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針感傳導術針灸療法,淮安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氏針感傳導術針灸療法
- 類別:傳統醫藥
歷史淵源,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預製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的多是艾條灸。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我國傳統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套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針灸,最早見於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一書。《素問·病能論》載:“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便是指灸術,還詳細描述了九針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全世界。
淮安地區傳統中醫學首推山陽醫學派,其文化源遠流長,起源於漢代。千百年來,在歷代郡、州、路、府、縣“官方”醫學組織的推動下,依靠民間醫生家傳師授。山陽醫學不斷發展,特別是清末民初時期,名醫輩出,代有傳人,湧現了應金台、劉少芳、劉少金、張治平、張子評、張貫仙、劉作舟、汪筱川、譚濟安等大批名醫,“淮醫”與“山陽醫學派”揚名於世。
李氏針感傳導術針灸療法是名醫譚濟安弟子李蔭芝所創。20世紀30年代,李蔭芝拜譚濟安為師,系統學習傳統醫學和針灸療法,並在淮安東大街菜市巷頭開設李氏針灸診所,以家族傳承方式傳承至今。
社會影響
針灸,“針”即針刺,以針刺入人體穴位治病。它依據的是“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辨證原則,進針後通過補瀉、平補平瀉等手法的配合運用。以取得人體本身的調節反應。“灸”即艾灸,以火點燃艾柱或艾條,燒灼穴位,將熱力透入肌膚,以溫通氣血。針灸就是以這種方式刺激體表穴位,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李氏針感傳導術有別於傳統針灸療法的地方,在於其運用指切進針法,左手按壓穴位固定,右手持針,掌握進針角度、方向和深度,結合局部人體解剖結構,運用熟練針刺操作技術,找準刺中神經,產生神經電興奮性能夠傳遞至遠端部位。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補虛瀉實、清熱溫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調整臟腑功能等作用。這種針刺操作技術難度大,刺激量要適中,不易掌握,但療效顯著,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而且療效迅速且顯著,能顯著提高抗病能力,操作方法簡便,幾無副作用。
針灸療法具有廣泛的適應症,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更是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亟待傳承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