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浴星

李浴星先生(1909.1.9-1976.7.28) 原名李連魁,字捷三,又名李沂、李洞明,字浴星,號大痴、大池、大池浴者、靜泊、井白、靜泊居士等,以字行。齋號:魁儒軒、伴梅閣、梅花書屋、崑山玉韻琴齋、翛齋等。李浴星是一位國學功底深厚,精於古琴、書法、繪畫、篆刻、詩詞以及文物鑑賞等多方面才能的藝術家。

基本介紹

  • 本名:李連魁
  • 別稱:李浴星
  • 字號:字捷三
  • 出生地:河北省丰南縣稻地鎮
  • 出生時間:1909.1.9
  • 去世時間:1976.7.28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李浴星先生1909年出生於河北省丰南縣稻地鎮。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就讀於天津法商學院和北京中國大學。畢業後先後在齊齊哈爾、保定、天津、北京等地工作,主要以教書為業。曾在北京“志成”、“大同”中學任國文、美術教員。北平解放後,先生於1949年被聘為軍代表辦事處文書,隨同進駐唐山接管開灤煤礦。軍代表辦事處撤消後,任開灤唐山礦幹校語文教員。曾當選為唐山市第三屆政協委員、唐山市第二屆美術家協會理事。

人物經歷

先生自幼勤奮好學,轉益多師。十三歲學書,十四歲學畫,十六歲學古琴,二十歲學詩文,為其書畫、古琴技藝奠定了基石。三、四十年代,李先生的書畫藝術便已知名京師。五、六十年代,曾致力發掘古琴曲《胡笳十八拍》及《廣陵散》並有所建樹。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先生蒙受“反動學術權威”等莫須有的罪名被多次批判、抄家和監禁。又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不幸罹難,終年67歲。
李浴星李浴星
李浴星先生於1924年拜在著名古琴家、九嶷派創始人楊宗稷(字時百)老先生門下學琴。當時楊老先生收徒甚嚴,先要通過面試和考察,了解求學者的家庭境遇、文化基礎、個人愛好、學琴志向,以及是否會其它樂器等各方面情況;然後嚴格要求學生:必須勤學苦練,持久不輟,且以傳承發揚琴藝為己任。當時李浴星先生面試考察合格,並作了鄭重承諾,才成為楊老先生的正式弟子。
楊老先生授徒非常認真。一張琴桌兩張琴,師徒相對而坐,老師對照琴譜逐句講解示範,讓學生反覆練習,指法、節奏、音準稍有誤差絕不能過關。完成全曲後,師徒再反覆合彈,直至老師滿意為止。在楊老先生長期、嚴格的教學指導下,李浴星先生學到了九嶷派琴學真髓,而與同窗好友楊葆元(字乾齋)、管平湖、關仲航等幾位先生成為近現代九嶷派琴藝的重要傳人。
後來,李浴星先生離京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工作了三年。在此期間繼續以書信向楊老先生請教。楊老先生總是有問必答,儘可能詳細地解難釋疑,有時竟一天連發兩封信。信中涉及內容非常之多。包括了學琴、斵琴、修琴以及生活等方面。在和老師的魚雁往來中李浴星先生受益匪淺,琴學造詣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由於李先生書法好,文史底子厚,學琴領會得快,再加上異常專注用功,所以深得楊老先生喜愛和看重。
李浴星先生非常珍愛書籍。為避免琴譜損壞,每彈一曲都用工整的小楷另抄一遍,從不把原譜翻來翻去。現存《魁儒軒琴譜雜抄》一冊、《翛齋琴譜》五冊,共抄錄琴曲53首,其中還有自行移植和創作的琴曲。平時李先生經常把孩子們唱的歌隨手操琴彈奏,可惜的是這些曲譜沒能記錄下來。在1966年至1976年的特殊歷史時期,李先生幾次遭受批判監禁,但只要有機會仍堅持彈琴。古曲不能彈,就把當時流行的“毛主席語錄歌”等“革命歌曲”移植到古琴上來,至今還有先生整理的移植琴譜。
李浴星先生是多才多藝的學者,經、史、子、集爛熟於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管平湖先生髮掘《胡笳十八拍》、《廣陵散》等古曲和編寫《古指法考》時,經常需要查閱許多古籍,而這正是李浴星先生的特長,於是管先生和李浴星先生經常通過書信探討一些疑難問題,至今還保存有管先生給李浴星先生關於探討打譜的信件。同時,李先生還與中國古琴研究會會長查阜西、中國音樂學院古琴教授吳景略等先生始終保持聯繫,經常切磋交流技藝。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李浴星先生完成了《胡笳十八拍》和《廣陵散》的發掘打譜工作。在對《胡笳十八拍》的打譜工作中,李先生對原譜進行了適當的編輯,使其詞和譜的對應更加合理了,這在他編著的《翛齋琴譜》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在對《廣陵散》的發掘中,李浴星先生經過多次反覆深入地探究,得出了與管平湖先生和吳景略先生等幾位琴家不同的結論,即“《廣陵散》還是應以三弦為宮”。可惜的是李先生的這一成果未能留下音響資料。
李浴星先生彈琴功力深厚、指法嫻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唐山市經常停電,有時在晚上彈著琴突然停電,但並不影響李先生彈琴。在看不見徽位的情況下,李先生照彈不誤,而且彈得絲毫不差。若沒有深厚的功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李浴星先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在北京中學教書時,曾設館授琴。溥雪齋先生(宣統溥儀的族兄)和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的鄭珉中先生就是當年的學琴弟子。
李浴星先生是集多種藝術於一身的藝術家。先生的書法胎息於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功底深厚。曾每天堅持臨習此帖六張元書紙,連續八年未曾有一天間斷。而後又於小歐《道因法師碑》、北魏《張猛龍碑》、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孫過庭《書譜》以及褚遂良、李北海等家都下過很深的功夫,往往一部帖要臨寫數百遍。融匯各家之長,形成了獨具的勁媚書風而自成一家。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向來分為碑、帖兩大流派。但從明末董其昌之後,清代幾乎未見到一位真正的帖學大家。直到民國以後才出現了諸如沈尹默白蕉鄧散木吳玉如等帖派大師。毫不誇張的說,李浴星先生無論其自身對二王嫡派帖學的理解、領悟和實踐,及其書法數十年積累而成的技法功力、氣韻風神,都絕不在以上諸家之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得當時著名書畫家周鐵衡先生激賞,稱“李先生書乃正統京朝派,若從京師出十人善書者,李先生必在其中。”我國知名詩人、散文家、書法家陳大遠先生也曾稱讚“李先生是北方少有的書法家”。
李浴星先生繪畫曾拜著名畫家吳鏡汀先生為師,初學四王,由王石谷入手,後法宋元山水,筆法精到,意境深遠,尤以小北宗青綠山水見長。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先生的書畫藝術已知名京師(當時在北京榮寶齋掛筆單為10銀元一方尺),並為“中國畫會”重要成員之一,與簫謙中、胡佩衡吳鏡汀秦仲文等著名書畫家過從甚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李先生的繪畫作品曾到東歐展出。先生的書畫作品不僅功力深厚,技藝精純,而且雅俗共賞,深為大眾所喜愛。與唐山知名畫家嚴柏年、果樹邨、宣道平先生一起被譽為“冀東四大名畫家”。李先生的篆刻藝術從漢印入手,由於有堅實的書法基礎,後又與篆刻家賀孔才先生交往頗多,形成了沉穩清麗、書卷氣十足的風格。先生的書畫用印絕大部分均為自製。
李浴星先生在天津讀高中時,曾師從著名文人張念祖(字芍暉,清朝舉人,當時天津城南詩社主要成員),系統學習了詩詞、文章。由於名師指導,再加天分和勤奮,李先生的詩詞也達到了很高水平。遺憾的是,先生的全部詩詞手稿都在那場史無前例的劫難中被抄走遺失了。現在我們只能在先生的繪畫上見到一些題畫詩和我們尚能回憶起來有限的詩作。1957年李先生還曾編寫過一個京劇劇本《新編河伯娶婦》,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發表。值得慶幸的是先生當年用毛筆行楷謄寫的手稿尚保存完好,使我們有幸欣賞到先生的文采和爐火純青的書法。
1949年李先生遷居唐山後,周圍很快聚集了眾多書畫界的朋友和喜愛書畫的學生。現在唐山市60歲以上的書畫家許多是李先生的學生,甚至有的人只向李先生求教過或拜訪過,也自稱是李先生的學生而引以為榮。李浴星先生教學生是全方位的,除古琴、書畫、詩詞和篆刻外還教古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每逢周末李先生都要給學生講古文,直到1966年九月李先生被抄家關押才被迫停止。師從李先生多年、琴藝較好的學生,除李先生子女之外尚有張慶恩、張松延、鄭漱雲、章長生等人。其中除張慶恩在地震中罹難外,其它學生在地震後20年來,積極修復地震中損壞的老琴,把繼承振興我國的古琴藝術作為懷念恩師的具體行動。李先生之子李天桓在1980 以後,使震後中斷了4年的琴聲得以延續,並從2001年開始授徒傳授琴藝。

人物評價

記得首都師範大學有位老教授曾經說過:“個人的勤奮和天分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客觀環境也是成敗的不可忽視的條件。”李先生雖然一身絕技但未得盡情施展,皆由客觀環境使然。試想,李先生如果1949年未曾遷居唐山,在琴界與管平湖、關仲航、汪孟舒等先生始終保持在伯仲之間,在書畫界與秦仲文王雪濤等先生始終保持在伯仲之間;如果1976年不是過早地歿於地震,能趕上改革開放、古琴書畫等文化藝術得以振興的年代,那么先生的知名度必將大增,其古琴、書畫藝術也必將更為廣泛流傳於世。然而,李先生一生刻苦勤奮的治學精神,誨人不倦的師德品格,卻是留給我們的極其寶貴的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
(本文參考了張佗的《李浴星的書畫藝術》和張福安的《李浴星先生生平簡介》,由李天桓執筆並由張福安修改定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