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俠(原遵義地區政協常委、老紅軍)

李小俠(原遵義地區政協常委、老紅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小俠,紅軍長征遵義時期的著名人物,1934年,就讀於遵義女子中學,年僅15歲的李小俠就與中共地下黨員周司和、進步學生何恩余等發起成立“反日反帝大同盟”(後更名“紅軍之友社”),並擔任主要領導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小俠
  • 性別:女
  • 國籍中國
革命履歷,文革蒙冤,人物評價,

革命履歷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遵義,李小俠投筆從戎,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遵義縣蘇維埃政權——革命委員會委員任婦女委員會主任,並在當年紅軍在遵義老城召開的萬人大會上,作為學生、婦女代表與毛澤東、朱德、李富春、鄧雲山(木匠,遵義縣革命委員會赤色工會主席)這樣重量級的人物同台講話。紅軍離開遵義,李小俠跟隨紅軍長征。紅軍二渡赤水、大戰婁山關,第二次占領遵義時,李小俠又接受指示留在遵義開展革命活動。當年3月5日,李小俠被派往由中革軍委在遵義老城楊柳街建立的,以王有發為政委的遵綏湄游擊隊(亦稱“黔北游擊隊”)後,就與湄潭結下了不解的淵源。她在播州區、湄潭縣、綏陽縣邊境地區開展武裝鬥爭,並開展宣傳工作。由於力量懸殊,游擊隊員犧牲較多,政委王有發決定組織力量突圍,追上紅軍,李小俠等本地隊員分散轉入地下鬥爭。李小俠離開游擊隊後化名“黎躍先”得以倖存。她在一次被追捕潛逃中,昏倒在湄潭涼井學校門前,得到當時的涼井國小校長,後任民國政府鄉長的詹朝儀救治。二人結為夫妻後,李小俠留在涼井國小擔任教師培育桃李。

文革蒙冤

湄潭這個地方,讓李小俠在革命戰爭中成熟起來,讓她享受到了愛情的甜蜜、家庭的安寧,也讓她在文革動亂中受到了衝擊。1951和1966年,李小俠先後兩次被劃為“叛徒”和“地主婆”關押批鬥。然而,革命者的堅強讓她不屈不撓,兩度上北京面見鄧穎超和蔡暢兩位大姐申冤,直至1986年落實政策後,她才回到遵義。在擔任遵義地區政協常委期間,國家主席楊尚昆來貴州視察工作時,曾偕同夫人李白釗到遵義看望她。

人物評價

1995年,為紀念遵義會議60周年,中央電視台拍攝長篇電視連續劇《特殊連隊》,其中專門錄製了李小俠的革命活動歷程,在《紅旗飄飄》等多部長征回憶錄均有她的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