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遷,男,黔西南州普安縣白沙鄉白水國小教師。
2017年7月,入選2017年6月“中國好人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治遷
- 國籍:中國
- 籍貫:貴州省
- 主要成就:入選2017年6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獨臂教師”19載堅守山鄉 愛生如子建家園學校
2003年李治遷被任命為白水國小校長。兩年的時間,為原本只有6間教室的白水國小修建了圍牆、球場、辦公綜合樓和宿舍。2006年1月,為了儘快讓學生用上遠程教育設備,他與其他老師安裝線路,卻意外被高壓電擊導致右手被截肢,左手也嚴重殘疾。為了能夠一如往常教學,他開始用左手苦練寫字,兩年後如願回到眷戀的講台。10年來,他克服身體困難,始終把學生當成心中的寶貝,每天用心上好每一堂課,令人敬佩的身影留在校園裡和鄉村小路上,他甘於奉獻的事跡和精神在民眾中廣為流傳。
正文:
1998年8月,20歲的李治遷跨出黔西南州興義師範學校大門,被分配到邊遠的普安縣白沙鄉白水國小任教,自此,他以學校為家,把近20年旺盛的青春都奉獻給山鄉教育,無怨無悔。
2003年,由於工作突出,李治遷被任命為白水國小校長。當時學校沒有圍牆、球場、辦公室,也沒有教師宿舍,只有6間教室,校園一片狼藉:沒有圍牆,很多牲畜和一些不良人員會到學校搗亂;沒有球場,師生沒有活動場所;沒有辦公室,教師沒有地方備課、改作業;沒有教師宿舍,教師沒有安身之所……
這些都成為他的心病。他整日整夜在想,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於是他硬著頭皮找上級有關領導請求解決學校難題。當時的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到處聯繫,最少也要走1個多小時。不管颳風下雨,多苦多累,他沒有放棄。經過他不懈的努力,上級有關部門伸出了援助之手,為學校修建了圍牆、球場、辦公綜合樓和宿舍。經過約兩年的時間,這些工程於2005年底完工並投入使用,師生的學習、工作環境有了改善。接著他又著手校園美化,沒有資金,再找別人,不好意思,怎么辦呢?於是他就發動教師每人每年在校園內種植三到五棵不落葉植被。落實後,教師們積極回響,工作落實得又快又好。如今,校園裡綠樹成蔭、生機勃勃,是一片鳥語花香的景象。
2006年1月21日,李治遷遭遇人生的艱難轉折。那天,為了儘快讓學生用上遠程教育設備,時任校長的李治遷親自動手與學校老師安裝線路,卻意外被高壓電擊倒昏迷。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命撿回來了,但他從此失去了右手,左手也嚴重殘疾。為了能夠一如往常教學,李治遷開始用左手苦苦練習寫字,他用“雙手”夾著筆,吃力地緩慢地劃著名一筆一畫,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學校教師看到他痛苦的樣子,都會忍不住說:“身體還沒恢復,過一段時間再寫吧。”他總是微笑著說:“天天呆著沒事,無聊。”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練習。其實,他不是無聊,而是放不下學生。他常說:“我倒沒什麼,就是其他老師負擔太重了,學生的學業也耽誤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年多努力,那隻殘疾的左手竟然能夠把字寫得端端正正了。
“既然能寫字了,那就能繼續教書了。”2008年的暑假期間,李治遷每天都來學校,長久地站在講台上注視著黑板,思考著如何在黑板上寫字。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發現左手拿著圓規,用高位截肢了的右臂扶著可以在黑板上寫字。2008年秋季開學,他毅然回到已經闊別了兩年多的講台,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
因為身有殘疾,教學中,李治遷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與學生實現零距離溝通,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家訪成了李治遷的家常便飯。但由於山路崎嶇,身有殘疾的李治遷遇見爬坡上坎時非常費力。
2010年的寒冬,他到小箐組家訪,由於冬天黑得早,返回時一不留神便從4米多高的坡上摔了下來,隨身帶的手電筒也不知去向,昏昏沉沉的昏睡了過去。迷迷糊糊中,他在一連串的叫喊聲中甦醒過來,數十把手電筒頓時照亮了李治遷周圍,學生們帶著哭腔的叫喊,一個接著一個跑到他的身邊,慢慢地將他扶起。原來他家訪完返回時,孩子們一直不放心,便站在屋頂上目送他,突然看到他手電筒的燈光不見了,擔心他出意外,便叫上全組的大人一起出來尋找。學生和家長們的牽掛,讓李治遷對自己的付出越來越有信心和慰藉,工作也更加使勁,他立志,儘管身殘斷臂,也要將自己的一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
一如既往,且行且珍惜,從2008年至2017年,李治遷用獨臂支撐著山鄉孩子的希望,已經堅持了近10年。10年來,他克服身體困難,始終把學生當成心中的寶貝,每天用心上好每一堂課,把殘疾而令人敬佩的身影永遠留在校園裡和鄉村小路上,他甘於奉獻的事跡和精神在更廣闊的範圍傳揚。2013年9月,貴州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共青團貴州省委授予李治遷“貴州省2013年度‘香港主流教育基金’山區優秀教師”稱號,黔西南州教育局授予他“最美教師”稱號,2014年,黔西南州教育局授予他“道德標兵”稱號。
所獲榮譽
2017年7月,入選2017年6月“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