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鉅

李鉅(1904—1986),字剛甫,河北省邯鄲縣南門裡人(今串城街),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中國藥理學泰斗,晚晴最後一名進士李景濂養子。

李鉅是李景濂二弟李景澔之子。自幼由李景濂撫養,視如己出。

1922年畢業於直隸省立第十二中學,1923年考進北京協和醫院學習,1931年畢業,獲得該院與美國紐約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並專研藥理學。1937年抗戰爆發,調任南京陸軍軍醫學校講師,1938年日本占領南京後,回到北平協和醫院原任。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協和醫院北日軍占領,李鉅便蟄居北平。抗戰勝利後,受聘擔任北京大學藥理學教授兼系主任,推動了北京大學藥理學學科發展。1949年,李鉅去台灣。1986年11月2日,逝世於台北。

李鉅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五年內,就發表了22篇論文。他從事藥理學教學及研究工作達40年,興趣所在,多屬於循環系統之藥理,兼及內分泌及心理學藥理,撰有大量論文,刊於國內外學術雜誌。李鉅生前是中華醫學會、中國生理學會、美國藥理實驗治療學會會員,享譽國內外,被北京大學醫學院譽為中國藥理學泰斗。

李鉅一生著作除戰亂顛沛流離遺失外,尚有數百首詩賦和文稿存世,未付刊印。其中史詩《行行久》,用米芾體書寫得氣勢磅礴,盪氣迴腸,令人愛不釋手。拋開醫學研究水平不說,他在國學方面的造詣和對國際社會的洞察力,也非常了不起。他去世後,部分文稿交與其在北京的侄孫整理研究。

李鉅的生平事跡載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的《民國人物大詞典》等典籍。

基本介紹

  • 本名:李鉅
  • :剛甫
  • 所處時代:晚晴、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邯鄲縣南門裡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86年11月2日
  • 畢業院校北京協和醫院
  • 學歷:博士學位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抗戰時期,遠走台灣,溘然長逝,個人作品,主要成就,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鉅1922年畢業於直隸省立第十二中學校,其後就讀交通大學一年,1923年入北京協和醫院學習,1931畢業(當時為八年碩博連讀),獲該院與美國紐約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專研藥理學。

抗戰時期

1933年,日軍攻入山海關,民國政府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此時李鉅與同窗博士的湯夫人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任教,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目睹東北淪陷,河山半壁,作《漫題》抒懷發憤:神州何為競陸沈,四顧家邦憂正翻;將見長城劫灰盡,更堪東海怒濤奔;河山萬里仗明主,道義千秋庇後昆;大廈豈真傾圮了,全憑國士起幽魂!
1937年抗戰爆發後,調任南京陸軍軍醫學校講師,兼中央衛生實驗處專員;1938年日軍占領南京後,回北平協和醫學院原任;1941年珍珠港事變,美對日宣戰,協和醫學院被日軍占領,蟄居北平,不給日本人做事。
李鉅
李鉅
1942年至1945年,李鉅不給日本侵略者效力,隱居在家,1945年又賦詩《乙酉感懷》:良驥吾聞老始成,只今華發對生平;愧無沅圃成功計,粗識草堂獻賦情;山麓久乖猿鶴約,海天遙與白鶴盟;待看江水澄如練,好戴堯天事耨耕!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闔然長逝,中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追悼和紀念活動,李鉅賦詩《悼羅斯福總統》:歷歷興亡眼底棊,忽驚星隕海淵陲;九天霹靂倏冥晦,千里傳聞果是非;彌計旌旗半落後,橫空烽火齊燃時;堂堂神勇長留在,忍使失吞在恨遺!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核子彈,天皇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李鉅續寫史詩《行行久》(前意未盡更續乙首),詩云:君不見大戰龍蛇雲雷走,此風不可行行久。萬里沖霄飛黃沙,況說原子今日有。剎那閃光籠天地,那問人類與兔狗。不見長崎廣島好城池,於今人廢草更朽。詰耶穌,叩上帝,此等慘禍人可受?仁義作邦本,世界大同自有首。干戈玉帛本自由,慈悲二字世相耦!
1945年抗戰勝利後,改組的北京大學醫學院新聘一批受過歐美醫學教育的博士,這些學者代表了當時醫學界的最高水平,李鉅受聘擔任藥理學教授兼系主任,推動了北京大學藥理學學科的發展。
藥理學是醫學院校必備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醫、藥、護等各專業醫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北京大學在本校成立之初(1912年),藥理學即已成為醫學專門學校48門必修課程之一,並由藥理學家徐佐夏教授於1927年建立了“國立京師大學校醫科藥物教室”。
李鉅對他教的來自美國的學生,與中國學生一視同仁,嚴格要求,實驗中的一絲閃失也不放過,可見他的學識淵博,治學嚴謹。

遠走台灣

抗戰勝利後,李鉅教授在眾多前輩的領導下,藥理研究室的隊伍也不斷發展完善起來,並為全國的藥理學科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曾經參與創建領導以及之後在該系任職的有李鉅、全慈光、易鴻匹等數十位教授和副教授。李鉅教授於1948年初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1950年赴港,1951年去台灣,受國防醫學院聘任藥理學教授26年。

溘然長逝

1986年11月2日下午2時李鉅病逝於台北,享壽83歲,同年11月10日,移靈台北辛亥路市立第二殯儀館懷源廳設奠公祭,“國防部軍醫局”楊文達中將任治喪委員會主任,並挽題“哲人其萎”;台灣首位陸軍女將軍、“軍護之母”周美玉任治喪委員會副主任,並挽題“教澤長昭”;台北榮民總醫院鄒濟勛院長挽題“積學揚芳”;國立陽明醫學院於俊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蔡作雍中將等70餘位任治喪委員會副主任和委員,敬獻了花圈和輓聯。李鉅遺體火化後骨灰安放台北市北投區中和禪寺靈光塔。

個人作品

李鉅自幼年浸濡庭訓,拜桐城吳摯甫哲嗣吳闓生(北江)先生為師,學詩、古文辭,對國學頗知珍好。他是醫學巨擘,字、文、詩同樣出類拔萃。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王達敏先生評論說:“1949年至1978年,大陸的桐城派學者群體陷入絕境。李鉅教授在海峽對岸從事醫學研究的同時,仍然繼承桐城派傳統,潛心詩古文辭的研究與創作,並取得突出成就。他與同門香港中文大學的曾克耑教授,分別是文化荒蕪時代在台港傳承桐城派精神的代表。”他還說:“其父李景澔、伯父李景濂均為吳汝綸蓮池書院弟子。他曾從吳闓生游,受詩古文法,創作詩古文辭不輟。其詩文蓬勃雄健,得蓮池一派真傳。”
李鉅作《贈曾履川(克耑)用杜公冬狩行原韻》中寫桐城派古文:蓮池風流文章雄,有清一代第一功。上繼文騷下韓愈,元文冄紹漫蒼穹。大道一貫無今古,鸞鳳高棲非玄熊。
在《贈酬表兄》一詩中,李鉅表達了對家鄉邯鄲的深切懷念。詩云:書生今已非時優,束裝結帶入夷流。我無佳句相贈酬,空勞明珠錦章投。窗影孤燈入深秋,獨聽蟋蟀聲啾啾。汩汩滏水東逝流,不堪千里望鄉愁。記否攜手步東疇,白雲浮野天一陬。盈盈煙樹入盈眸,西對太行正悠悠。矗立遙指邯山丘,高台趙舞一時休。嗚呼!華年一去不可收,萬鈞勒挽騅不留。中州那復堪回首,神州何處是鴻溝。

主要成就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年會,即中華醫學會第四屆大會生理學組的論文提要,李鉅與神經內分泌學教授萬代克(H.B.Vandyke)在三十年代合作,研究“貓之排卵及其黑體之機能生活”。提要說:雖在求偶期,貓之排卵比兔較難;當注射數倍“兔的排卵劑”之“普肉蘭”(Prolan)或大腦前體垂葉之生殖素,方可使貓排卵。該論文提要刊登在中華醫學雜誌(上海)1937年第23卷第6期。研究動物大腦垂體前葉激素的生理效應,是當時國際學術界新開闢的科學領域。

親屬成員

其曾祖父李慎徽,字克從,邑庠生,誥封奉政大夫;曾祖母耿氏,誥封宜人。祖父李純青,字粹然,優廩生,光緒元年(1875)制科徵舉孝廉方正,廷試一等,歷任武邑縣訓導、昌平州學政、巨鹿縣教諭,賞加五品銜,誥授奉政大夫;祖母李氏,誥授宜人。父親李景澔,字彙東,與伯父李景濂(字佑周,一字右周)同中清光緒癸卯科(1903)舉人。李景濂聯捷成進士,官授內閣中書。李景澔則留學日本法政大學,回國後於宣統庚戌年(1910)考職取列一等,任度支部主事。李鉅母親康氏,出身邯鄲名門望族。叔父李景濤,字叔山,太學生肄業,直隸省城大學堂預科畢業。
李鉅的父親李景澔於1918年因病去世,享年44歲,李鉅由伯父李景濂撫養成人。

人物評價

台灣著名牙科醫生唐國淦回憶說:“毛地黃(Digitalis)是我一生中永難忘懷的藥物之一,也是我在學三年級修藥理課時,整整一學期中,經常午夜夢回時,突然因其驀然入夢而驚醒。這大概是那個年代裡的同儕們,要想通過藥理學教授李鉅這一關時,或多或少的共同感受吧!”
唐國淦回憶道:“李鉅教授一向以教學嚴謹聞名,他所授的這門課,每學年因不及格而遭留級退學者,不知凡幾。他講課內容豐富,深入淺出,更時時循循善誘,一再提及用藥處方,需千萬謹慎,經過大腦思考,一方面熟讀藥理,洞悉藥性之機轉,再配合病人之病況,開出有效處方。開方不對治不了病,對病人反而有害無益,許多藥物具有毒性,更有藥物含有劇毒,那些劇毒之藥足以救命,也足以害命,生死得失之間,端視處方酌量,拿捏是否準確,那就得考驗大家對藥理是否讀得透徹了。李鉅教授為了使同學們將來慎重把握劇毒藥物劑量,逼大家必須強記於心,期終考試時,在百數種毒性藥物中,抽選10題考劑量,判卷時先看這10題劑量答案,發現稍有差錯,這份卷子就不再看下去了,肯定判不及格。事隔半世紀,尚清晰地記得Digitalis的劑量是0.01mg/kg/day,每日使用量不得超過體重60kg計算,一次療程不得超過七天,要這樣的答題,才算完整,其中缺一項均算答錯。如肌肉注射忘了寫,就算作靜脈注射。像這樣的藥物劑量百來題,需記憶,在期終考試時,那種極度緊張的氣氛下,10題不出一點錯,才真是大幸,有上蒼庇佑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