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春暢
- 別名:李永學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29年
- 出生地:今四川南充市南部縣黃金鎮黃埡鄉
人物生平,完成學業,辦學育人,武裝救國,南昌起義,四川革命,犧牲,軼事典故,五四運動,南部鬥爭,上海宣傳,加入共產黨,
人物生平
完成學業
1915年,李春暢考入南部縣立乙種農業學堂。該校實行“月考”制,成績特別優異者,享受助學金,李春暢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1918年,李春暢以優異成績考入成都省立至誠法政學堂,得到本族“清明會”資助,完成了學業,並在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中,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辦學育人
1922年秋,李春暢從成都法政校畢業回鄉教書。在縣實業所長李鳴珂的組織下,李春暢大力辦學育人。他協助李鳴珂占用廟宇、祠堂,開辦學校,廣納青少年入學,對青年學生灌輸新文化、新思想,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快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形成了一股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進步思潮。李春暢、李載浦等智士仁人,順應民眾的進步思想潮流,在鄉間組織“青年義勇團”、“農民協會”,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活動。隨著運動的深入,農民自發地起來抗租、抗捐。軍閥政府對此極為恐懼。因此,李春暢等被官府以“赤色分子”進行通緝、追捕。
武裝救國
1924年春,李春暢投筆從戎,開始走武裝救國的道路。經熟人介紹,投軍秦漢三旅任書記官(文書),配契約鄉愛國軍人汪治國、賈良駿、張茂清等人搞兵運,回響北伐戰爭。
1926年12月,劉伯承、楊閽公領導順滬起義,李春暢參加秦漢三、杜伯乾旅在南充起義,同汪治國等擔任起義總指揮部的警衛。起義失敗後,李春暢回鄉繼續在民眾中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活動。
1927年春,李春暢應在北伐軍任職的李鳴珂函邀,偕同李載浦、李宗昭、羅道成等七位青年,赴武漢黃埔分校學習。在黃埔分校學習期間,經李鳴珂等人介紹,李春暢等人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李春暢從黃埔分校結業後,被分配到葉挺教導大隊第二中隊任文書,中隊長李鳴珂。他一面參加軍事訓練,一面繼續學習政治理論。
南昌起義
1928年冬,中共四川省委、省委軍委,為實施創建川東、川北蘇區的戰略計畫,派李春暢任川東特委書記,到陳杰才(南部人)部九營任書記官,開展軍運,配合王維舟開展農運,待條件成熟,舉行聯合起義,迎接鄺繼勛部隊到川東合建蘇區。同時,省軍委派軍運幹部李載浦、特工隊長汪治國等到鄺繼勛(中共黨員)部任職搞軍運,配合鄺發動起義。
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南昌起義爆發。戰鬥中,李春暢驍勇善戰,立下戰功,受到表揚。起義勝利後,部隊整編,李春暢被分配到李鳴珂任營長的警衛營(手槍大隊)任軍需,負責後勤,保管革命委員會檔案和起義收繳的金、銀、財寶。
起義軍南下後,警衛營任務繁重,既要打仗,又要擔任警衛、通訊聯絡,還要保證部隊的供給。李春暢在李鳴珂的領導下,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各項工作任務完成得很出色,吳玉章讚揚“春暢精幹,年輕有為!”
部隊行至潮州,遭遇軍閥圍困。突圍中,警衛營誓死保衛周恩來等領導人的安全。激戰中,李春暢、李鳴珂負輕傷,李載浦負重傷。突圍後,李鳴珂護送周恩來、吳玉章等領導人,經香港轉船去上海中共中央軍委工作;李春暢護送李載浦去江西療傷。
四川革命
1928年初,李春暢在寒坡嶺蒲客寺,批准建立中共南部縣第一個地下黨支部,由傅小藎、李春暢、李載浦、張友民、李蜀俊(女)組成,傅小藎任支部書記。
1928年6月,中共四川省軍委書記李鳴珂同李春暢領導第五混成旅劉文仕、秦仲文兩團舉行武裝起義,並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獨立第一旅”,總指揮為李鳴珂,正副司令員劉文仕、秦仲文,前敵委書記趙子文,參謀長李春暢。部隊隨即挺進川東,計畫與川東李家俊、王維舟領導的農民抗捐軍會師,創立川東蘇區。
1928年,李鳴珂回四川任省軍委書記。李春暢隨李鳴珂回重慶省軍委工作。因李春暢對中國共產黨忠誠,革命意志堅定,思想覺悟高,工作能力強,所以李春暢被委任為中共四川省委軍委委員,分工軍運、農運。
犧牲
1929年6月,鄺繼勛領導全旅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總指揮部”。起義的同時,李鳴珂要求李春暢組織川東的軍隊和農民起義,和鄺繼勛旅相呼應。李春暢遵照李鳴珂的指示,積極開展工作,當各項工作準備就緒,起義迫在眉睫之際,叛徒向敵人告了密,李春暢不幸被捕。
在敵人監獄裡,李春暢受盡了酷刑,但他堅貞不屈,始終保持著一位共產黨員的英雄形象。敵人無可奈何,1929年10月將他殺害於鄰水縣大操壩。
鄰水地下黨在掩埋李春暢遺體時,發現他衣袋中有一封遺書,遺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豺狼當道,猛虎橫行,害我中華,殺我同胞。熱淚泡泡、泡、泡、泡!太煩惱,心頭似火燒,燒,燒,燒!燒毀一切舊天地,有仇必報,報,報,報!
李春暢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卻鼓舞著戰友們更加勇敢地去戰鬥。
軼事典故
五四運動
李春暢去成都讀書的第二年,北京爆發五四愛國主義學生運動,隨即全國回響。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回響五四愛國主義運動高潮。思想激進的李春暢,與也在成都讀書的李載浦、李鳴珂等南部籍青年,來往密切,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吳玉章、袁詩堯、王右木等人編輯的《四川學生潮》、《十月革命》等進步書刊,使李春暢逐步萌發起了愛國憂民的進步思想。特別是當時以李鳴珂為首組織的“南部縣旅蓉同鄉會”,通過時常聚在一起學習、討論和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對大家的思想促進更大。在討論“愛國匹夫有責”的問題時,李春暢提出:“愛國匹夫有責,是大道理,是書面上的理論,大道理要源於小道理。現實的小道理,是匹夫如何行動?如何喚醒民眾?”通過一次一次的討論、爭議,大家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了理論結合實際,開展愛國的實際活動。之後,“同鄉會”選派李春暢、李載浦、羅道成負責收集整理駐南部縣軍閥李偉如貪贓枉法、剝削、欺壓民眾的罪行材料,並油印成小報、傳單,快郵代電,傳送川北各縣,乃至全川,進行揭露、批判。搞得軍閥、土豪,臭名昭著,身敗名裂。這樣,既打擊了反動勢力的氣焰,又喚起了民眾的覺悟,同時,壯大了人民民眾反軍閥、反貪官污吏的鬥爭勇氣。
南部鬥爭
1928年初,李春暢春節回家鄉,在寒坡嶺蒲客寺,批准建立中共南部縣第一個地下黨支部,由傅小藎、李春暢、李載浦、張友民、李蜀俊(女)組成,傅小藎任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李春暢更加大膽地從事各種革命宣傳和進步活動。他組織農民協會,領導農民起來展開“三抗”鬥爭;同時,發動青年學生寫標語、發傳單、遊行、示威,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活動,開展與軍閥、士豪針鋒相對的鬥爭,搞得軍閥李偉如、縣長蘇彥翹威風掃地。官僚、土豪們對李春暢等十分仇恨,以賈歧山為首的劣紳土豪多次向官府密報:“李春暢等共黨分子,行赤化,宣傳共產,蠱惑民心,煽動事端”。縣府發出緊急檄文,通緝李春暢等,並派軍警圍捕。幸得縣團練局長張友民(中共黨員)通報、保護,李春暢幸免於難,星夜撤離南部,趕到射洪縣太和鎮與瞿聯臣旅部書記官、軍支書記趙子文(共產黨員、南部人)接上關係。趙子文引介李春暢到本部任職。李春暢離開南部後,其母親被官府抓入大牢,嚴刑拷打,威逼她交出兒子李春暢,被折磨致殘,不久死去。
上海宣傳
南昌起義後,李載浦傷痊後,和李春暢按報紙上暗示的地址去上海找李鳴珂。因李鳴珂外出執行任務,未接上頭,他倆沿路乞討返川,回家後,李春暢在民眾中大力開展革命宣傳活動。通過宣傳馬列主義、十月革命、八一南昌起義的重大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綱領,啟發了廣大人民民眾,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官僚主義和反對軍閥的愛國主義思想覺悟,勇敢地起來向軍閥、土豪做鬥爭。黃金、定水,寒坡等地的農民,經常為抗租、抗糧、反對苛捐雜稅而鬥爭。他們成群結隊到縣、鄉衙門,請願、示威,要求減少租稅。
加入共產黨
1927年,李春暢與李載浦等人應在葉挺部下任中隊長的李鳴珂的邀約,到武漢進入了黃埔分校學習,並在這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中,李春暢作戰勇敢,受到領導表揚,被調到警衛營任軍需長,負責後勤工作。部隊南下廣東在潮州遭到敵人重兵圍攻,在突圍戰鬥中,李春暢因照顧受傷的李載浦而與部隊失散。李載浦傷好後,二人赴上海尋找黨組織和李鳴珂,但未能找到,於是結伴輾轉回到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