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李建成墓誌
- 作者:李建成
- 創作年代:公元626年7月2日
- 發現地點:西安
- 發現時間:2005年
- 意義:國家一級文物
墓志銘文,銘文解讀,
墓志銘文
李建成墓誌,蓋為盝頂形,陽文篆書“大唐故息王墓誌之銘”。志為方形,邊長52厘米,高11厘米,四側無紋飾。其志文僅55字:“大唐故息隱王墓誌 王諱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師 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 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作為太子的墓誌,55個字實在太過簡短了。寥寥幾句只告訴世人,李建成死於武德九年六月,貞觀二年正月葬於雍州長安縣高陽原(如今西安市丈八溝、郭杜鎮一帶)。內容僅記載死者名字、諡號、死亡時間、下葬時間和地點,沒有一般墓誌應記載的生平、功績、評價等。
銘文解讀
經專家對該墓誌進行了研究後認為,該墓誌顯著特徵為志文“隱”(諡號)字為重刻,證明“隱”字之前為另外一字。
專家參照《唐會要》對李建成所上諡號爭議一事的記載,結合墓誌磨損後殘留筆畫推斷,修改前諡號為“靈”字,改為“隱”謚,既沒有貶低建成政變失敗者的命運,又有一種對建成結局的憐憫,沒有步入失敗者必然被抹黑的必然結局,脫離了世人的慣性思維,唐太宗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
一個“隱”字包含唐太宗對政變有隱蔽的心態,他對政變的定性,除了體現出寬廣的仁君胸懷之外,更希望臣下和民眾隱諱的談及以至於不談,從民眾的心中徹底根除,這應該是太宗將諡號改“靈”為“隱”的根本態度。除此心理需求以外,唐太宗不想因為李建成和玄武門事件而影響深遠,在政治上“隱”表明態度,凡事歸隱、蔽去,既往不咎,以江山社稷為重,以民眾福祉為重。這也是其苦心踟躕後藉李建成諡號向民眾表達的政治主張。
學者們認為,李建成墓誌的出土,將唐太宗對政變後建成的評價體現出的進退兩難的態度真實地反映出來,其同意謚為“靈”字後覺不妥的心態,雖然史書不載,卻以墓誌的真實存在保留了下來,反映出太宗對玄武門事件後的惻隱之心和政治立場,可彌補史料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