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淮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勇(淮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勇,1965年生,安徽固鎮人,史學博士,淮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教學名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勇
  • 出生日期:1965年
  • 出生地:安徽固鎮人
  • 職務:史學博士,教授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3-1987年,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獲學士學位。1991-1994年,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史學所,獲碩士學位。1999-2002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博士學位。1994-今,執教於淮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淮北歷史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淮北師範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世界史”學科帶頭人,《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委和《百年史學研究》欄目特約主持人

主講課程

1、自1994年以來,開設的本科生課程有,“史學概論”、“西方史學史”、“中國近現代史學史”、“畢業論文寫作”和“中國新史學專題”等。
2、開設碩士研究生課程為“《校讎通義》導讀”,“史學理論 ”,“20世紀中國史學”,“20世紀之前歐美史學”,“20世紀歐美史學”。

主要貢獻

發表成果
1、《中國近代歷史哲學的終結》,《歷史教學問題》1994年第2期。
2、《“史學危機”與中國史學改革開放的緊迫性》,《淮北煤炭師院學報》1995年第2期。
3、《他山之石有銳鈍?D?D談史學變革中的引進問題》,《歷史教學問題》1995年第6期。
4、《舊史學、新史學與史學的更新》,人大《歷史學》(《淮北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1期),1996年第11期。
5、《略論史學“滯後”性》,《安徽史學》1997年第1期。
6、《〈史記〉“究天人之際”辨》,《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
7、《西晉劉弘行年譜略》《淮北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8、《有弊當革,革弊宜慎?D?D談楊萬里社會變革觀》,《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第2期。
9、《楊萬里史學思想鉤沉》,《學術月刊》1998年第6期。
10、《楊萬里的歷史通變思》,《史學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1、《楊萬里對王安石變法的批評》,《淮北煤炭師院學報》1998年第3期。
12、《史學理論教學三》,《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專輯。
13、《中國近百年史學創新的啟示》,《淮北煤炭師院學報》1999年第1期。
14、《史家也應重史情》,《光明日報 史林》1999年9月17日。
15、《基本體系的構建與具體內容的創新》,《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1期。
16、《評〈西方史學史〉》,《史學史研究》2000年3期。
17、《歷史學科學性問題之我見》,《天府新論》2001年2期。
18、《杜維運中西史學比較的理論與實踐》,《中州學刊》2001年3期。
19、《多種維度與不同聲音》,人大複印《歷史學》2001年12期。
20、《塑造克麗奧的複雜形象》,《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1期。
21、《魯濱遜對美國歷史教育的貢獻》,《史學史研究》2002年2期。
22、《何炳松史學思想溯源》,《復旦大學研究生學報》2002年2期。
23、《蔣廷黻與魯濱遜新史學派》,《學術月刊》2002年12期。
24、《二十世紀中國的魯濱遜新史學研究》,《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3年創刊號。
25、《實用史學的兩難與主題的無所適從》,《淮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1期。
26、《<史地學報>對魯濱遜新史學的傳播》,《淮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5期。
27、魯濱遜新史學派的治學風格與分野, 《史學史研究》2003年4期。
28、《魯濱遜新史學學術淵源》,《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1期。
29、《李大釗對西方史學觀念的傳播》,《淮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5期。
30、《“社會史論戰”對唯物史觀的傳播》,《史學月刊》2004年12期。
31、《胡樸安、胡道靜<校讎學>述論》,《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學刊》2004年卷。
32、《現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關於歷史學專業課程設定的特點與缺失》,《中國現代教育教學雜誌》2005年第16卷總第72期。
33、參編《中國史學史綱》,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34、參編《史學理論大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35、主編《個案工作》,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
36、《魯濱遜新史學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中西史學比較研究回顧》,《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6年卷。
38、 《歷史學的學術理念》,《史學月刊》2006年10期。
39、《馬基雅維里的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8年卷。
40、《論布魯尼的史學》,《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41、《布魯尼史學新論》,《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3期。
42、《論圭恰亞迪尼的史學》,《淮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43、《方苞學二題》,《安徽文獻研究集刊》2009年3卷。
44、《新中國西方史學研究60年》,《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9年卷。
45、《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46、 《保衛歷史學》,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
主持或參與的立項
1、主持2002年安徽省教育廳社科項目“詹姆斯?哈威?魯濱遜新史學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2、主持2003年教育部社科項目“魯濱遜新史學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3、主持2005年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清代皖人《春秋》經傳研究”。
4、參與國家教委“九五”項目“15-16世紀歐洲社會文化的轉型”。
5、參與2000年上海市社科項目“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6、參與2000年 安徽省教育廳社科項目“20世紀皖籍史學名家研究”。
7、參與2002安徽省教育廳教研項目(通過教育局申報)“中學歷史教師的素質要求與高師歷史教學的對策”。
8、參與2003年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唐會要》點校”。
9、2007年,部級重大項目,“近代以來中外史學交流”。

獲獎記錄

1、1992-1993年度,華東師大“三好學生”;
2、1994年,華東師大優秀畢業生;
3、復旦大學第六屆博士生優秀科研報告獎;
4、1999-2000年度,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獎學金;
5、2000-2001年度,復旦大學光華獎學金;
6、2000-2001年度,復旦大學“三好學生”;
7、2000-2001年度,《復旦大學研究生學報》優秀編輯獎;
8、1994-1995年度,淮北師範大學優秀輔導員;
9、1996-1997年度,淮北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10、1997-1998年度,淮北師範大學優秀教師;
11、1997-2000年,淮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獎4項;
12、2000年,淮北師範大學科研成果先進個人;
13、2003年,淮北師範大學申報碩士學位授權工作先進個人;
14、2001年,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5、1999年起,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16、2005年起,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
17、2006年,獲得淮北師範大學“‘十五’學科建設先進個人獎”。
18、 2006年“史學概論”獲院優秀教學成果獎。
19、2006年12月 榮獲院第五屆大學生學術科技節“園丁獎”。
20、2008年,本科教學評建工作特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