長
2001.04—2002.12 榮成市港西鎮黨委書記
2003.01—2003.06 環翠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2003.06—2005.06 榮成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榮成市青魚灘漁業公司黨委書記、山東尋山水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2005.07—2008.11 榮成市青魚灘社區黨支部書記,尋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08.11— 榮成市青魚灘社區黨支部書記,尋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8年1月,李長青山東省榮成市尋山街道青魚灘村黨支部書記,尋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榮譽
2005年6月,被中國水產協會任命為中國水產協會海水養殖協會分會委員;
2006年4月,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2007年1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評為“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8年1月,當選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2008年12月,被山東省漁業協會評為“改革開發30年漁業發展十大優秀企業家”;
2009年7月,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評為“威海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
2009年10月,當選現代海水養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2010年3月,當選山東省漁業協會副會長;
2013年1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4年3月,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2016年1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齊魯鄉村之星”榮譽稱號;
2016年6月,入選國家“萬人計畫”;
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8年1月,當選“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人物評價
李長青始終心繫民生,把提升人民民眾福祉當成頭等大事來抓。2003年,他懷著“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以實現富民強企新跨越為目標”的抱負回鄉上任。多年來,以發展壯大企業、實現城鄉統籌一體發展為己任,完成兩大“新跨越”,一是所管理的企業經濟總量和總體規模翻兩番,一躍成為全國漁業行業的領軍企業,實現了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向多業並舉現代化漁業集團新跨越;二是將青魚灘及周邊8個欠發達農業村納入一體化發展體系,通過實施擴大就業、舊村改造、整體搬遷、完善福利保障體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措施,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建成了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現代宜居社區,實現了沿海漁村向城市化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