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淡愚

李淡愚(1859-1942年),名春華,以字行,廣東新會七堡鄉人,遷會城居住。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淡愚
  • 所處時代:清末
  • 出生地廣東新會七堡鄉
  • 出生時間:1859
  • 去世時間:1942
  • 主要成就:編印成《分部分音廣州話九聲字宗》一冊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出版著作,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清末廩生。青年時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08 年在會城蘊華學堂任教,兼任香港《華字日報》特約撰述員。1913年應旅加拿大華僑之聘,赴域多利華僑公立學校講學。
1918年,他加入“全國國語讀音統一研究會”,出席全國國語讀音統一會議。此後,積極推廣國語, 平山義塾成為縣最早推廣國語的學校。
1933年間,又勸說旅澳歸僑岑日初捐白銀10萬, 重修岡州中學校舍。李淡愚於1942年病逝香港,終年84歲。

主要成就

李淡愚先生對拼音和聲調有所研究,把六千多個同音字分別“九聲”, 編印成《分部分音廣州話九聲字宗》一冊,供學堂教師講課使用。李淡愚還擅撰聯語,得其師吳鐵梅之薪傳,莊諧並茂, 風趣橫生。
因受歐美普及教育風氣的影響,於1916年回國抵達香港時, 向旅港同胞馮平山遊說興辦義學。次年, 馮回會城創辦“平山貧兒義塾”,聘李淡愚為塾長,免收學費和供給書具,一時稱為義舉。 城鄉仿效開辦開辦的有南洋、澄波等義塾20間,亦有受李淡愚的影響。以後, 他先後擔任過15間義塾以及西南學校、平山國小、 岡州中學的教務長或校長,對新會教育事業有所貢獻。
李淡愚熱心家鄉文化教育建設。在1919-1924年間,倡建象山公園白沙公園,商請香港同胞捐建象山亭台石坊、 圭峰白沙講學亭等勝景。

出版著作

《李淡愚聯語錄》等

個人生活

李淡愚先生一生過著清淡如水的生活, 卻又熱心社會福利事業,曾向殷商富戶募捐,施棺三千餘具收殮死於鼠疫者; 為陳冲與羅坑兩鄉的“陳林械鬥”和古井的“吳趙械鬥”奔走調停盡過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