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陵園

李時珍陵園

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占地80畝,由李時珍墓地、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時珍陵園
  • 外文名稱:Li Shizhen cemetery
  • 地理位置:蘄州城東南面李時珍大道131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80畝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3A級別
  • 門票價格:20元
  • 著名景點:本草碑廊、紀念館、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湖北省黃岡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陵園簡介,交通信息,園內簡介,李時珍介紹,陵園結構,本草碑廊,紀念館,藥物館,百草藥園,李時珍墓,

陵園簡介

李時珍陵園:位於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占地80畝,由李時珍墓地、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李時珍墓地座落在蟹子地,與李時珍誕生地瓦硝壩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古時即列入“蘄陽八景”,李時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李時珍紀念館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為仿古(明代)建築群,氣勢恢弘,錯落有致,工程獲“魯班獎”,館內陳列大量珍貴的醫學資 料、藥物標本和郭沫若、鄧穎超、方毅等同志的題詞。李時珍醫史文獻館由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題寫館名,分醫中之聖、科學之光、功業長存、偉人永生四個部分介紹李時珍光輝的一生,館內珍藏中外《本草綱目》版本十餘種,以及古今中外介紹李時珍的醫藥書籍、文獻資料和報刊雜誌等等。李時珍藥物園包括藥物碑廊和百草園兩部分,為我國第一家中醫藥自然博物館。本草碑刻長廊鑲嵌128幅藥材石雕,刻工精細、栩栩如生;百草園種植各類藥材310多個品種。
李時珍陵園自1981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40餘萬人次。

交通信息

武漢傅家坡長途車站有到蘄春的班車經停蘄州鎮,全程高速直達蘄州;或乘火車到蘄春火車站,轉中巴到蘄州鎮。

園內簡介

在雨湖岸畔,一片古樸典雅、氣度恢宏,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仿明建築群在一條長500米的帶形地段上巍然聳立,這就是李時珍紀念館。整個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紀念展覽、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門組成,館內樹木茂盛,綠水環繞,坡崗起伏,鳥語花香,仿佛世外桃源,曾有詩曰:"秋月春風四百年,雨湖煙樹憶前賢"。
紀念館仿古大門上鑲嵌著鄧小平於1987年7月8日親筆題寫的館名。 進入館內,本草碑廊是第一重的院落,兩旁白色的牆壁上嵌著96塊黑色的大理石,石上刻有著名家蔣兆和1983年所畫的李時珍像,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顧景星撰寫的《李時珍傳》,明代文壇泰斗王世貞的《本草綱目序》以及從《本草綱目》上選下來的128種水草藥圖,在碑廊最後,還刻有李時珍次子李建元的《進本草綱目》和配詩的蘄陽八景古圖,細細品來,韻味無窮。
第二重院落是一四合院,內設"李時珍紀念展覽",該展覽使用大量的文物、圖片材料,展示了李時珍一生卓越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 藥物館是全館的中心建築,氣勢雄偉,頗有明清清府第的風格。四個展廳集中展示了祖國博大精深的中醫學和豐富的中藥藥學和豐富的中藥資源。穿過藥物館的通道,來到一座小拱橋上,放眼回顧,百草藥盡收眼底。100多種本草生態標本展現在園中。 進入墓園,繞過一片秀直的水杉林,沿著荷池往前走,便到達遍鋪青石的墓地,墓地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第二層平台大理石紀念碑上高高矗著李時珍半身大理石像,在最高一層平台上,李時珍夫婦合墓及其父母合墓皆用青石砌圓形封土堆,平台兩側建有瀕湖亭、東壁亭、回春閣,緬懷醫聖。 整個館區,本草碑廊,紀念展覽,藥物館以人文景觀為主,百草藥園和墓園以自然風光為主。從前至後,規格宏大,布局合理,體現了"園中有館;館中有園",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水乳交融,交相輝映的特色。
李時珍紀念館已被中宣部命名《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它已成為長江中下游一處新的紀念、教育、科研、旅遊相合結合的理想之地,吸引著中外萬千遊客。

李時珍介紹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時人謂之李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時珍38歲時,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
東璧堂行醫
東璧堂是李時珍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從太醫院還鄉後創立的堂號,辭官返鄉後坐堂行醫,致力於對藥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間,以自己的字——東璧為堂號,創立了東璧堂。時人謂之東璧國醫堂!
該書自1596年問世後,在國內輾轉翻刻六十餘次,在國外先後被譯成拉丁、朝鮮、日、英、俄、德、法等版本,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成為國際科學界的重要文獻。
李時珍陵園李時珍陵園

陵園結構

李時珍紀念館為主體的李時珍陵園,由本草碑廊、紀念館、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在一長500米的帶形地段上依次展開。占地面積八十畝,其中建築面積六千多平方米,全部系鋼筋混凝土仿明代建築。

本草碑廊

由山門(紀念館大門)進入廊院,兩側分別是長80米的本草碑廊。碑廊內壁嵌有李時珍畫像碑、《李時珍傳》、《本草綱目原序》和128種本草標本圖碑。

紀念館

廊院之後,是紀念館,系一四合院。這裡安排了明代蘄州城模型展覽、李時珍紀念展覽、李時珍行醫塑像展。展覽以大量的文物、照片、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李時珍的生平及《本草綱目》的偉大成就。

藥物館

由紀念館穿過月洞門,即見藥物館,樓上樓下共四個展廳,分別展出了歷代本草著作,古代醫藥學家塑像,動、植、礦物藥標本和全國各省市重點製藥廠生產的名優特中、西藥產品。

百草藥園

出藥物館,便是面積為十五畝的百草藥園,這裡栽種了一百多種中草藥,一年四季花香葉綠、千姿百態、供人欣賞。

李時珍墓

過百草園的藥物長廊,便進入墓區,繞過一片落葉松林,既見小山坡上蒼松翠柏之中的李時珍墓。由台階拾級而上,登上第三層平台,正中即是李時珍與妻子吳氏合葬墓,其父李月池母張氏合墓居其左,墓碑碑文清晰。墓地周圍,松柏常青,藥圃花卉,清香四溢、生氣盎然。第二層平台正中矗立著大理石紀念碑,碑頂屹立著李時珍半身塑像,兩旁為六角紀念亭。墓園荷花池前巍然聳立著青石牌坊,上刻“醫中之聖”四個大字,牌坊下面分別雄峙著兩對石獅。牌坊位於墓的正前方約150米。
李時珍紀念館已被定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教委確定為“百個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中宣部命名的“百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它已成為長江中下游下個新的紀念、教育、科研、旅遊相結合的理想之地,吸引著中外萬千遊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