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浚之
- 別名:響泉
- 出生日期:1868
- 逝世日期:1953
- 職業:清朝畫家、美術家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東渡日本,考察洋務,入仕靈丘,倡導新政,實業救國,慘澹經營,課讀子女,書畫鑑賞,戀石成癖,編印出版,博學好古,君子長生,愛國異服,以詩明志,自樹風標,終成詩史,晚年遺恨,藏品俱焚,文化根本,士族傳承,文化精英,千古流芳,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李浚之出身世代書香門第。據《家譜》記載,祖上“累世耕讀”,田產散居於古鬲津河西岸。李浚之的祖父李長庚,字子耆,晚號癯翁。年輕時鄉試屢次不中,後棄學從商四十餘載,從此家業振興,富甲一方。李長庚雖以商興家,但倡導以德治族,在鄉里行善積德,從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在地方上威望甚高。李長庚嗜書如命,對族人勤於教誨,一生積累十六冊讀書摘抄筆記。1915年,編輯成《臞翁叢鈔》兩卷出版。
李浚之的父親李品三,晚號榆園主人,是李長庚的第三個兒子。在當地以孝道出名,為人豪爽灑脫,一生廣結天下藝林名士。1920年,李浚之在和莊之南相距一牛鳴地購置百畝田地而建園。因園內有榆樹近萬棵,故命名為“榆園”。園中建別墅,以環境幽雅而聞名大江南北。李浚之堂兄李清芬繪製“榆園圖”一幅,張權、張檢、王孝禹、吳昌碩、翁斌孫、華世奎、張克家、張頤、張林鶴、張阿齡、嚴修、章鈺、王漢輔、吳重憙、榮慶、蔣式瑆、趙元禮、謝宗楷、姜筠、李多節、張瑞蔭、張榛、張之節、隋思湛、王振聲、楊壽樞、蔣方虁、洪瑞甡、汪鸞翔、鮑振鏞、徐宗浩、劉家琛等當時的文人雅士為“榆園圖”題寫詩文。1932年,李浚之將榆園圖和詩文題記輯成《榆園圖題詠》一冊出版發行。
李浚之兄弟三人,李浚之為李品三的次子。在家庭的薰陶下,兄弟三人秉承祖訓,研經讀史,修身家齊,嗜金石篆刻,好詩文繪畫。
東渡日本,考察洋務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李浚之的舅父張之洞因主戰由山西巡府升任兩廣總督。1889年7月調任湖廣總督。在任期間,張之洞實施“新政”,力推廣開新學、改革軍政、振興實業。在推行“新政”用人之際,張之洞也大力培養人才和親信勢力。
1905年(光緒乙巳年)10月,時年三十七歲的李浚之,接受舅父張之洞的派遣,從天津出發,在塘沽乘日本郵輪東渡扶桑,考察日本工業、商務、教育、律政及社會風俗等洋務,歷時五個多月。歸國後,李浚之撰寫了一篇名為《東隅瑣記》的遊記,表達了“中體西用”的新政思想。後來,《東隅瑣記》(現存民國鉛印本)刊印出版,成為了一部重要的研究清末社會變革的文獻資料。
《東隅瑣記》一書中提出“體育、智育、德育兼而有之”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後來被毛澤東概述為“德智體全面發展”。
入仕靈丘,倡導新政
張之洞任山西巡撫期間,對山西的洋務運動有很多的構想,但在任只有短短的兩年多的時間,只在編練軍隊、創辦山西機器局、創辦令德堂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為了在山西繼續推行“新政”,已升任軍機大臣的張之洞,讓李浚之出任山西省靈丘縣知縣。李浚之在任期間,這位軍機大臣的親外甥受到山西巡撫的格外器重。李浚之儘自己所能,多次給山西巡撫上條陳,建議興辦鐵工、興修水利、育林開發、建造機織、改良工藝、推廣物種、獎勸實業、培養軍地兩用人才。使張之洞倡導的“新政”在山西得以推行。
1911年10月29日晨,同盟會起義軍攻入山西巡撫衙門,末任山西巡撫陸鐘琦被擊斃。閻錫山就任山西軍政府都督。山西光復,發布起義宣言和討滿檄文。李浚之逃亡回籍。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中國官僚體系重新組合,往日的故交達官變身政府要員,欣賞李浚之的才華,屢次邀請李浚之出任政府官員,均被李浚之婉言謝絕。
實業救國,慘澹經營
民國政府成立後,李浚之目睹了落後中國的混亂和慘狀,大力支持張騫提出的“實業救國”主張。舉家遷往天津,集全家族之財力,在天津開辦紗廠,並與張騫合辦圖書公司。
經營數年後,由於時局混亂,在內憂外患的狀況下,紗廠不得不停止經營。
1921年,李浚之結束了在天津的生意,全家遷往北京。
課讀子女,書畫鑑賞
來到北京後,李浚之一家居住在宣武門外的廣安胡同南街,堂號“墨耕園”。隨李浚之一起進京的還有表弟李鶴籌(名瑞齡,字鶴籌,號枕湖)。初到北京,一邊從事金石字畫鑑賞活動,一邊課讀子女書畫技藝。表弟李鶴籌、愛子李樹智(字小泉,號晴湖)在李浚之的引薦下,拜金北樓(名金紹城,字鞏伯,一字拱北,號北樓,又號藕湖)為師,攻繪畫藝術,二人最終成就當代繪畫名家。期間,為了提高李樹智的繪畫修養,帶李樹智遊歷九省十一山,遍訪名人,寫下了《名山遊記》,並出版了《墨耕園課畫雜憶》(1928年出版)一冊。
在李浚之的引薦下,女兒李樹萱十四歲(1927年)加入由周養庵、金城主辦的中國畫研究會。二十二歲(1935年)進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習畫八年,師從黃賓虹、張大千。李樹萱在京華美專第一期畢業後,由黃賓虹推薦任華北居士林佛像繪畫講師。成為當代佛像中國繪畫大師。
1914年2月4日,中華民國政府為了保護故宮文物,成立了古物陳列所。作為美術界泰斗的李浚之被聘為故宮顧問。
戀石成癖,編印出版
李浚之一生酷愛金石。早在1897年就編撰《津西堂初選印券》二冊。該書將李浚之家藏古印及部分明代印家作品選輯而成。初冊五十頁(外題序七頁)錄印九十九方;二冊五十頁錄印九十九方,每頁一印,所錄有古官私印及文三橋、何雪漁等印品。書前有吳潯源、李清芬及李濬之序,後有李浚之自述《集古印緣小敘》一則。
1916年,李浚之將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所藏《閱薇草堂硯譜》拓本付諸印刷出版。 現存《閱微草堂硯譜》石印本前有徐世昌作序,介紹硯譜原稿由來及出版過程:“范孫侍郎遣其子智怡齎札投余附河間紀文達公《閱微草堂硯譜》拓本一冊,為文達裔孫堪謹所藏孤本,將與寧津李浚之商付石印而囑序於余。”
1934年,李浚之同陳少室一同整理復刻《漢三十二將繡像印譜》(即《雲台像印彙輯》),李浚之為此書作序、跋各一則。書內人物繡像由李浚之的女兒李樹萱按照清代張士葆作的《雲台三十二將圖》摹繪。
博學好古,君子長生
孔子刪定《詩經》後傳給了子夏,子夏傳給了曾申,曾申傳李克,李克傳孟仲子,孟仲子傳根牟子,根牟子傳荀卿,荀卿傳給毛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毛亨攜帶家眷從魯地北上,居於武垣縣(今河間市,當初屬趙國的北部),隱姓埋名。漢惠帝撤銷了“挾書律”,毛亨重新整理《詩經詁訓傳》,並親口傳授給毛萇。
西漢河間王劉德遍求天下“善”書,得之即刻工整謄抄,然後“留其真”,將抄本加金帛還給書主,四方之士不遠千里趕到劉德這裡。劉德慕毛萇之名 “禮聘再三”,請毛萇出山,封毛萇為博士,並在都城樂城東面建造日華宮(今泊頭市西嚴鋪),北面君子館村建招賢館,命毛萇在此講經,傳授弟子。今河間詩經村西北面三里處的君子館村,據《嘉靖河間府志》記載,就是毛萇當初講經的地方,人們一直尊稱那個地方為“君子館”。據《畿輔通志》引文《肅寧縣採訪冊》:“縣治東南十里,有武垣郡城。邑優貢生苗學植,博學好古,謁毛公詞,得磚一枚,上刻‘君子’二字,古茂閒雅,漢隸體也。”
此君子磚後被劉位坦收藏。李浚之愛石成癖,不惜舉全家之財力,經多年才從劉位坦處購得“君子”館磚。自此,李浚之全家由宣南“墨耕園”遷居繩子庫(原西城區小石作胡同),改堂號為“君子館磚館”。寓“君子之德與世長存”之意。
1933年,李浚之將各地名士為河間君子館漢磚題寫的詩文集成一冊,編輯出版了《君子留真譜》。由劉春霖題寫書名,書內收錄了楊鐘義、苗學植、祁寯藻、何熙績、何紹基、張穆、黃爵滋、胡焯、端木國瑚、曾國藩、高繼珩、莫友芝、楊息柯、王樹枏等歌誦漢君子館及君子磚的詩文。
愛國異服,以詩明志
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的盧溝橋悍然發動七七事變,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浚之義憤填膺。自此,盤發著漢服,以此表達一個士族知識分子的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
李浚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和生活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的中國人民,滿腔憤慨,滿懷愁情。這一階段,李浚之先生托物言志,通過詠蘭詩句來表達自己的熱愛祖國之情:
老葉蔌叢逼步寒,
依然不改寸心丹。
謾言晚近無知己,
上結離騷古代歡。
所南翁畫屈原詞,
千古長存愛國思。
短巷摹門無剝啄,
楚風閒擬補亡詩。
後來,這些詩被女兒李樹萱抄錄下來,命名《蘭痴夢囈集(1937-1943)》。
自樹風標,終成詩史
李浚之出身書香世家,博學多才;為人豪爽,廣結天下名士;長期從事書畫鑑賞,過手歷代名人字畫無數……這些都為他進行書畫美術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浚之經四十餘年之積累,歷二十五年之心血,尋師訪友,廣事蒐集,四易其稿,終於輯成《清畫家詩史》。全書正續兩集,30萬字。書中輯錄了清代2000多名畫家小傳及題畫詩4000餘首。1930年,李浚之出資雕刻成木板十行書版七百一十一塊,付諸印刷成書,其用費300兩黃金,全靠出賣家藏書畫。封面書名由清代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題寫,書前由楊鐘羲、王樹枏作序。李浚之在《清畫家詩史》書前用北堂陳詩圖、太行載詩圖、晉垣繕詩圖、山村齧詩圖、津西訂詩圖、同好餉詩圖、津門借詩圖、舊雨證詩圖、行腳采詩圖、宣南校詩圖十幅繪畫作品記述了在顛沛流離的命運中如何編輯成書的艱辛歷程。
啟功在1983年《清畫家詩史》一書的再版題序中道:“響泉先生特立獨行,表率近世藝林數十年。昔曾求教,誨示拳拳。所著畫家詩史,以人存詩,以詩存畫,權衡精密,寄託乃彌。於張浦山、秦誼芬著述之外,別開蹊徑,自樹風標。論六德於三百年間者。不讀此書,不足為知人,又何有於論世、論藝乎?”
《清畫家詩史》是一部記載清代書畫美術名人的巨著,卷帙浩繁,內容宏富,考證嚴密,刻板上乘,印製精良,是當代研究清代美術史和書畫作品鑑賞的重要依據。因此,李浚之被業內人士讚譽為“中國美術界的太史公”。
晚年遺恨,藏品俱焚
李浚之不但精於鑑賞,還富於收藏,收藏古人名跡甚富。在繩子庫“君子館磚館”(北京西城區小石作胡同)內,置金石、文物、書畫收藏室七間。
1947年,因雇員酒後不慎失火,大火持續一夜,七間房屋連同一生金石、文物、藏畫均系燒毀。
《清畫家詩史》出版後,李浚之不遺餘力地整理出《唐畫家詩史》、《宋畫家詩史》、《元畫家詩史》、《明畫家詩史》,但因財力有限,未能雕版。這些書稿也在這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令李浚之遺憾終身。所幸,《清畫家詩史》木刻書版由於藏於書局,才逃過一劫。
文化根本,士族傳承
中國歷史朝代雖不斷更迭,但中國文化卻從未中斷,這其中士族文化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尤其體現在儒家文化的傳承、仁政的推行、社會的教化與安定等方面。李浚之作為清末民初士族文化的代表者在儒家文化傳承方面也頗有成就。1930年,李浚之在琉璃廠舊書攤上,發現一部由明代趙南星撰寫的《學庸正說》。書中有不知名人士進行眉批和詳解。李浚之如獲至寶,反覆研讀,並於1932年整理出版了《學庸正說詳節》三卷:收大學正說詳節一卷、中庸正說詳節二卷。
另外,李浚之為了在家族內倡導儒家傳統,1936年撰寫了《李氏世澤圖徵》一書。馬相伯為其題寫書名,吳敬修、夏孫桐、俞陛雲、抁邵章、楊鐘義題寫章節首頁。書中圖譜由女兒李樹萱繪製。此書在1947年大火中僅留部分殘片。
文化精英,千古流芳
全國解放後,李浚之受聘為故宮博物院顧問,致力於故宮書畫鑑定,為中華民族美術文化的整理、發掘和保護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1953年,李浚之病逝於北京,享年85歲。
1981年,李浚之入選《中國美術家人名詞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版);2005年被收錄在《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浙江古籍出版社)。
為了紀念這位清末實業救國倡導和實踐者、美術史學家、美術鑑賞家、書畫家,1996年經山東省寧津縣黨委決定,建立 “李浚之紀念館”,對其生平進行詳細介紹和主要作品展示。
四世玄外孫韓罡 謹識
2011年6月8日第十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